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投成为青海光电发展最大赢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20:04: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电投成为青海光电发展最大赢家

根据中国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青海格尔木市被批准建设为太阳能发电基地。格尔木所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则计划打造更大的太阳能发电基 地,2015年形成7.5GW装机规模,到2020年计划达到20GW规模。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在锡铁山计划投资100MW光伏项目,一期10MW 电站已经在年初建成并网,二期30MW项目也正在缓慢运作。而今年五月份的一个并没有明文发布的消息让原本按部就班推进的项目加速了,在并非所有项目都获 得核准的情况下,中广核太阳能计划在9月30日前将余下的二期、三期总计90MW项目全部建成并网。 隐蔽的消息

青海省格尔木郊区的一大片空地上,可以看到处处插满了标志牌,将大片的土地划分开来,每块土地都已经有了“主人”。走在这片土地上,会不时有村民凑过来说,装一块组件五块钱。与此同时,身边驶过一辆辆土方车,满载着沙石开向远方。看不到路的地方,是一片山,最高的山顶部还有积雪。

从荒凉到热闹,源于2011年5月开始流传在行业内为数不多企业的一条消息:青海地方政府许诺,向今年9月30日前并网的光伏电站提供1.15元/千瓦时的上网电价补贴。“青海930项目”之名即由此而来。最初,这个消息还在小范围流传,甚至一些业内人士还对此表示质疑。

经过PV-Tech每日光伏新闻记者调查,青海省发改委相关部门在2011年5月9日召开会议,向与会者转达了为推进落实签约项目而提供1.15元/千瓦时电价的信息。此次会议的与会者主要来自已经与青海政府签署项目投资协议并拿到项目路条的企业,以及在青海有相关光伏产业投资的企业。此次会议的规模并不大,参与企业不足二十家。一家来自中部地区的全产业链光伏企业的国内销售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就在5月10日,他便从参会的合作伙伴那里得到这个消息,并迅速组建针对青海项目的销售团队进行前期商务运作。

据了解,青海地方政府本来不想让参会企业以外的机构分羹1.15元/千瓦时的电价,但是消息最终在5月底前广泛传播出去了,并且不少企业特意向青海政府询问1.15电价的信息。而事实证明,消息出来前没有获得青海项目路条的机构,大部分也在此后被挡在了门外。 某国企负责人在接受PV-Tech采访时,不愿意谈及最初得知消息的来源,特意提及是从电力报、能源报上的相关采访了解到的信息。

既然消息都变得隐蔽起来,要获得能拿到相关项目开发权的难度就可想而知。

“盛宴”入场券

从目前统计的项目数据来看,此次在青海有项目运作的企业基本都参加了5月9日青海省发改委组织的内部会议。如何能被邀请参加此次会议?一位知情人表示,能够参会的都是此前在青海拿到项目路条或者在当地有投资的企业。

从时间上看,最早在青海签署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协议的是青海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家本地企业签署了柴达木盆地GW级光伏电站投资协议,时间为2008年12月27日。2009年5月,国电集团子公司龙源电力集团与格尔木市政府签署投资40亿建设200MW光伏电站的协议。在龙源(北京)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的员工看来,这便是能参加5月初关键会议的“入场券”了。为了巩固与当地政府的关系,龙源电力集团在今年6月份又与格尔木政府等相关机构签署了“龙源格尔木百MW光伏发电示范电站”的投资协议,并且这个项目还申请了国家863计划“大型光伏(并网、微网)系统设计集成技术研究示范及装备研制”项目。 与龙源电力同期跟格尔木市政府接触的企业还有国投华靖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三安集团和福建钧石。这几家企业陆续与当地政府签署了投资协议。随后,几乎所有涉足光伏业务的大型

国企及部分民企纷纷来到青海跑马圈地。

手笔最大的当属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尚德电力选择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乌兰县,与当地政府签署了5GW光伏电站投资协议。当时尚德电力计划将该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项目一期规划500MW。而时至今日,这个项目没有任何进展,仍停留在纸面。

2010年9月,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格尔木地区签署的500MW光伏电站投资协议,当年青海玉树发生了大地震,这笔投资随后被当作浙江省支援青海海西州的重点项目。这座500MW的电站计划在2015年全部完工。

中国科技光伏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光电)早在2009年4月10日与海西州政府签署1GW光伏电站投资协议,其中一期项目规划30MW。中科光电随即成立了青海百科光电有限公司负责项目实施。虽然百科光电于2009年10月宣布一期项目在海西州首府德令哈市开工,但直到一年后百科光电才得到一期10MW项目的环评报告批复。

PV-Tech记者经过统计得出,在今年5月份之前,青海省已有超过10GW的光伏电站投资项目签约,而青海政府给出的数据表明,截至今年5月底,青海省已经实现并网的电站只有30MW。青海曾出台《柴达木盆地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光伏发电规划》,计划建设38个大型光伏电站,在2000平方公里土地上形成20GW的发电规模。而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显然无法完成任务。

而优厚的电价是推动项目进展的最好方式。

2011年6月,国内一线品牌的组件和逆变器供应商便开始扎堆青海,为接下来数百MW的光伏发电项目招标而准备。设备供应商目标很明确:拿到订单;而项目开发商虽然得到了口头承诺,但依然困惑重重: 1.15的电价能拿多少年? 电价迷雾

