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tile排列的AMOLED显示屏硬伤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4:28: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Pentile排列的AMOLED显示屏硬伤[转]

看到有不少兄弟纠结于i9000屏幕的―颗粒感‖的,在这里我先说明一下,因为我原来是M8的用户,所以对屏幕显示效果比较敏感,i9000的颗粒感在我看来是很明显的——虽然绝大多数时候并不影响使用。但为什么i9000以及其他用大部分AMOLED的手机屏幕会显现出颗粒感,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其中的根源。

首先要说明的是,颗粒感和AMOLED材质本身无关,而它完全和屏幕本身的子像素排列有关系。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子像素。

我们知道白色的光线是由红到紫的连续光谱组成的,而在计算机图形学里,则采用红绿蓝也就是RGB三种颜色的视觉等亮度混合(注意,不是光学等强度)来调和出白色光。我们知道显示屏是由许许多多的像素构成的,而为了让每一个单独的像素可以显示出各种颜色,就需要把它分解为红绿蓝三个比像素更低一级的子像素。也就是说,3个子像素构成一个整体,即彩色像素。当需要显示不同颜色的时候,三个子像素分别以不同的亮度发光,由于子像素的尺寸非常小,在视觉上就会混合成所需要的颜色。

知道了子像素,那么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问题,那就是子像素的排列。

首先是最简单的情况,也就是把一个方块形的像素,平均分成三等分,每一块赋予不同的颜色,这样就可以构成一个彩色像素。这也是绝大多数液晶显示器所采用的子像素排列方法(当然,三个像素的顺序是随意的,不国一般都是【红绿蓝】或者【蓝绿红】)。

这样,只要我们把足够多这样构造的像素排列到一起,就可以显示出我们所需要的图案了。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液晶显示器,采用的都是这种子像素排列。它的好处是像素独立性高,每一个像素都可以自己显示所有的颜色。但缺点是要制作m*n的显示器,总共需要制作3m*n个像素(在制造过程中,子像素是最基本的制造单位,它们本身没有颜色,颜色是靠滤光片而产生的)。这在液晶上是没什么问题的,因为液晶采用的是印刷工艺,制作多少个像素对成本的影响并不高。

但是这个问题到了AMOLED时代就不一样了,AMOLED面临2个问题:第一个是像素总个数直接决定生产成本,第二个是AMOLED的发光效率并不高。如果采用和液晶一样的工艺,就需要更高的发光亮度,才能得到和液晶一样的观感,同时也会增加制造成本,所以三星在制造AMOLED面板的时候,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上面的子像素排列方法,这种子像素排列方式叫做RGB Pentile,有许多变种,我们来看一下i9000、Nexus One、Desire等手机采用的那种排列方法。

图中左边就是i9000所采用的Pentile RGB排列子像素的子像素排列方法。可以看到,同样显示3x3个像素,Pentile在水平方向只做了6个子像素,而标准RGB做了9个,子像素数量减少了1/3。也就是说,Pentile技术下一个像素只包含两个子像素,要么是绿+红,要么是绿+蓝。大家可能要奇怪了,Pentile为什么可以缩减1/3的子像素而保持总像素不变呢?既然缺少一种子像素,那它又是怎么达到依然显示3x3全彩色像素的结果的呢?这里面的关键在于相邻像素之间的―共用子像素‖。我们来看一下Pentile在工作时的子像素点亮情况就知道了。

首先是显示水平间隔的白色线条。

可以看到,水平方向,每个像素和相邻的像素共享自己所不具备的那种颜色的子像素,共同达到白色显示。

然后是现实垂直间隔的白色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