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20 1:25: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www.qidaokaoyan.com

南京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

经验分享

南京大学2019年我校公开招考全部以“申请-考核制”方式进行。各院系根据《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工作管理办法》及院系博士生“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组织开展相关选拔工作,从考生中择优录取博士生。各院系招生计划、具体考核办法,请查询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的公告说明、招生目录以及相关院系网站的实施“申请-考核制”相关规定。

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院系根据中期考核结果,在我校研究生中挑选成绩优异、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硕士生攻读博士学位。具体要求请咨询相关研究生培养部门。

获得推荐免试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复试后,直接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直接攻博招生专业一般为基础研究学科。具体要求参见《南京大学2019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办法》。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

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科,发端于1936年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所创立的“电影与播音专修科”,是中国最早的电影广播教育单位,也是中国影音传播高等教育的起源。学科创办者孙明经先生是杰出的新闻传播教育家,中国电影教育的奠基人,中国电视事业的先驱,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委员。1958年,南京大学设立新闻专修科,后因遇国家暂时困难而停办。1986年,经教育部批准,恢复南京大学新闻专业。1992年10月正式建系,2003年12月成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院现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学院下设三个系:新闻与新媒体系、应用传播系、广播电影电视系。学院设有新闻与政治研究所、传播与社会研究所、网络传播研究中心、影视与文化研究所、城市形象传播研究中心、中华文化图像传播研究所、南京大学奥美创意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并拥有南京大学传媒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社会舆情分析与决策支持研究基地)、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传播学部、《中国网络传播研究》(CSSCI来源集刊)等教学科研与学科平台。

学院目前教职工总数50人,其中专任教师43人,博士生导师7人,在职正教授19人,副教授14人。在校学生总数约100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在读博士研究生42人。

www.qidaokaoyan.com

建院以来,学院教师先后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500余篇,主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重点及一般项目20余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数十项,在新闻传播史论、新媒体传播、传媒经营管理、电视与影像传播、新闻传播业务等研究领域成就卓著。在新闻传播史论、新媒体传播、传播社会学、传播政治学、视觉传播与文化研究等方面逐渐形成了鲜明特色。近年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密切关注国际国内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注重与学界的交流和沟通。学院着力打造了新闻传播学 CSSCI来源期刊双年会、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硕士之家讲座、南大新传读书会、孙明经传媒论坛、多闻论坛等一系列高质量、有特色、传统性的学术活动,连续组织和承办了中欧传媒高峰论坛、“期刊发展与新闻传播学变革”主编论坛、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中外新闻传播思想史高峰论坛等多场高水平的学术研讨活动。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坚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思想伦理教育与业务素质教育相结合,形成了广受认可的办学理念,所培养的人才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2013年,南京大学与江苏省委宣传部签订了共建新闻传播学院的协议,以建设一流新闻传播学院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整合资源,拓展视野,加强国际交流,提升新闻传播学科的综合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培养优秀的新闻与传媒工作者及学术人才,力争成为国内领先、富有国际影响的新闻传播学院。

二、招生信息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1个: 1204Z2 大众传播与媒介管理

研究方向:01 传播与政治02 新媒体传播03 传播与社会04 广告文化与管理05 新闻传播理论06 媒介经济与管理07 传播学史08 传播理论09 传播与公共政策10 大众传播法 11 影视与文化12 大众传播与社会治理13 网络传播与新媒体研究14 传播与中国社会变迁研究15 文化产业与创意管理16 新闻传播理论17 媒介经济与管理18 传播与社会

考试科目:①1107 “申请-考核”英语②2203 “申请-考核”专业课一③3323 “申请-考核”专业课二

三、报考条件

2019年参加申请考核的考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www.qidaokaoyan.com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国家承认学历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六年以上(含六年,于2013年9月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持境外学历或学位证书者,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已获学士学位(但未获硕士学位)并在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的人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按照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1)在报考学科或相近研究领域国内外核心刊物上至少公开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有专著出版(含独著或合著);

(2)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或专业奖励。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5.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附件:南京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信,下载地址:http://grawww.nju.edu.cn/943/list.htm)。

6.现役军人考生须符合军队有关报考规定。

7.硕博连读类考生除满足上述第1、2、4、5条规定之外,还必须通过中期考核,且具备品学兼优、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出类拔萃的本校在读优秀硕士生(具体条件请咨询研究生院相关培养部门)。

8.直接攻博类考生除满足上述第1、2、4、5条规定之外,还须是获得毕业院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9.报考我校“045100 教育”专业学位博士的考生,除满足上述第1、2、3、4、5条规定之外, 还须符合教育研究院对申请者提出的学位、工作年限、工作领域等方面的要求。

10.我校承担的教育部专项计划如“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援疆博士师资计划”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等招生计划及专业,以教育部下达的最终计划为准。各类专项计划报考条件须符合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

报考者应确认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将取消报考资格,且录取者也将被取消录取资格,相关后果由报考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