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流域概况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5 16:31: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 流域概况

塔里木河流域是环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开都河~孔雀河、迪那河、渭干河与库车河、克里雅河和车尔臣河等九大水系144条河流的总称,流域总面积102万km2(国内流域面积99.6万km2),其中山地占47%,平原区占20%,沙漠面积占33%。流域内有五个地(州)的42个县(市)和生产建设兵团4个师的55个团场。1998年,流域总人口825.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流域总人口的85%,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流域内现有耕地2044万亩,国内生产总值350亿元,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398.3亿m3(国外入境水量63亿m3),主要以冰川融雪补给为主,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为30.7亿m3,流域水资源总量为429亿m3。

塔里木河干流全长1321km,自身不产流,历史上塔里木河流域的九大水系均有水汇入塔里木河干流。由于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等影响,20世纪40年代以前,车尔臣河、克里雅河、迪那河相继与干流失去地表水联系,40年代以后喀什噶尔河、开都河--孔雀河、渭干河也逐渐脱离干流。目前与塔里木河干流有地表水联系的只有和田河、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三条源流,孔雀河通过扬水站从博斯腾湖抽水经库塔干渠向塔里木河下游灌区输水,形成“四源一干”的格局。“四源一干”流域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24.5%,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占流域年径流总量的58.9%,对塔里木河今后的发展与演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规划研究的范围为“四源一干”。

- 1 -

1.1 自然地理

1.1.1 地貌特征

流域北倚天山,西临帕米尔高原,南凭昆仑山、阿尔金山,三面高山耸立,地势西高东低。来自昆仑山、天山的河流搬运大量泥沙,堆积在山麓和平原区,形成广阔的冲、洪积平原及三角洲平原,以塔里木河干流最大。根据其成因、物质组成,山区以下分为如下地貌带:

山麓砾漠带:为河流出山口形成的冲洪积扇,主要为卵砾质沉积物,在昆仑山北麓分布高度2000~1000m,宽30~40km;天山南麓高度1300~1000m,宽10~15km。地下水位较深,地面干燥,植被稀疏。

冲洪积平原绿洲带:位于山麓砾漠带与沙漠之间,由冲洪积扇下部及扇缘溢出带、河流中、下游及三角洲组成。因受水源的制约,绿洲呈不连续分布。昆仑山北麓分布在1500~2000m,宽5~120km不等;天山南麓分布在1200~920m,宽度较大;坡降平缓,水源充足,引水便利,是流域的农牧业分布区。

塔克拉玛干沙漠区:以流动沙丘为主,沙丘高大,形态复杂,主要有沙垄、新月型沙丘链、金字塔沙山等。 1.1.2 气候特征

塔里木河流域远离海洋,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腹地,四周高山环绕,东南部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形成了干旱环境中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四季气候悬殊,温差大,多风沙、浮尘天气,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等。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年平均日较差14℃~16℃,年最大日较差一般在25℃以上。年平均气温除高寒山区外多在3.3℃~

- 2 -

12℃之间。夏热冬寒是大陆性气候的显著特征,夏季7月平均气温为20℃~30℃,冬季1月平均气温为-10℃~-20℃。

冲洪积平原及塔里木盆地≥10℃积温,多在4000℃以上,持续180~200天,在山区,≥10℃积温少于2000℃;一般纬度北移一度,≥10℃积温约减少100℃,持续天数缩短4天。按热量划分,塔里木河流域属于干旱暖温带。年日照时数在2550~3500小时左右,平均年太阳总幅射量为1740kw·h/m2·a,无霜期190~220天。

在远离海洋和高山环列的综合影响下,全流域降水稀少,降水量地区分布差异很大。广大平原一般无降水径流发生,盆地中部存在大面积荒漠无流区。降水量的地区分布,总的趋势是北部多于南部,西部多于东部;山地多于平原;山地一般为200~500mm,盆地边缘50~80mm,东南缘20~30mm,盆地中心约10mm左右。全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16.8mm,受水汽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四源一干”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236.7 mm,是降水量较多的区域。而蒸发能力很强,一般山区为800~1200mm,平原盆地1600~2200mm(以折算E-601型蒸发器的蒸发量计算)。干旱指数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一般高寒山区小,在2~5之间,戈壁平原大,达20以上,绿洲平原次之,在5~20之间。自北向南、自西向东有增大的趋势。 1.1.3 河流水系

“四源一干”的流域面积为25.03万km2,其中国内面积22.85万km2,国外面积2.18万km2,主要情况见表1-1。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