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r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8 8:55: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维新派推动下实行“戊戌变法”的清帝是( C )。 A.咸丰皇帝 B.同治皇帝 C.光绪皇帝 D.宣统皇帝

2.维新派的目的是要在中国建立( B )。 A.民主共和制度 B.君主立宪制 C.开明君主专制 D.汉族皇帝的新王朝

3.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对本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其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C )。 A.摆脱了民族危机 B.走上了资本主要道路 C.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

4.洋务派认为清王朝的“心腹之害”是( D )。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太平天国和捻军

5.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 A ) A.上海机器工会 B.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C.武汉工会 D.长沙工会

6.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 A )。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C.君主立宪制度 D.宗族家长制

7.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 A )。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 B.洋务派开办的工厂 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

8.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反教会斗争

9.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B )。 A.安庆失陷 B.天京变乱 C.洪秀全病逝 D.天京陷落

10.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 B )。 A.魏源 B.林则徐 C.龚自珍 D.严复

11.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根本措施是( D )

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B、工农武装割据波浪式推向全国 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12.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于( B ) A.1904年B.1905年C.1906年D.1908年

13.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C ) A.仿效欧美政体 B.发展资本主义 C.延续反动统治

D.缓和阶级矛盾

14.“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温和,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C )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15.“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幕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1927年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 C ) A上海工人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

16.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是:( D ) A、遵义会议B、瓦窟堡会议C、中共六大D、八七会议

17.较之南昌起义,1927年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最明显的特征是( A ) A.不再用国民革命军的名义,而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B.不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而以建立农村根据地为目标

C.不仅是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而且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D.不再由国共两党合作领导,而是由共产党独立领导

18.遵义会议后代替博古对党负总责的是( D ) A.毛泽东B.周恩来C.王稼祥D.张闻天

19.辛亥革命后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该党赢得国会选举,但未能组阁,直接原因是C A.宋教仁遇刺身亡B.《临时约法》被废止C.国民党被解散D.军阀割据混战

20.1911年,清政府成立\皇族内阁\的直接后果是C A、解散了军机处B、丧失了立宪派的支持 C、加剧了民族危机D、建立了民族资产阶级政权

21.1912年成立的国民党,其实际主持人是( D ) A.孙中山B.李烈钧C.黄兴D.宋教仁

22.袁世凯暗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后,孙中山发动了B A.护国运动B.“二次革命” C.护法运动D.中华革命党的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