《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完整笔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8 7:20: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父辈中理性,重视逻辑思维。 “容器人”:日本,中野收。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类似一种“罐装”的容器,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其他人接触,但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一定距离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不认同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很容易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

媒介依存症: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网虫问题。

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电视作为一种商品,本身就是人们的欲望追求对象;电视唤起人们新的欲望,把充满诱惑力的商品世界以鲜明的色彩、影响以及丰富的意境展示在人们面前,直接刺激了对这些商品的占有欲和享乐欲。使得出现追求奢侈华倾向,个人主义的享乐和“充欲”价值。“他律性欲望主义”,由媒介引发的欲望主义导致了日本人的自私化。 新媒介的发展:

新媒介: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文字、音像的电子出版,互联网络。 新媒介技术的发展趋势: 1、 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 2、 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

多媒体:使用数字压缩和网络技术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连成一体,对音声、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并提供给用户的双向信息系统。 3、 媒介资源的丰富化。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巨大成果。 4、 信息传播的全球化。电子通信、卫星和互联网络等新媒介技术为大面积的跨国传播乃至全球传播提供了条件。

新媒体发展的社会意义: 1、 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将改善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传受双方的互动性; 2、 为人们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输提供了空前便利的条件,提高传播的质量和效率; 3、 传播资源的丰富化将改变少数大众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了基础条件; 4、 人类传播范围扩展到世界,使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

“电子乌托邦”思想: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寄予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传播过程更加平等带来社会关系平等;每个人自主发表言论的权力和机会,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或政治选举的可能,普遍民主的社会。

历史渊源:布莱士对报纸在舆论的合理化、理性化及政治民主化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库利“印刷意味着民主”;麦克卢汉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一种“媒介神话学”基础上;认为文字和印刷媒介与“人的堕落”对应。

评价:媒介技术或工具是中性的,本身并不必然导致某种“社会善”或“社会恶”;媒介工具是人的创造物,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并不仅仅取决于媒介的技术或形式特性,而且取决于掌握和运作它的人和社会组织,取决于它们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内容。

第二节 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的特点: 1、 地位稳固。大众传媒与受众的角色关系是固定的。 2、 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3、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大众传媒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是制约社会信息环境的主要变量。 大众传媒的优势: 1、 专业的媒介组织,收集、加工、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效率高。 2、 具有公开可靠的信源,信息可信性和可确认性。 3、 形成了一整套为社会所广泛承认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形成了一套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

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经济收益目标和非经济收益目标。

经营目标:大众传媒必须从事经营活动,维持传媒组织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传媒必须面对市场,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出去。 经济收益来源:广告收益;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

传媒的市场压力主要来自两方面:广告主和作为消费者的广大受众。

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1、受众越欢迎、发行量越大或收视率越高,媒介的广告价值就越高。2、受众的利益与广告主的利益不是一回事,往往存在着对立关系。

宣传目标:非经济收益目标。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力或社会影响力等。与信息生产的特殊性分不开。信息生产属于与上层建筑直接相关的精神生产。任何大众传媒都有其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背景,必须要为特定的利益服务。 宣传目标主要通过两种活动得到实现:

言论活动:直接的宣传功能。通过社论、评论等形式直接宣传某种思想、观点;

报道活动:在新闻或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刊载过程中贯彻传媒的意图和方针,获得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 公共性和公益性:

依据:1、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

2、 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

3、大众传媒是“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这种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利基础:大众传媒拥有最大限度的采访权、言论权、编辑权和刊载权,并拥有广泛的舆论监督的权利。

另一方面,公益性和公共性对大众传媒的重要制约:要求传媒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必须坚持真实和客观原则,不得以虚假内容损害受众利益。制约的体现:法律形式的制约,受众监督和传媒自律。 公营媒介受宣传目标和公共性、公益性制约程度较高,主要目的是追求社会效益。也加强了经营活动。我国大众传媒也出现了产业化、集团化、营销化趋势。

私营企业的商业媒介受经营目标制约的程度较高,主要目的是追求利润。 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新闻的基本功能是帮助社会成员消除关于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社会行为。 报道新闻是大众传媒的一项主要活动。

