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7:31: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对于“周长”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体会周长的实际含义,即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对此,我主要引导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摸一摸、描一描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由具体到抽象,使学生逐步建立“周长”这一概念的表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平面图形,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描树叶的边线、摸物体的面的边线,让学生感爱、体验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摸一摸,描一描等活动,认识周长。

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在活动中能够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

1、认识周长。

2、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测量曲线型图形的周长、用平移的方法比较周长。 教学准备:

树叶、直尺、数学书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周长”

师:同学们,今天天气怎么样?昆虫们在这么好的天气下也想出来锻炼身体,它们约定在森林里举行爬行比赛,它们来到美丽的大森林,规定好爬行规则,它们开始爬行。(出示课件)。

学生观看黄黄、红红、蚂蚁爬树叶的动画(动画演示昆虫们沿着树叶的边线爬行)

讨论:刚才小蚂蚁跑的路长与这片树叶的什么有关? 指名回答,师根据回答,适当板书:一周的长度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是周长》 二、自主合作探究“周长” 1.描图形的边线

师:你们手中的树叶漂亮吗?想不想也学学小蚂蚁的方法,描出它们的一周边线?感受它们周长的长短吗?

(1)怎么描画?(课件展示)

(2)判断:下面哪幅图的周长画得正确?为什么?(出示课件) (3)学生活动:描树叶的周长,比一比谁能描得又快又好。 (4)学生演示交流是怎么描的?(实物投影展示)

2、摸一摸

(1)摸一摸手中树叶的边线(强调从哪起摸,到哪,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叶面的周长。)

(2)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强调: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封面长方形纸片的周长。)

(3)摸一摸课桌面的边线。(强调: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课桌面的周长。)

学生活动:摸一摸物体的周长。

师:谁来说说你们找的结果?你可以边说边指。 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生生之间互评。 3、了解: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1)师引入:我这里有一个三角形的框架,请问它的周长在哪儿? 生上台指出。

(2)质疑:如果老师把接头放开,这个图形还有周长吗?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

(3)小结:开口的图形没有周长,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 三、巩固运用(出示课件)

1、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没有,为什么? 2、两只蜗牛赛跑,它们的跑道一样长吗? 让学生想办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通过课件演示“平移”验证,两个图形的周长是相等的。 3、动物锻炼身体:一片长方形草地被分成A、B两部分,小鼹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