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5:19: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案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走进生活 中国的宋元时期,水利机械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金属冶炼、纺织以及天文仪器制造等方面。按照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这一时1.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全面认识期的农业水力机械有用于灌溉的水车,有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感受文学艺于粮食加工的水磨、水碾、水碓,还有组合术和科学技术的作用。(重点) 巧妙、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水轮三事”,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以及用1个水轮带动9盘水磨,从而大大提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即中华文化的包高工作效率的“九转连磨”。 容性及其意义。(重点、难点) 思考 中华文化除了源远流长的特点之外,3.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充分认识中华文还具有什么特点?材料中体现了我国古代科化的特征和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自技有什么特征? 尊心、自信心。 提示 中华文化除了源远流长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的特点。 目标导航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1.中国文学艺术独树一帜
(1)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特点: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3)重要地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我国古代科技独领风骚
(1)地位: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特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3)意义: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1.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的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我国各地区的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1.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形成: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含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
2
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意义: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1.判断
(1)科学技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 提示 错误。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一回事。( ) 提示 错误。二者强调的方向不同。
(3)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 ) 提示 错误。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2.思考: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吗? 提示 不是。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发扬其“包容性”的特点,扬弃吸收。但我们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而不是其他民族文化的全部,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
探究点一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探究导引
材料一 2016年7月14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88项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发明创造研究成果。这项成果很可能颠覆古代中国给世界贡献的科技发明只有“四大发明”这一传统认识。2013年8月,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立“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研究组,历经近3年时间,组织百余名国内外专家进行考证与比较研究,最终推选出古代科学发现与创造、技术发明、工程成就共88项。科学发现与创造类中包括干支、十进位值制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