“把关人”概念,最早提出,美国,库尔特 卢因。发现家庭主妇的把关人作用。《群体生活的渠道》: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怀特,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

传媒内部存在着一系列把关环节。记者、编辑、编审和总编都是把关人。把关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传媒组织决定着什么样的新闻信息能够进入大众传播渠道。 新闻信息的本质属性:1、真实性2、及时性和新意。 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第一标准。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新闻的选择受到新闻制作中的业务标准和新闻传播中的市场标准的制约。 新闻价值:对一个事件能否成为新闻所作的价值判断。 新闻要素:构成这种价值判断的各种因素。

美国学者,盖尔顿和鲁治,影响新闻选择和加工发生的九种要素: 1、 时间跨度

2、 强度和阈限价值 3、 明晰性 4、 文化接近性 5、 预期性 6、 处于预料性 7、 连续性 8、 组合性

9、 社会文化价值。受众群体或“把关人”的社会观念和文化价值。 新闻筛选作业依据三个基本前提:

1、 附加性前提,包含的新闻要素越多,越有可能成为新闻。

2、 补偿性前提,某些要素平淡,可以因其他要素比较突出而得到补充。 3、 排除性前提,所有新闻要素含量都偏低,就可能被排除在新闻之外。 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所体现的,主要是新闻选择中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

业务标准:事件适合于媒介进行新闻处理的各种条件,如时间跨度、明晰性以及组合性等。 市场标准:事件能够满足受众新闻需求的诸条件以及吸引受众兴趣的诸条件。 还受到宣传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影响。 “把关”过程的实质:

理解把关活动的实质,不应仅止于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的分析,还应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在内。因为:

1、 大众传媒的新闻生产与传播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媒的一定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2、 新闻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得到传播。

3、 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在媒介内部控制机制作用下,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一、大众的概念

大众社会理论中的“大众”主要特点P168

二、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早期的贵族主义的观点(奥特伽观点)P169;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曼海姆观点)P179;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密尔斯的观点)P170;如何评价大众社会理论(大众社会成立的六个基本条件)P171 三、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大众社会论的“被动”受众观(清水几太郎;“拷贝支配”社会及其形成原因,“拷贝的支配”转化为“心理的暴力”的两条原理P172-173;近年受众观的转变(强调其能动性)P173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克劳斯的受众规模三个不同层次观点P174 一、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接触诸多因素制约P174;“选择性接触假说”P176 二、作为“市场”的受众

从市场角度出发的“受众”定义P177;受众市场(或消费者)观点的三个基本认识P177;“受众即市场”观点的变化过程P177;“受众即市场”观点存在的四个问题P177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受众的三个基本权利(传播权、知晓权、传媒接近权)P178-179 第三节:“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的基本观点P180倒11-13行 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一) 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赫尔卓的人们喜爱知识竞赛的三种心理需求P181;收听肥皂剧的动机P181

(二) 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贝雷尔森的读书动机论(实用、休憩、夸示、逃避)P181;对报纸六种使用形态P181-182

(三) 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过程P182;麦奎尔的满足四种基本类型P182

二、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

施拉姆的少年儿童电视接触行为研究的结论P183;卡兹的“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P183 三、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使用与满足”研究采用的新视角的三个意义P184;“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局限性P185

这一章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几个受众观,受众的基本权利,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研究的第一节应该不算是太重点的东西,特别是第二部分“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个人认为还是比较难理解的,系统看看吧。参考课后习题。

第二节几种主要的受众观其实和书中前后的内容是相联系的,比如“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就与195面的传播流研究相关与重复,而“作为市场的受众”又与158面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相相联系,了解什么为“受众即市场”,而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三个权利的概念要明确,这又和139面的社会责任理论相联系。注意名词解释。

第三节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当然是重点,从定义,三个部分研究,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重要意义,局限性五个部分来把握

*从定义上要深刻理解为什么还称“使用与满足理论”为“自助餐厅”这是书上没有提到的一个形象理解。*赫卓格、贝雷尔森、麦奎尔对广播印刷电视三大媒介的研究,了解下就可以了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本模式其实很好理解,其三大定义三个局限性书上也是一目了然的。记得这是受众研究的一部分,所以是首次从受众的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理论。

