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37: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14.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学设计

学校:秦安县兴丰学区燕湾小学

科目:语文 授课教师:杨楠 2018年4月25日

14.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材分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个中国孩子怀了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缅怀了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国际社会发出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声。

课文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父亲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本文情感强烈,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这篇课文一是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二是进一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学会|4个生字正确读写“牺牲 凯旋 征衣 呼吁 贡献 圣坛 罪恶 卓越 给予 灵柩 弥漫 硝烟 威胁 永驻人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运用朗读、联系生活体验和获取材料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失去亲人的悲愤、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和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

4.能结合资料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诵读导引、涵咏品味,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在和平的环境里生活着。可是,你知道吗?这样安定的生活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1、多媒体配乐播放战争场面及战争中人们的悲痛与无奈。

2、关于战争,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师:是呀!生活在战争中的人们,他们无时无刻地在祈盼和平的降临,因为生平意味着生的希望,意味着能心情享受阳光。同学们,今天教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近一位中国孩子,一位曾经被战争夺去父亲的生命、饱尝推动亲人痛苦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位孩子内心的呼声吧。(出示课题)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了什么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读准下列词语

牺牲 凯旋 征衣 呼吁 贡献 圣坛 罪恶 卓越 给予 灵柩 弥漫 硝烟 威胁 永驻人间 2.开火车读词语。 3.集体朗读。

三、快速读课文,体会句子

1、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篇课文是中国孩子( )写给( )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痛诉了战争的( ),呼喊的是( )

2、请同学们重点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想一想:这几段话中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请找出来,再谈谈自己的体会。 4、集体交流:哪些地方让自己的印象最深刻?

(出示句子: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1)爸爸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2)雷利写信时想起爸爸那觉悟的目光和坚定的话语,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应怎样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出示句子: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1)朗读这段话,一边计一边想: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