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师用书(上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9 8:10: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在教学加、减法计算时,一方面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学习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如前面提及的4+1=5的算法中,用数的组成来计算4+1=5,是较高水平的算法,应积极引导学生将低水平的点数方式上升到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上来。减法的计算也是如此。

3.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时,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一些感性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给学生讲“集合”、“对应”、“统计”等名称。

1~5的认识 (第14~22页)

教材说明

这部分教材包括1~5的基数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第几(序数含义)和几和几(数的组成)六个部分。这是认数教学的基本结构。

1.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

教科书第14~15页,通过让学生看野生动物园图,数图中的人和物,抽象出1~5各数,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环保教育。各个数的得出都是在数几个具体的人或物的基础上。如数“1”,是在数1头大象和1个太阳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数“2”是在数2头犀牛和2棵大树的基础上抽象出来的。 每抽象出1个数以后,都以正方形为背景显示其印刷体的字形,让学生认、读。接着,将抽象出的各个数让学生物化为相应的小棒根数,并摆成自己经验中的几何图形。通过以上由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的认知过程,使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并会认、会读这5个数。

2.1~5的排列顺序。

教科书第16页,分两个层次编排1~5的排列顺序。先利用计数器,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5个珠子。拨的方法是:从2开始,在原有一颗珠的基础上,再拨上一颗,就得到下一个数。通过操作让学生直观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面一个数添上1以后得到的。

接着出现以长方形为背景的点子图。让学生通过摆点子图,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同时也对长方形有一个感性认识。

3.1~5的写法。

教材第16页,用形象的虚线加箭头勾勒出1~5的书写方法,使学生一看就知道从哪里起笔,怎么拐弯,在何处收笔。同时教材提供了让学生模仿写数字的练习格,使学生在学写数字之初,把握每个数字笔顺的方向和在方格中的布局,

一方面为独立写好这些数字打基础,另一方面进行美育教育,让学生知道一个数字如何布局,如何书写才美观、漂亮。

4.比大小。

教材的编排分为两个层次。在第17页,首先让学生观察“猴吃水果图”,数出猴的只数和3种水果的个数,然后按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这种排列的形式实质上就是条形统计图的雏形,我们称它为象形统计图。

根据象形统计图,抽出以小猴和其中的一种水果为内容的两列进行数量上的比较,引入关系符号“=”、“>”、“<”,让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使学生初次感知符号在数学中的功能和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

5.第几(序数含义)。

教科书第18页,通过一幅贴近儿童生活的购票图,让学生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外一个含义──序数的含义。

6.几和几(数的组成)。

教科书在第19、20页分两个层次编排2~5各数的组成。在第19页以“4”的组成为例进行教学。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摆红花的活动让学生得出4的组成:

同时告诉学生怎么读。在第20页,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探索5的组成规律。通过这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2~5各数的

组成,为后面学习用5以内数的加、减计算做准备。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教学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写,1~5的顺序,比大小,第几(序数含义),几和几(数的组成),完成练习二中的习题。

2.对教科书第14~15页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的教学,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

(1)引导学生看教科书第14~15上的插图。也可以制成电脑课件:先显示一位教师带4位小朋友来到野生动物园,再逐一出现1头大象、2头犀牛、3只羚羊、3只长颈鹿、4只小鸟以及天空中浮来4朵白云等。通过让学生看图(或看课件),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图中有哪些人和物,并逐一数出数量是1~5的人或物。引导学生有序地数,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在小组数

的基础上,让学生推出代表在全班说出数量是1~5的人或物。学生每说一个,即在主题画的下面显示相应数量的物体。如,学生说:“1头大象,1个太阳”后,即在主题图下面出1头大象、1个太阳的图,并告诉学生,一头大象、一个太阳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并在大象、太阳图的下面贴上“ 1 ”;又如学生说“2头犀牛、2棵树”,即在主题图下面出2只犀牛、2棵树的图,并在图下贴上“ 2 ”??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数是从数物体的活动中抽象出来的。

教学生认数字1~5时,先教印刷体,再教书写体。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记住字形,可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字像生活中的什么东西。如: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可通过电脑课件将这些数字与相应的图形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字形的记忆,同时提高学习的兴趣。

(3)在初步了解1~5的含义并认识这5个数字以后,要组织学生进行从抽象回到具体的操作练习。可以提问:“谁能举出数量是1的小棒?”“请拿出数量是2、3、4、5的小棒,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得好的同学可在投影平台上展示。

(4)教科书第16页上的“做一做”,是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数的基数含义。活动时,教师出示3个苹果,要求学生出示和苹果一样多的其他物体,或者用数字卡片3表示苹果的数量。教师还可以变换苹果的个数,让学生表示出等量的物体。还可以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的周围有哪些是数量为1、2、3、4、5的物体。

