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酶的制备及活力测 第一节 酶的制备及活力测定学业达标测评 中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7:40: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业达标测评(六)

一、选择题

1.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得到了分解石油的酶,其活力的大小可表示为( ) A.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总量 B.一段时间后生成物的总量

C.一段时间后,一定体积中消耗的反应物量

D.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解析】 酶活力的大小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表示,此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答案】 D

2.在植物淀粉酶制备及活力测定实验中,淀粉水解反应 一段时间后,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 )

A.缓冲作用

B.与麦芽糖反应生成黄褐色产物 C.钝化酶的活性,使反应终止 D.以上都不对

【解析】 淀粉酶的活力测定以单位时间内麦芽糖的生成量来表示,对照的试管要同时结束反应来计算时间,所以利用NaOH来钝化酶的活性,使反应终止。

【答案】 C

3.从水稻种子中提取酶液时,首先要研磨种子,在此过程中要加入石英砂,其原因是( )

A.防止酶失活

B.使研磨充分,有利于酶释放 C.有利于种子内淀粉酶的大量合成 D.使酶失活

【解析】 提取酶液时,要将种子研磨成匀浆,加入石英砂目的是使研磨充分,提取到足够多的酶液。

【答案】 B

4.利用水稻种子制备植物淀粉酶要选用( ) A.晒干的种子 C.死种子

B.萌发的种子 D.刚成熟的种子

【解析】 植物种子在萌发时,因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此时淀粉酶含量升高,活力增

强以促进淀粉的大量水解。

【答案】 B

5.某有机物加入酶后,置于0 ℃至80 ℃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该图判断,如果把这些物质置于80 ℃至0 ℃的环境中处理,在A~D四图中,符合其关系的图是(注:纵坐标为有机物的分解总量)( )

【解析】 高温使酶变性失活,降低温度后,酶的活性也不能恢复,因此分解物总量也就不再变化。

【答案】 B

6.有人测定了A、B、C、D四种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上图中的信息,你认为在25 ℃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生物和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生物分别是( )

A.B和D C.B和A

B.B和C D.A和C

【解析】 酶活性具有一定的温度范围和适宜温度,温度过高,酶会失活;低温抑制酶的活性;最适温度下,酶活性最强,生物在此温度下生活得也最好,竞争力就强;酶的活性的范围越大,生物的生存温度范围就越广。

【答案】 B

7.某一有机物加酶后,先置于pH为2的环境中一段时间,然后把pH逐渐由2调到10,则此过程中,底物量的变化为( )

【解析】 过酸、过碱都能使酶变性失活,当pH为2时酶已变性失活,即使再把酶所

2

处环境的pH调到最适值,酶促反应也不再进行,底物量不再变化。

【答案】 B

8.根据下图依次指出每一图形最可能代表了什么因素对酶的作用的影响。曲线中纵坐标表示反应速度,横坐标表示影响因素。按甲、乙、丙、丁顺序组合正确的是( )

①酶浓度 ②底物的浓度 ③温度 ④pH A.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B.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解析】 温度和pH都有一个最适值。当底物浓度较低时,随底物浓度升高,酶催化作用增强,但当所用酶都参加催化之后,反应也达到最大值;而随着酶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会明显增加。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少许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____,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都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