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7 12:50: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30讲 中国的文化
考点1| 中国的古代艺术
1.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
(1)汉字的起源: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文字是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以及一些器物上的铭文。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有人认为比甲骨文更早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书法的发展:从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2.东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名家
(1)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号称“书圣”。 (2)唐代
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 ②怀素、张旭的狂草别具艺术魅力。
(3)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京)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
(4)元代:书法家首推赵孟,创赵体。 (5)明代:以文征明、董其昌声誉最高。 3.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
(1)中国的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有共同的渊源,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形式。 (2)从创作风格上看,中国书画都追求神韵,讲究意境,注重诗意。如山水画是国画的精粹,通常描绘自然风景,普遍具有气势雄伟、意境深远的特色。北宋以后的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注重诗意(“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画中有诗”);书法艺术也强调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3)从创作工具上看,中国传统书画都使用特制的笔、墨、纸、砚等。 (4)从创作主体上看,中国传统书画都以文人为基本的创作群体,强调个性化创作。
4.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1
(1)形成
①清朝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徽剧风行一时。
②道光年间,京剧的各种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艺术特点已经形成。 (2)艺术特点: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3)发展:京剧艺术不断成熟,成为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1.(2016·浙江选考)汉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有一种字体把不同弧度的曲线和不同长度的直线巧妙地组合成一个装饰性强的字,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该字体是( )
A.甲骨文 C.隶书
B.小篆 D.楷书
B [本题考查中国书法,材料描述的是小篆字体的特点,故选B项。] 2.(2015·浙江学考)下图是中国古代的文人画。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该画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
A.强调个性表现 C.融多种艺术为一体
B.追求抒情写意 D.须逼真摹写自然景物
D [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特点有: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多种艺术为一体,D项不是其特点,符合题意。]
3.(2015·浙江学考)文人画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下列绘画作品中,属于文人画的是( )
2
A.① C.③
B.② D.④
B [文人画在创作上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体现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故选B项。]
4.(2014·浙江学考)汉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图中的四种字体,创始于秦代的是( )
A B C D
C [汉字演变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小篆创始于秦代,根据图片可知,A、B、C、D四项分别是甲骨文、楷书、小篆、行书,故C项正确。]
五种字体的特点
(1)小篆:创始于秦代,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2)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3)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4)楷书:也称真书、正书,形成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