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3:30: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题号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蛰伏(zhé) 镂空 (lòu) 池沼(zǎo) 妇孺皆知(rú) .... B.堕落(duò) 锃亮 (zèng) 禁锢(gù) 鞠躬尽瘁(chuì) .... C.酒肆 (sì) 失怙 (hù) 抽噎(yè) 蹑手蹑脚(niè) .... D.发窘(jiǒng) 簪子 (zān) 犒劳(kào) 轻举妄动(wà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纶巾 粲然 隐匿 相题并论 B.言讫 犀利 荒诞 瞠目结舌 C.暝目 皎洁 衍生 正襟危坐 D.恍惚 窥伺 风糜 鹤立鸡群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则广告把没有橘子汁的早餐比作没有阳光的日子,新颖独特,别具匠心。 ....B.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

C.班主任今天穿着一身崭新的衣裤,在教室里招摇过市,非常漂亮。 ....D.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 ....

4.将相关词语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________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 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________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________。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传播 恪守 规则 B.传承 保守 规则 C.传承 恪守 准则 D.传播 保守 准则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6.对题目《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①名词 ②助词 ③形容词 ④动词 ⑤代词 ⑥代词 B. ①名词 ②动词 ③副词 ④形容词 ⑤代词 ⑥名词 C. ①代词 ②助词 ③介词 ④动词 ⑤助词 ⑥名词 D. ①代词 ②动词 ③副词 ④形容词 ⑤助词 ⑥名词 7.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弯弯的月牙虽没有耀眼的光辉,但同样可以照耀人间; _______ __________, ;清澈的溪流虽没有博大的胸怀,但同样可以滋润大地。 8.名著阅读(3分)

“以思想和力量来胜过别人的人,我并不称他们为英雄;只有以心灵使自己更伟大的人们,我才称之为英雄。”

上述文字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_在《 》中所说。 9.文言诗文填空(每小题1分,共13分)

(1)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的《爱莲说》)

(2)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山随平野尽,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4) ?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的《饮酒》) (5) 斯是陋室, (刘禹锡的《陋室铭》)

(6) 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7)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8) 《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乡思愁绪的句子是: ? 。 (9)《雁门太守行》中引用典故写出将士欲以身躯报效国家的豪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10)《春望》中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诗人忧伤国事的深沉感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满分20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10—19题(16分)

[甲]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 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④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山门圮于河( ) ⑵ 阅十余岁( ) ..11.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

12.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