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8:42: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1、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
2、经济模型:是指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述。经济模型是一种分析方法,它极其简单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情况。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非常错综复杂,因而除非把次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否则就不可能进行严格的分析,或使分析复杂得无法进行。通过作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许多次要因子,从而建立起模型。这样一来,便可以通过模型对假设所规定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经济模型本身可以用带有图表或文字的方程来表示。
3、边际分析法: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
4、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得到了最优使用。
5、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会计利润不能用于决策。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
6、正常利润:指企业主若果把这笔钱投资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可能得到的收入。 7、外显成本和内含成本:外显成本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账上表现出来;内含成本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账上未表现出来得开支,它等于机会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外显成本+内含成本)
二、思考题
1、管理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它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答: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学科。管理经济学研究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存在者密切的联系,他们都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都研究企业的行为。在研究对象上,管理经济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在对企业目标的假设上,微观经济学追求利润最大化,管理经济学的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长期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对企业的环境假设上,微观经济学假设企业的外部环境信息为自己知道,而管理经济学研究外部环境是不确定的;在研究目的上,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管理经济学研究企业决策。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是什么?
答:企业的短期目标有: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3、为什么说,经济利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源配置是否优化的指示器?
答:企业利润可以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其中,只有经济利润才是决策的基础,会计利润是不能用于决策的。会计利润是在会计成本的基础上算出的,当然也就不能用于决策的目的。会计师计算会计利润的目的是报告企业的盈亏情况,以使投资者作为投资、政府作为征税的根据等。但经济学家的目的则为了决策,为了说明企业的资源是否得到了最优的使用,就必须使用经济利润。由于经济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所以经济利润A-I-零,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较优。经济利润小于零,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低于用于其他用途,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所以,经济利润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它指引人们把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地方。
第一章 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一、重要名词和术语
1.需求量: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2.需求函数: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示式。
3.需求曲线:假定需求函数中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示式。 4.个人需求曲线:表示单个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5.行业需求曲线:表示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6.企业需求曲线:表示某部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7.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化时需求曲线的位移;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需求量沿原需求曲线发生的变动。
8.供给量: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9.供给函数: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10.供给曲线:假定影响供给量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示式。 11.供给的变动和供给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动时,供给曲线的位移;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供给量沿原供给曲线发生的变动。
12.供求法则: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决定市场价格,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称之为供求法则。
13.需求—供给分析法:通过供给和需求曲线分析供需双方及其影响因素和价格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常用的经济分析工具。
14.外溢效应:经济学把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部分称为外溢成本,把社会效益大于私人效益的部分称为外溢效益,这类现象统称为外溢效应。
15.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私人成本是指从企业角度计算的产品成本,社会成本是指从社会角度计算的产品成本。
16.私人效益和社会效益:私人效益是指从企业角度计算的产品效益,社会效益是指从社会角度计算的产品效益。
17.公共物品:在社会生活中,有一类产品和劳务被称为公共物品,它有两个重要我特征:一是非竞争性,二是非排它性。
18.信息的不完整性: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消费者拥有的产品信息往往是不充分的,甚至是错误的。
二、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产品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答:产品需求曲线总是一条自左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是因为价格上涨,需求量就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就增加。供给曲线总是一条自左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是因为价格上涨,供给量就增强;价格下降,供给量就减少。
2.影响需求和供给的主要因素各有哪些?
答: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相关产品价格、消费者爱好、广告费用和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有:产品价格、产品成本和生产者对价格的预期。
3.请解释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需求、供给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答:根据经济学关于供求法则的基本理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的形成完全取决于市场供需双方。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带来市场价格和交易量的变动,具体可表现为三种情况:
(1)供给不变,需求变动的情况。如果供给不变,只是需求变动,那么这种需求变动将会导致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按同方向变动。也就是说,如果供给不变,需求增加,均衡价格和交易量就都会提高;反之,如果需求减少,均衡价格和交易量就都会下降。
(2)需求不变,供给变动的情况。如果需求不变,只是供给变动,那么这种供给变动将会导致均衡价格按相反方向变动,均衡交易量按相同方向变动。也就是说,如果需求不变,供给增加,市场上的均衡价格就会下降,交易量则会增加;反之,供给减少,则均衡价格就会上涨,交易量则会减少。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的情况。如需求减少(增加),供给增加(减少),则均衡价格下跌(上涨)。如需求和供给同时增加或减少,则均衡价格变动要视供求双方增减程度的大小而定。当需求增加的程度大于(或小于)供给增加的程度时,均衡价格上涨(下跌),均衡交易量增加;当需求减少的程度大于(或小于)供给减少的程度时,均衡价格下降(或上涨),均衡交易量减少。当需求和供给增加或减少的程度相等时,均衡价格不变,但均衡交易量变动的方向与需求和供给变动的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