3.教学1~5的数序。

教学1~5的数序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计数器上拨珠。着重说明:先拨1个珠,再添上1个珠,就得到2;在2的基础上再拨1个珠,就得到3??还可以用学具卡片进行类似的操作(如摆花,先摆1朵,再添上1朵,就得到2朵;再添上1朵,就得到3朵??),使学生从实际操作中逐步认识到,后面一个数是由前面一个数添上1得到的。

然后让学生摆 点子图。通过摆5张点子图,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摆好后可以提问:“1的后面一个数是几?”“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同桌的两个同学或同组的同学间可以互问互答。

4.教学1~5的书写。

1~5的书写可分两段进行,先教学1、2、3的书写,再教学4、5的书写。教学生写数字时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

(1)教师先示范每个数字的写法。可制成电脑课件,把从哪里起笔,在哪里拐弯,在哪里停笔演示清楚。并说明每个数字在写字格中的布局。

(2)接着让学生按每个字的笔顺进行书空练习,或在桌子上比划。 (3)最后让学生在书上的练习格里描和写。

学生开始练习写数时,老师要注意巡视,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导,1~5这5个数字在一节课内大约要25~30分的练习时间,以后还要注意经常穿插一些写数字的练习。

5.教学“比大小”。

(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使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操作用的图片学具:3只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

(2)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的互相说说图的意思。然后教师提问:“几只小猴吃几个梨、几个桃、几根香蕉?用学具摆出来。”“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1只猴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引导学生利用前面所学的一一对应的方法摆出如教科书第17页的象形图。

教师也可制作电脑课件,让主题画中的猴、梨、桃和香蕉从画面中跳下来,摆成如第17页的象形图,并标上数字。

(3)提问:“有几只猴和几个桃?每只猴能吃到一个桃吗?”让学生用学具摆出表示每只猴能吃到一个桃的图案。引入教科书第17页中的“3只猴对3个桃”的图。通过操作和思考,学生明白:“有3只猴和3个桃,猴的只数和桃的个数同样多,每只猴能吃到一个桃。”这时,教师在两个3之间写上“=”,并带着学生读:“3等于3”。

(4)对于答号“>”、“<”的教学,可参考上面的建议进行。为了防止学生对“>”、“<”号的混淆,教师应引入形象的比喻说明“>”、“<”号的含义。

在得到3>2、3<4的结论后,可引导学生思考:“不看图,能确定3>、3<4吗?”引导学生回顾1~5的点子图的排列情况,想1~5的排列顺序,3在2的后面,所以3>2,3又在4的前面,所以3<4。

(5)教科书第17上的思考题是一道比多少的问题。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有的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连线、用学具操作)看出兔子多,萝卜少,所以有一只兔子吃不上萝卜;也有的学生数出兔子的只数是5,萝卜的个数是4,根据1~5的排列顺序得出4<5,所以每只兔子吃一个萝卜是不够的。 (6)教科书第18页上的“做一做”第1题,是配合比大小内容的。这是首次使用关系符号“>”、“<”的练习。不要求学生写“>”、“<”号,只是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两个关系符号的含义,能根据题中的图意在“>”、“<”号两边的括号里正确填上相应的数字。

6.教学“第几”。

自然数有两方面的含义,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时,称为基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称为序数。本节教学自然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含义。在学生了解了1~5的基数含义的基础上,教材通过一幅常见的排队购票图,引入序数含义的教学。

(1)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看图,说出谁排第二,小朋友后面的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并在方框中填上数,通过说图意和填数,使学生初次感知,自己填的数是表示“第几”。

教师可将这幅图制成电脑课件,扩大这幅图的使用功能。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买好票走了(动画退出),后面的人依次上前,这时,教师提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第一?小朋友排第几?小朋友后面两位叔叔呢?”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对自然数的两层含义在直观的感知中加以区分。

自觉排队购物,是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在教学“第几”的过程中应适时向学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

(2)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序数的含义,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身边的事情,如学生的学号、操场上的跑道等,举例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第几”的含义。 (3)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是配合本节内容的练习。让学生看一张“全家福”照片,说出小朋友和她妈妈在照片中的序号。还可利用这张照片,提出有关基数和序数含义的其它问题。如:“照片中一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各排第几?”等。

7.教学“几和几”。

数的组成知识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要注重这方面的教学。在这段教学中,教材以“4、5”的组成为例,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的了解5以内数的组成。 (1)教科书第19页上的主题图,教学“4”的组成。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摆红花(也可以用其它的学具代替),“把4朵红花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学生摆好后,向同桌或小组的其他同学说一说,怎么分的,把4分成了几和几。 (2)教师把学生分的过程和结果归纳总结:4朵红花,先往右边移1朵,说明3和1组成4;接着再往右边移1朵,说明2和2组成4;最后再往右边移1朵,说明1和3组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