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8:53: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项目资金是财政预算资金中除年初预算中用于人员工资和个人补助以及

机关正常运转经费以外的其他所有财政支出。按资金来源可分为本级财力

安排的项目资金、上级财政补助安排的项目资金。本级财力安排的项目资

金分年初预算安排的项目资金和年度执行中财力超收追加预算安排的项

目资金;上级财力安排的项目资金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审批安排资

金。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制度不完善、地方财政困难等原因,不同程度地

存在项目管理管理混乱、支出效益低下等问题,影响了国家对各项事业发

展的投入效益。如何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充分发挥支出效益,是财政部门和财政工作者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项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与执行相脱节,预算约束力弱化

近年来,各地财政预算普遍推行部门预算和细化预算的编制方法,基

本上实行的是“人员经费按标准,经费按定额,项目经费按实际”。但对于项目资金如何按实际,却没有明确的规定,使项目资金的预算编制缺乏科

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同时,因地方财政困难,预算编制与执行相脱节的

现象时有发生,使预算约束力弱化,专项事业资金供给不足,影响项目建设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实现。以项城市为例,2003年以来,因骨干税源莲花集团出现经营困难,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大幅下降,财政收入连年下滑,项城经济进入调整期。2004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17458万元,地方财政支出44645万元,收支差额相当大,财政自给率仅为39.1%。在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无法按支出需求细化部门预算,保工资和机关正常

运转成为年初编制预算的首要因素。这一部分可以明确地列入部门支出预算,

而其他项目内容只能从预留的部分资金中经严格筛选、层层审批方能支

出,且很多项目需通过另批告,经法定程序调整预算才能解决,从而导致

预致编制与执行出现偏差,影响了预算的约束力。为一保工资、保稳定,

我市实行了会审会签和集体研究制,项目支出分轻重缓急,实行排队法,在确保:

资正常发放和全市稳定支出情况下,再安排新的建设项目。

(二)配套资金不到位,项目建设不能如期完成

上级部门下达的项目资金,大多都要求地方配套,一些项目要求的配

套资金数额相当大,个别习目甚至达到总投资的

50%以上。在没有配套

资金上级部门就不予立项的情况下,地方为了争取项目,就不切实际地同

意配套,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承诺的配套资金大大超过了地方的承受能

力。而在项目概算上地方配套资金已计入了投资总额,项目的设计也包括

了地方配套资金部分。工程实施后,因配套资金不能到位,工程建设打折扣,建设任务不能全面完成,形成“半拉子”工程,严重影响了整个项目的投资效益。

(三)擅自调整项目或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现象时有发

一是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得不扎实,基础工作不细,资金下达后由于客

观条件的限制,批准的申报项目无法实施,或者实施后资金缺口过大,不

能完成工程内容;二是地方财政困难,一些突发性的支出发生后,政府给

职能部门压任务,因地方财政在年初预算时没有安排资金,职能部门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