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3:57: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竞争引起种间的生态位的分化,使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增加。 等价种:在群落中有相同的功能地位的同资源种团物种 关键种:对群落具有重要影响的物种,移出对群落影响严重 2、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泛化种
捕食压力的加强,将有竞争能力的物种吃掉,使物种多样性增加 捕食压力过高时,因为需吃一些不适口的物种,物种多样性降低 特化种
喜食的是群落的优势种,则捕食可以提高物种多样性 喜食的是竞争上占劣势的种类,则捕食会降低物种多样性 特化的捕食者,容易控制被食者物种 二、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中度干扰假说:不同程度的干扰,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是不同的,群落在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
依据:1、干扰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多样性较低 2、 干扰间隔时间长,演替发展到顶极期,则多样性也不很高
3、 中等程度的干扰,才能使群落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物种入侵和定居。 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环境的空间异质性愈高,群落多样性也愈高。 岛屿效应:面积越大,种类越多
MacArthur平衡说:岛屿上物种数目是迁入和迁出动态平衡的结果;不断有物种灭亡,也不断有同种或别种的迁入补偿灭亡的物种,岛屿上的物种数不随时间变化;灭亡种不断被迁入的种所代替;随岛距大陆的距离由近到远,平衡点的种数逐渐降低;大岛比小岛物种数多。 平衡说:共同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物种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非平衡说:组成群落的物种始终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自然界中的群落不存在全局稳定,存在的只是群落的抵抗性和恢复性。
第七章:生物群落的动态
演替:同一地点随着时间的发展群落最后形成顶级群落的过程。 波动:群落内部的短期可逆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 波动的原因:1、环境条件的波动变化:多雨年少雨年 2、生物本身的活动周期:动物种群的周期性变化 3、人为活动影响:放牧强度的改变
演替与波动的关系:在群落波动中,其生产力、各组分的数量比、群落的外貌与结构都会发生明显变化。处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波动会影响演替变化,可促进或阻碍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的过程。 原生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原(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段)上的群落演替。
次生演替:开始于次生裸地或次生芜原(不存在植被,但在土壤或基质中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裸地)上的群落演替。
世纪演替:延续时间相当长久,一般以地质年代计算。
长期演替:延续达几十年,有时达几百年,例如:云杉林被采伐后的恢复演替。
快速演替:延续几年或十几年。草原弃耕地的恢复演替可以作为快速演替的例子,但要以撂荒面积不大和种子传播来源就近为条件;不然弃耕地的恢复过程就可能延续达几十年。
11
水生演替:演替开始于水生环境中,但一般都发展到陆地群落。如淡水湖或池塘中水生群落向中生群落的转变过程。
旱生演替:演替从干旱缺水的基质上开始。如裸露的岩石表面上生物群落的形成过程。 内因性演替:群落中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果首先使它的生境得到改造,然后被改造的生境反作用于群落本身,如此相互促进,使演替不断向前发展。该演替是最基本和最普遍的演替形式。 外因性演替:这种演替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群落变化。其中包括气候发生演替(由气候的变动所导致)、地貌发生演替(由地貌变化所引起)、土壤发生演替(起因于土壤的演变)、火成演替(由火的发生作为先导原因)和人为发生演替(由人类的生产及其他活动所导致)。 自养性演替: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生物量积累增多,例如由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
异养性演替:如出现在有机污染的水体,由于细菌和真菌分解作用特别强,有机物质是随演替而减少的。
演替系列:按顺序发生的一系列群落称演替系列。
水生演替系列:自由飘浮植物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挺水植物阶段— 湿生草本植物阶段—疏林阶段—中生森林
进展演替:群落的演替显示着群落是从先锋群落经过一系列的阶段到达中生性顶极群落。 逆行演替:发生在人为破坏或自然灾害干扰因素后,原来稳定性较大,结构较复杂的群落消失,代以结构简单、稳定性小的群落,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能力相对减弱,甚至倒退到裸地。 演替顶极:每一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
群落形成过程为:繁殖体传播-定居-群聚-竞争-反映-稳定。
单元顶极论:顶极群落的特征只取决于气候(给以充分时间,演替过程和群落造成环境的改变将克服地形位置和母质差异的影响,在一个气候区域内的所有生境中,最后都将是同一的顶极群落);演替总是向前发展的,是进展演替。 亚顶极:达到气候顶极以前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演替阶段
偏途顶极:由一种强烈而频繁的干扰因素所引起的相对稳定的群落
先顶极:在一个特定的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气候条件适宜而产生的较优越气候区的顶极 超顶极(后顶极):在一个特定的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气候条件差而产生的稳定群落
多元顶极论:如果一个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它的演替过程,就可看作是顶极群落;除了气候顶极之外,还可有土壤顶极、地形顶极、火烧顶极、动物顶极,同时还可存在一些复合型的顶极,如地形-土壤和火烧-动物顶极等等。
顶极格局假说:在任何一个区域内,环境因子都是连续不断变化的,随着环境梯度的变化,出现各种类型的顶极群落,不是截然成离散状态,而是连续变化的,因而形成连续的顶极类型,构成一个顶极连续变化的格局;格局中分布最广泛的位于格局中心的顶极群落,称为优势顶极,它是最能反映该地区气候特征的顶极群落。 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 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4.外界条件的变化 5.人类的活动 经典的演替观:每一演替阶段的群落明显不同于下一阶段的群落;前一阶段群落中物种的活动促进下一阶段物种的建立。
12
个体演替观:初始物种组成决定群落演替的后来优势种。 群落演替和功能过程:
1、去除植被的影响:a蒸腾作用的消失;b生物地球化学循环;C土壤可侵蚀性增加。 2、植被的恢复过程 3、生物调节的恢复 4、群落的发展与稳态
第八章:生物群类分类
植被型组:建群种生活型、群落外貌结构
