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6:46: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文) 课程名称 (英文) 学 分 适用对象 考核方式 先修课程 assembly language programming 3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类型 总学时 专业选修课 64(理论48,实验16) 计算机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第三学年 闭卷考试,平时成绩40% 计算机导论,C 语言程序设计 二、课程简介

汇编语言是计算机能够提供给用户使用的最快最有效的语言,也是能够利用计算机所有硬件特性并能直接控制硬件的唯一语言,因而,对程序的空间和时间要求很高的场合及需要直接控制硬件的应用场合,汇编语言的应用是必不可少三、课程目标

汇编语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与内部的运行机理,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及相关知识,为学习本专业后继课程和进行与硬件有关的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通过上机实验,使学生受到软硬件实验的初步训练,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 (1) 为什么要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2) 进位计数制与不同基数的数之间的转换 (3) 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运算 (4)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5) 几种基本的逻辑运算 2.基本要求

了解机器指令、代码指令、机器语言、汇编指令、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源程序、汇编程序、汇编等概念;掌握进位计数制与不同基数的数之间的转换及

- 1 -

运算;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与”、“或”、“非”、“异或”等几种基本的逻辑运算;

第二章 80X86计算机组织 1.教学内容

计算机系统概述、存储器、中央处理机和外部设备。 2.基本要求

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及其关系。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总线;存储器的内容、地址及存储器的分段;中央处理机的组成、80X86系列CPU工作寄存器构成和功能,特别是段寄存器和标志寄存器;外设接口、端口和8086/8088的端口地址范围和访问方法。 第三章

80X86的指令系统

1.教学内容(重点内容)

IBM PC机的寻址方式、IBM PC机的指令系统。 2.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IBM PC机寻址方式及物理地址的计算;数据传送、算术、逻辑、串处理、控制转移和处理机控制指令六组中的所有指令的格式、操作、及影响的标志位。了解机器语言的指令组成; 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1.教学内容

汇编程序功能、伪操作、汇编语言程序格式、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 2.基本要求

掌握DEBUG程序和命令及能用DEBUG 程序调试和运行简单小程序;汇编语言上机步骤、汇编程序的功能;数据定义及存储器分配、表达式赋值“EQU”和“=”、段定义、程序开始和结束、对准、基数控制等六类伪操作;汇编语言程序格式中的名字、操作、操作数和注释等项。 第五章 循环与分支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基本结构、循环程序设计和分支程序设计 2.基本要求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制步骤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循环的设计方法和多层循环的设计;分支程序的设计方法,并能编制相应的程序。 第六章 子程序结构 1.教学内容

子程序的设计方法、嵌套与递归子程序、子程序举例和DOS系统功能调用

- 2 -

2.基本要求

掌握子程序的定义、调用及参数传递的方法;子程序的嵌套调用方法;DOS系统功能调用的方法。理解子程序的递归调用方法。 第七章 高级汇编语言技术 1.教学内容

宏汇编、重复汇编和条件汇编。 2.基本要求

掌握宏定义和宏调用;重复宏定义。理解条件汇编。 第八章 输入/输出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I/O设备的数据传送方式、程序直接控制I/O方式和中断传送方式。 2.基本要求

掌握I/O设备的数据传送方式;程序直接控制I/O方式的编程方法;中断、中断向量设置和取中断向量的方法、中断过程、中断分类、中断优先级和中断嵌套,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制方法。了解DMA方式的概念和步骤。 第九章 BIOS和DOS中断 1.教学内容

键盘I/O、打印机I/O和串行通讯口I/O。 2.基本要求

本章主要掌握键盘、打印机和串行通讯口的I/O的编程方法。 第十章 图形显示 1.教学内容

显示方式、文本方式、字符图形、动画显示的基础和彩色图形。 2.基本要求

理解用汇编语言设置显示方式、及图形、文本编制程序。 五、课时分配表

序号 1 2 3 4 5 6

课题名称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二章 80X86计算机组织 第三章 80X86的指令系统 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第五章 循环与分支程序设计 第六章 子程序结构 - 3 -

课时分配 理论 2 实践 其他 4 4 2 2 小计 2 4 14 10 8 6 4 10 6 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