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题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9 4:51: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2. 假定经济在开始时产品和货币市场均处于均衡状态。IS方程为Y?aA?br,其中Y为实际收入,A为政府支出,r为实际利率,a,b为参数,且a=2。LM方程为

??r?1?M?kY?h?P??M?,其中为实际货币供给余额,h,k为参数,且k=0.5。 ?P?当中央银行增加实际货币供给10亿美元时,若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政府支出A必须增加多少?(厦门大学2007研)

3.2.4 论述题

1.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他由此引出的政策结论是什么?

2.LM曲线有哪三个区域?在这三个区域,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有什么不同?这三个区域分别与什么样的经济状况相对应?(人大2000研;中国海洋大学2001研;北交大2006研)

3.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请概括地阐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提示:你可以先画一个简要的图表,然后根据这一图表阐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纲要。)(中南财大2003研)

4.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什么?LM曲线是怎样得到的?请画图说明。(首都经贸大学2002研)

5.考虑在IS-LM模型中给定收入水平来决定均衡时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

IS:y?c(y)?i(r,y)?G LM:

M?l(r,y) P其中P为价格水平,G为政府花费水平,M为货币供应水平,函数c(y),i(r,y)和

l(r,y)满足c?(y)?0,ir?0,iy?0,lr?0和ly?0。

回答下面的问题:

(1)讨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均衡时的价格和利率的影响。 (2)分别讨论什么时候出现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无用性?

(3)假设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货币的需求函数分别为下面的形式:

c(y)?a?by,i(r,y)?e?fy?gr,l(r,y)?u?vr?wy,其中a,b,e,f,g,u,

(北大2001研) v,w为正常数,求出均衡的价格水平和利率。

6.评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南财大2000研)

7.试述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特征。

8.在货币市场上,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时,国民收入如何变动?其变动机制是什么?

9.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10.用图形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从失衡到均衡的调整。

11.假设总供给曲线是非垂直的,据下列情况预测产出、价格和就业的变化:

(1)为了平衡预算,政府削减支出;

(2)为了平衡预算,政府提高税率;

(3)某项新的减税计划使消费者增加储蓄;

(4)某项进口税使人们购买国产车而不买进口车。

12.用IS—LM 模型说明为什么凯恩斯主义者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而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

13 比较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均衡的分析(IS-LM分析)和凯恩斯的现代国民收入理论,说明IS-LM分析在哪些方面得出了与凯恩斯的现代国民收入理论不同的结论。(北师大2007研)

示净支出方差;b表示非流动性成本;r表示利率。

惠伦模型的结果表明,最优预防性货币需求和净支出方差s以及非流动性成本b正相关,与利率r负相关。在上述结果中,收入对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净支出的方差间接表现出来的。

17.鲍莫尔存货模型:由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在《现金的交易需求——存货的理论分析》一文提出的一种关于交易性货币需求的模型。凯恩斯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而同利率无关,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第一次深入分析了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平方根定律”,即鲍莫尔存货模型。

鲍莫尔将管理科学中最优存货控制理论,运用于对货币需求的研究。鲍莫尔认为人们持有的作为交易媒介的现金,同企业持有存货一样,也有成本,由于现金是无利息收入的,持有现金就要放弃利息收入,这种放弃的利息收入就是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因此人们总是在保证正常交易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现金持有,寻找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假定人们的交易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是可以预见的,而且收支规模正常,那么人们可将期初收入的大部分先投资于有价证券或贷放出去以获取收益,然后每隔一定时间卖出一部分有价证券变现,用于日常交易需要。假设:T为某人的月收入;C为每次变现数;b为每次变现的手续费;r为市场利率;n为每月变现次数(n?2T),则每月变现的成本为:CCTb,两次变现期间所持有的平均余额M?,此期间持有现金所失去的利息收入

2CCTC即机会成本为:r?()。设x代表持有现金余额的总成本,则x??b?r?。要使总成

2C2nb?本最小,对其求一阶导数,并令该导数为0,即

dxTbr??2??0,可得出C?dc2C2Tb,r而最适度持有现金量为M?CTb/r,即M?,这就是鲍莫尔存货模型,也称“平方根22定律”(The Square Root Formula)。由此可见,鲍莫尔存货模型认为,即使是交易性货币

需求,也会对利率的变化作出敏感反应,而且相对于交易数值而言,货币的交易性需求也呈现出规模经济的性质。

18.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指货币当局决策者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确定合理的货币供给增长率,从总体上考察货币需求的方法。准确地判断总体货币需求是决定货币供给的关键。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费雪的交易方程式都是宏观分析模型。宏观分析的共同特点是:都没有顾及微观主体的心理、预期等因素,不考察各种机会成本变量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主要是从市场供给、收入这类指标的变化来考察,因而不能得出一个确定的

数值,且在进行分析时,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不同的观点都会导致通过宏观分析而得出的货币流量与货币存量这个比值的很大出入。

但是,如果对所有问题都进行微观分析,姑且不说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能否承担,也不说所需时间可能使得计算出来的结果已大大失去时效,就是难以避免的误差累积也无法令人相信计量出来的结果有实用价值。这就是说,宏观分析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或克服货币需求微观分析的缺陷。因此货币需求的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在研究中两者相互推动,在实践中两者相互配合。

19.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指从微观主体的持币动机、持币行为方面考察货币需求变动规律的方法。剑桥方程式、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和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都是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