困惑不是没有道理的。2009年江苏省出台了地方上网电价,但当时并未指明补贴期限。即使出台了2.15元/千瓦时的“高电价”,也只有三个项目在当年申请并拿到补贴,就在保利协鑫徐州20MW电站并网时业主单位也并不清楚这项补贴能执行10年还是20年,当时在保利协鑫看来,这个电价只要能执行10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后来江苏的并网电价确定执行15年)。有顾虑的企业表示,不管补贴时限长短,江苏和山东的地方上网电价均有文件作为保障,而此次青海出台的1.15元/千瓦时电价补贴目前还没有人能看到政府出台的明文规定。 按照青海省发改委相关人士的说法,这些电站项目将首先申请得到国家提供的上网电价,然后青海政府再补足至1.15元/千瓦时的电价。由于一些项目尚未获得审批,因此能否获得国家层面的补贴还不得而知,对于这些项目青海政府相关人士并未给出明确的答复。 关于1.15元的电价,众说纷纭。或许过去两年的大型光伏电站建设历史可以提供一些线索。翻看2009年和2010年的特许权招标文件,其中一条信息引人注目。文件在提及项目财务评估时指出,电价分为两部分,第一段电价为电站发电等效满负荷25000小时(按10MW容量计算)内的上网电价,第二段电价为电站等效满负荷25000小时(按10MW容量计算)后至特许权结束的上网电价——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再核定。也就是说,特许权项目的中标电价只能用于补贴25000小时的满负荷运载所产生的电力。在早期的风电特许权招标中,也是采用这种补贴模式。

但此次出台的政策与特许权招标还是有本质的区别。2009年敦煌特许权项目招标结束后,未中标的企业纷纷在宁夏开发10MW级别的光伏电站。2010年4月初,国家发改委宣布,核准四个10MW电站的临时上网电价为1.15元/千瓦时。这四个项目分别为宁夏发电集团太阳山项目、中节能太阳山项目、华电宁夏宁东项目、中节能石嘴山一期项目。有人士表示,之所以为临时电价,是因为政府还没有想出最终的电价执行方案,未来这四座电站将并入统一的方案执行。

有业内资深人士向PV-Tech表示,此次青海政府出台的政策完全是在模仿宁夏此前的动作,

因此最终即使明文出台,也有可能会将该电价定义为临时电价。中环光伏系统有限公司总裁顾华敏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随着传统电力价格的上涨,未来十年后1.15元的上网电价就会显得过高,到时峰值电价就可以为这些项目带来盈利。

青海发改委方面对外是这样解释1.15元上网电价的构成:项目业主单位将首先向国家发改委申请上网电价,无论这个价格高低,青海都将补足至1.15元。据悉,青海政府已经做好准备迎接大规模光伏电站的并网,如果太多,就将停掉部分风电的项目审批,如果还不够,就再牺牲部分水电并网,原则上是有多少光伏装机就并入多少。

目前并网光伏电站能获得多少国家层面的电价呢?部分企业表示不会超过1块。在2009年中国第一轮敦煌10MW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中,最终中标的电价为1.09元/千瓦时;当时的组件价格大约为12元/瓦。2010年第二轮280MW特许权项目招标中,中标项目中最低的电价为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河上游水电)为青海共和30MW项目开出的0.7288元/千瓦时,最高电价为中电投新疆能源有限公司为新疆和田20MW项目开出的0.9907元/千瓦时。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家将不会为独自开发的电站提供比特许权招标项目高的电价,至少不会高出太多。

2010年280MW特许权项目中标的均价为0.847元左右。如果以此为国家发改委可能向青海数百MW项目提供的电价标杆,那么青海地方政府为每度电的补贴不会超过0.3元。 青海已建成并网的电站分别为龙源格尔木一期20MW项目和中广核锡铁山电站一期10MW项目。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庆浩向PV-Tech表示,已经并网的10MW项目所递交的电价申请还没有获得批复。同样,龙源电力也向PV-Tech表示,也尚未收到电价批复,他们所申请的电价大约为一块钱每千瓦时。以上两家公司都试图让已建成并网的项目获得此次青海的1.15元电价。

一位接近国家能源局的人士向PV-Tech记者透露,其实国家能源局在今年五月份已经讨论过整个西部地区的1.15元电价补贴,计划前25000小时提供相应补贴,之后将提供脱硫火电价格;其实青海此次提供的1.15元电价得到了国家能源局许可,西藏的多个项目也将默许提供同等水平的电价补贴。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也就意味着青海正在建设的项目可能直接从国家发改委获得1.15元的电价,青海将不用再补贴过多额外资金。上述人士还强调,青海这次推出的电价打乱了国家第三批特许权500MW招标项目的原有计划,有可能推迟到今年第四季度,并加快了国家推出上网电价政策的进度。

“盛宴”分羹

即使1.15的电价仍有诸多谜团,也阻挡不了开发商的热情。除了中广核将三期60MW加速运作外,黄河上游水电开发责任有限公司也在加速——这家母公司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的企业成为了此次青海930项目最大的“玩家”,两处总计250MW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 紧急之下,“餐桌”已经变得非常拥挤。一位在当地考察过的人士向记者表示,沿着一条马路走,就可以看到很多电站的项目工地,各家项目的分界线不明朗,有些是刚划开的,边界还没有建,可能两家都搞不清分界线在哪儿。

其实已经有多家企业“将盛宴吃到嘴里”了。截至发稿前,已经有中广核锡铁山一期10MW项目、国投华靖格尔木一期20MW项目、龙源电力格尔木一期20MW项目、百科光电一期2MW项目、神光新能源0.9MW高倍聚光光伏发电项目等总计45MW项目建成并网。 黄河上游水电希望吃的最多。这家公司在西部有广泛的关系,除了中国五大电力公司之一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拥有其87.1%的股份外,青海省投资集团公司、陕西省投资集团公司、甘肃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宁夏电力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分别持有其4%、3.9%、9%和1.1%的股份。这种关系间接影响了黄河上游水电在2010年280MW特许权招标中的结果,获得青海共和30MW和青海河南20MW两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