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1 13:59: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班级: 课题:流程及学习内容 一、目标解读 1、知道隋唐时与日本、新罗、天竺交往的历史史实,包括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 2、思考唐朝与外国频繁友好往来的主要原因和这种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学习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学习难点: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二、夯实基础 (一)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 ”。 (二)唐朝和日本的交往: 1、 时,已有日本使者来华。唐朝时,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 多批。 2、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①仿效唐朝进行 ; ②参考汉字,创制 ; ③在 方面学习中国。 3、鉴真东渡: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最有影响的是 。 时,他应邀东渡日本,第 次才成功。鉴真精心设计的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他用鼻嗅的方法,帮日本人辨别了许多药物,被日本药商界奉为 。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1、隋唐时,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派遣 和大批 到中国学习文化。 2、贸易方面:许多 商人来到中国经商, 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文化交流: ①新罗采用 选拔官员; ②新罗引入中国的 、 、 等科技成就; ③新罗 也传入中国。 (四)玄奘西游: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 。唐太宗贞观年间, 西游天竺,取回大量佛经,他所著的《 》,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 月 日 星期 第 1 课时 累计 6 课时 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28 页至 32 页) 学习要求和方法 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圈点勾画关键词语,把握学习重点和难点。 关注书本《职贡图》和《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想象唐朝时对外交往的繁荣景象。 识记唐与日本的交往情况,特别是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与鉴真东渡。 区分玄奘西游与《西游记》。 流程及学习内容 三、能力提升 学习要求和方法 【知识链接】鉴真六次东渡概况 第一次:未出海便夭折。遭诬告与海盗勾结,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 第二次:被风浪所阻。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又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 第三次:东渡未能成行。因官府出面阻止。 第四次:未果。因弟子的好心阻拦。 第五次:遭遇台风,失败。 在海上漂泊了14天,到了海南岛。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第六次:东渡成功。753年,鉴真(66岁)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 请结合前几课对唐朝历史的学习,阅读课本28页最后一段,来概括隋唐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4、唐朝时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其原因是什么? 四、总结梳理 友好往来国家 日 本 史实 遣唐使 影响 新 罗 天 竺 五、过关检测 拓展延伸 1、今天,世界上很多地方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其居住地区称为China 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在中外town,这是因为 ( ) 交流史上名垂青史的人物,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中国人制糖技术高超 试列举一二作一简要叙述。 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 D.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 2、“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历史上, 唐僧西行取经的目的地 ( ) A.天竺 B.新罗 C.日本 D.波斯 3、唐朝时,我国与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 是(多选) ( ) 【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A.唐朝时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能有所进步) 地位 通过学习这节课,我最大的C.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D.唐朝疆域不断扩大 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