对货币需求从微观角度进行考察,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识别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辨明各种因素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从而将机会成本变量引入货币需求模型函数。对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通常可划分为三类:一类为规模变量,如收入和财富;一类为机会成本变量,如利息、物价变动率;还有一类称之为其他变量,如制度因素。而将机会成本变量引入到货币需求模型或函数中,是以微观角度考察货币需求问题的典型表现。这样可以更好地说明利率和价格变动这类因素对货币拥有主体可能造成的潜在收益或损失,以及这种潜在收益或损失对微观主体货币需求行为的影响。其次,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其好处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①在规模变量一定时解释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②提醒人们注意,货币不仅有交易媒介功能,而且还有资产和价值贮存功能;③强调利率价格等市场信号对货币需求能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④有可能使短期货币需求分析得更精确。

当然,货币需求的微观分析可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有可能使计算出来的结果已大大失去时效,甚至难以避免的误差累积使计算结果失去实用价值。因此,货币需求的宏、微观分析在研究中两者应相互推动,在实践中两者应相互配合。

20.交易动机:指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从个人的角度看,在这方面保持货币的目的在于度过从支出费用到取得收入这一段时间间隔。交易动机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和收入间隔时间的长短。从一家企业着眼,持有货币是为了在业务上度过从支出成本到获得销售收入这样一段时间间隔。这种需求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本期收入数额和本期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需时间的长短。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他们持有货币都是为了应付在收支时差中的业务开支需要。这种支出是有规律的,大致确定的。

21.预防动机:也称谨慎动机。指为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根据预防动机持有货币,对个人来说是应付失业、患病等意料不到的需要;对于企业来说,其目的在于预防不时之需,或者准备用于事前没有料到的进货机会。这种支出都是突发的,不确定的。

22.投机动机:凯恩斯认为,所谓投机动机,指人们根据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满足从中获利的愿望。也就是指人们根据自己对利率变化的预期,为避免资产损失或增加资产收益而产生货币需求。例如,若利率过低,债券价格过高,投资者预期利率会上升,将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以待利率变化时进行投机。若利率过高,债券价格过低,投资者预期利率会下降,将增加对债券的购买而减少货币持有量,以待利率变化时卖出债券以获得资本利得。

后来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货币交易需求动机理论加以发展。新剑桥学派认为投机动机是为推动商业流通和金融流通而引起的货币需求。因为商业流通量是由货币收入的支出所决定,是由实现了的收益所构成的。而进入金融流通的货币虽然是独立于收入的,但金融流通主要同资本市场有关,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经常存在着货币剩余的转移,这种转移将影响各个市场的价格,而市场价格的变动则会引起人们调整他们的手持货币量。这种调整的本身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是一种投机行为。引起这种投机行为有三个具体的动机:预

防和投机动机、还款和资本金融化动机,以及通货膨胀下的再投资动机。预防和投机动机需求是指在手中保留一部分超过交易需求的货币,以备不时之需,等待更好的获益机会。还款和资本金融化动机是为了在需要的时候能筹集到必要的资金并按规定的条件偿还债务、支付利息等以建立良好的信誉。通货膨胀下的再投资动机是物价上升货币贬值的结果。为了弥补物价上升币值下降造成的缺口,必须追加货币持有量以待机行事。

23.实际余额效应(real balance effect):关于价格总水平的降低导致消费和投资两者都增加的理论。实际余额效应是以色列经济学家帕廷金把庇古效应与凯恩斯效应结合起来提出的。它既考虑到了价格水平变动对商品市场的影响,也考虑到了价格水平变动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实际余额效应理论在揭示这些影响时遵循的是这样的思路:①个人在处理持有的货币余额与在商品和服务上的消费的关系时,具有一种理想的模式;②价格水平下降,持有的货币实际价值上升;③一定数量的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服务增加了;④原来的理想模式被打破,且个人的流动资产有多余了;⑤一部分增加的流动资产被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消费增加;⑥一部分流动资产被借出去,这使货币市场上的资金供应增加,利率降低;⑦利率降低,引起投资增加。这样,实际余额效应既增加了消费,也增加了投资。

24.鲍莫尔-托宾模型(Baumol-Tobin model):由威廉·鲍莫尔和詹姆斯·托宾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模型。

鲍莫尔—托宾模型研究的结论是交易需求层面的货币需求对利率是敏感的。这个模型的基本观点是人们持有货币是有机会成本的,即持有货币的替代资产如债券的利息收入。而持有货币的好处是避免了交易成本,持有债券是有交易成本的。人们在应付日常交易的时间段里,可以频繁的置换货币和债券,只要利息收入大于交易成本。当利率上升时,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必然增大。只要在不影响日常交易的时间内,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大于持有债券的交易成本,人们就愿意放弃一部分货币转而持有债券,以谋求利益。反之亦然。可见交易需求对利率也是敏感的,即交易需求与利率水平呈现负相关。

同样,沿着鲍莫尔—托宾模型的思路可以得到谨慎动机也与利率水平呈负相关。鲍莫尔—托宾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

表示愿意持有的现金额,

每期开始时个体收入,b表示为债券的交易费

用,i表示债券利率。这个模型又称平方根法则。

对于货币需求而言,它的意义如下:

(1)收入

的增加,货币需求增加;

(2)交易费用b的增加,将是债券需求减少,货币需求增加; (3)债券利率i的增加,将是债券需求增加; (4)价格的变动使b,

同时变动,结果使

作同比例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