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期末复习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7 17:41: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周转率:流通率/库中营养物质总量。周转时间:库中营养物质总量/流通率。 影响物质循环速率的因素:

1、元素的性质:循环速度由元素化学特性和被生物有机体利用的方式不同所决定的。 2、 生物的生长速率:决定生物对物质吸收的速率以及物质在食物网中运动的速度 3、 有机物质腐烂的速率: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分解者的生存,使有机体很快分解。 4、 人类活动的影响:

a) 开垦农田和砍伐森林引起土壤矿物质的流失,影响物质循环速率 b) 化石燃烧把硫和二氧化硫释放大气中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

气体型循环:1、贮存库是大气和海洋;2、有气体形式的分子参与循环过程;3、循环速度快,例如CO2、N2、O2等。

沉积型循环:1、贮存库是岩石、土壤和沉积物;2、没有气体形式的分子参与循环过程;3、循环速度慢,时间以千年计算,例如P、Ca、Mg等。

水循环:1、水的全球循环过程;2、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物质循环都离不开水循环的推动。 温室效应:大气中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留在地球表层而导致温度上升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六氟化碳(SF6)、氟氯碳化物 (CFCs)、氢氟碳化物(HFCs)等

温室效应的影响:1、海平面上升,淹沒陆地2、全球气候经常发生暴雨或干旱3、土地沙漠化,生态环境改变

氮循环的主要过程: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由氨化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将有机氮分解成为氨和氨化合物,氨溶水成为NH4+,为植物利用)、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氨化合物被亚硝酸盐细菌和硝酸盐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供植物吸收利用)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变成氮气,回到大气库中)。

赤潮:氮和磷的浓度0.2和0.02mg/L时,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性变化,促使藻类大量繁殖,在水面上聚集成大片的水华(湖泊)或赤潮(海洋)。 有毒有害物质循环:对有机体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或被分解的过程

生物放大作用:某些物质当他们沿食物链移动时,既不被呼吸消耗,又不容易被排泄,而是浓集在有机体的组织中,这一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第十二章: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陆地生态系统特点:1 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2 受人为干扰影响大;3 非生物环境复杂多变,生物类型多样。

影响植被及生态系统分布的主要因素:水、热 三向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赤道——两级,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冻原 经度地带性:沿海——内陆,雨林-森林-草原-荒漠

垂直地带性:海拔低到高,热带雨林(热带起始点)-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夏绿林(温带)-针叶林-冻原。

热带雨林环境特征:高温高湿、土壤养分极为贫膺,呈酸性、

热带雨林群落特征:①种类组成:种类丰富多样,植物多木本;②外貌结构特殊复杂(a.群落层次复杂而不明显b.木本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奇特:板状根、气生根、支柱根、独木成林、裸芽、滴水叶尖、老茎生花(结果))3、藤本植物丰富多样,附生植物多,层间植物发达

16

4、无明显的季相交替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功能特征:①热带雨林的物质生产高②热带雨林能量流动:速度快,强度大,效率高③热带雨林物质循环: 速度快,强度高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 ①环境支持

热带雨林面积约占地球上现存森林面积的一半;是地球上生物生产能力最大的生态系统; 维护着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蕴藏着最丰富的生物种质资源和遗传资源;地球之肺,对地球氧气的生产及其与二氧化碳的平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全球气候的重要调节器。 ②资源供给

人类很多重要的粮食作物来源于此; 世界重要的木材供给地; 世界最重要的生物药原料产地; 世界重要的经济作物如橡胶、茶叶、咖啡、多种花卉植物生产地;世界重要的旅游资源。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湿地生态系统:是指地表过湿或常年积水,生长着湿地植物的地区。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受周期性海水浸淹的木本群落,是具有维护海岸生态平衡的特殊的生态系统。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