植被型:建群种生活型(一二级) 、水热条件——高级单位
植被亚型:优势层片或指示层片的差异,气候亚带、地貌、基质 群系组:建群种亲缘关系、生活型(三四级)近似、生境相近 群系: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中级单位
亚群系:群系内次优势层片及其反映生境条件有差异
群丛组:层片结构相似、优势层片及次优势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
群丛:将各层次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和生态指示种的名称按顺序排列——基本单位 亚群从:群丛内生态条件、群落发育年龄有差异
群丛的命名:前冠词Ass+乔木层—(当前面的乔木层不是建群种时,用<号或//代替—,或者用括号)灌木层—草本层(出现共优种在后+共优种) 群落排序的概念:对群落调查的样地按照相似度次序,分析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S: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
第九章:生态系统的一般结构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
捕食食物链:绿色植物为起点到食草动物进而到食肉动物的食物链
碎屑食物链:是以死的动植物残体为基础,从真菌细菌和某些土壤动物开始的食物链 寄生食物链:以大型动物为食物链的起点,继之以小型动物、微型动物、细菌和病毒
食物网以营养为纽带,把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紧密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一般只有四、五级,很少超过六级。
能量金字塔J/a m、生物量金字塔kg/m、数量金字塔个数/ m
能量金字塔表达营养结构最全面,确切表示食物通过食物链的效率,永远是正塔型 数量金字塔过分突出小生物体的重要性 生物量金字塔过分突出大生物体的重要性
生态效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 P(生产量)= A(同化量)- R(呼吸量) 同化效率:同化量与摄取量的比值(A / I)。 消费效率=摄入量/净生产量 利用效率=同化量/净生产量
2
2
2
13
同化效率=被植物固定的能量/吸收的日光能=被动物吸收的能量/动物的摄食量。
肉食动物的同化效率高于植食动物。肉食动物的净生长率低于草食动物。营养级越高,生长效率越低。
消费效率:消费效率量度一个营养级对前一营养级的相对取食压力。 林得曼定律(十分之一定律):能量沿营养级的移动时,逐级变小,后一营养级只能是前一营养级能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非生物环境 无机物 有机物
气候或其他物理条件 生产者 自养生物 植物、化能合成细菌
异养生物
生态系统组成 生物群落消费者
反馈调节:负反馈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正反馈使偏离加剧。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结构、功能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稳定。
生态阈值:生态系统受外界干扰后,自动调节的极限。 生态危机:由于人类盲目活动而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
初级生产量(第一性生产量):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 净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过程植物固定的能量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这部分生产量成为淨初級生产量。 总初级生产量:初级生产过程植物固定的能量的总量。
初级生产力:植物群落在一定空间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有机物质积累的数量。 生产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有机物质生产量(g/m2·a)。
细菌和真菌 无脊椎动物
1
分解者 异养生物
第十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4
生物量:是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g/m2)。 陆地生态系统:温度是光合效率的主要因素,地面净初级生产量与植物光合作用中氮的最高积累量呈密切正相关。 水域生态系统:光是影响水体生产力主要因素,世界湖泊的初级生产量与磷的浓度呈正相关。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1、 收获量测定法:定期收割植被,以每年每平方米的干物质重量来表示; 2、 氧气测定法(黑白瓶法);通过氧气变化量测定总初级生产量。 3、 二氧化碳测定法:与黑白瓶法类似;
4、 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以投放含有C14的碳酸盐测定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碳量。 5、 叶绿素测定法:根据每单位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是一定的,通过测定叶绿素的含量计
算取样面积的初级生产量。
同化量:P=A-R=(C(摄取量)-FU(排泄量))-R(呼吸量) 次级生产的生态效率:即食草动物对植物净生产量的利用: 植物种群增长率高,世代短,更新快,被利用的百分比高;
草本植物支持组织相对木本植物少,能提供较多的净初级生产量; 浮游动物由于密度大利用的净初级生产量比例最高。 食肉动物对猎物的消费效率研究较少:脊椎动物捕食者50~100%,无脊椎动物捕食者25%。 分解作用的三个过程:碎化——异化——淋溶。 影响分解过程的因素:1、分解者种类;
2、资源质量,物理性质:表面特性和机械结构,化学性质:随其化学组成而不同。 3、理化环境
水热条件:温度高、湿度大的地带,有机质分解速率高;低温干燥地带,分解速率低;分解速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热带雨林—温带森林—冻原)。
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是单一方向的:能量以光能的状态进入生态系统后,就只能以热的形式不断地逸散于环境中。
自养生态系统:靠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的生态系统。
异养生态系统:主要依靠其他生态系统所生产的有机物输入来维持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及其传递: 1. 信息与信息量
①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②在生态系统中,环境就是一种信息源; ③信息传递的条件:信源、信宿、信息势差。 2. 信息及其传递
①物理信息及其传递:光、声、电、磁。 ②化学信息及其传递(信息素):动物之间、植物之间(他感作用)、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化学信息。
③行为信息:蜜蜂跳舞。④营养信息
第十一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元素之间及其在地球表层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等各圈层之间,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 库:贮存一定数量元素的某种生态系统组分称为该元素的库 流通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体积的物质转移量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