受众: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 第一节 “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几个概念:

大众: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进入大众社会。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过去的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体系被打破,社会成员失去了统一的行为参照系,变成了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即所谓“大众”。大众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特点: 1、 规模的巨大性——人数上超过其他社会群体 2、 分散性和异质性——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 3、 匿名性——成员之间互不面识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4、 流动性——大众的范围依对象问题而时有变化,其成员是流动的。 5、 无组织性——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不能作为一个主体而自主行动,大众行为主要在外部力量的刺激和动员下形成。 6、 同质性——统一的行为倾向,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操作和影响。 群体(group):通常保持着面识关系,拥有共同的目标或价值,并且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稳定性。 群集(crowd):集合状态下的人群。规模虽大于小群体,但通常局限于一定的物理空间之内;群集通常具有匿名性、情绪性、暗示性和感染性,能够从事一定的集合行为。群集一般是由临时参加或卷入事件、活动的人们组成的,不具备成为稳定的社会构成体的条件。

公众(public):社会上围绕共同关心的公共事务或问题,通过公开、合理的讨论而形成的能动的社会群体,他们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其行为是理性的。卢梭曾把公众称为民主政治的基础,认为公众的意志——“公意”代表了共同体的最高意志。公众主要是一个政治概念。 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认为大众是一群受到暗示和感染机制支配、无视理性和法律的“暴徒”,会使迄今由少数贵族阶层说创造的文明遭到破坏,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和民主制度的危机。工业革命和大众传播造成了一种缺乏历史感、自我意识和义务意识,只有强烈欲望和权利意识的平庸者的集合体——大众。大众的崛起将会对少数社会精英形成压迫,从而引起道德的颓废和国家的没落。早期的大众社会论充满了正在失去权力和影响力的贵族阶级对崛起的大众的仇视心理和偏见。

2、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产业化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越来越变得具有功能合理性,功能合理性却大大压抑和剥夺了一般个人的思考能力和责任能力,降低了一般大众的“本质合理性”,扩大了大众与精英人物之间的社会差距。一般大众陷于异化感、不安感和绝望感,容易引起情绪上的躁动。“民主化”赋予了一般大众参与政治的机会与权利,而大众传播又为权力精英提供了操纵大众的手段,如果大众情绪受到别有用心的精英集团的利用,就会引发具有极大破坏力的大众行动。这时期的大众社会理论着眼于产业化和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制的内在矛盾,分析大众的“异化”及其社会结果,并试图说明法西斯体制出现的社会原因。

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目的在于考察美国当代的各种社会病理现象。现代社会,“新中产阶级”即白领阶层兴起,“旧中产阶级”衰落。白领阶层机械地承担着“非人格化”的作业或服务,失落感和无力感,对政治不感兴趣,业余生活中逃避到大众传媒提供的消遣或娱乐领域。本质上被排斥在统治势力之外,与蓝领劳动工人一起,构成了美国社会的“大众”。大众的状态以及他们与少数权力精英的矛盾是美国各种社会病理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现代人的行为具有过多的“趋同”倾向,社会成员自主性的降低和均质性的增加,成为无个性的一般大众。大众社会具有双重性质:非精英的大众容易受到精英的操纵,精英人物又容易受到非精英大众的压力和影响。中间社会群体的衰退、人际关系的淡漠和孤立性、社会权力的集中性、大众传播导致的文化的均一性和流动性是现代大众社会的主要特点。 评价大众社会理论:

把现代社会作为原子化的大众社会来把握。主要问题:精英史观。把权力精英看作是历史的主导者,而大众是软弱无力、一盘散沙式的存在,只能被动地接受权力精英的操纵。 意义:独特视角有助于理解现代社会。触及到了现代社会的许多重要课题。 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社会成立有六个基本条件: 1、 产业化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存在。 2、 社会的平权化或民主化的发展。 3、 大众传媒的发达和大量信息、娱乐产品的提供 4、 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5、 传统的中产阶层的衰退和以白领为主的“新中产阶层”的扩大。 6、 社会组织中的官僚化的发展。 基于大众社会论立场的受众观:

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