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城际铁路武清沉降区差异沉降病害的整治-2019年精选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3:53: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京津城际铁路武清沉降区差异沉降病害的整治

1 引言

京津城际铁路武清沉降区位于K83+007~K86+800,全长3.8km。特别是翠亨路中桥(中心里程K84+702, 16M-20M-16M,连续刚构)前、后存在较大的差异沉降。武清6#、8#道岔(桥头与岔尾间距离约为50m)与翠亨路中桥存在较大差异沉降,增加了列车通过道岔时的不舒适性,在该处便携式添乘仪频繁出现“Ⅲ级垂加病害”及综合检测车 “长波不平顺病害”。 2 技术方案制定

使用最新的推检数据,按照“区段同一调整原则”制定整修方案,结合以前的调整情况确定每个承轨台的累计调高量,按照福斯罗扣件的调整表确定每个承轨台塑料调高垫板(AP20)、钢制调高垫板、胶垫的调高组合方式,以此作为最终的技术方案。在工务专业扣件调整的基础上,会同供电专业、电务专业人员共同研究、确认三专业结合部设备的整治技术方案。 3 劳动力组织

此次上行K84+160~K84+691高程扣件调整为京津城际开通至今的最长调整范围及最大调整量(在该区段内分成2段:K84+160~K84+367、K84+416~K84+691,每段都在200m以上,累计最大调整量已达到26mm)。结合维修部的实际情况,此次实施专业作业:工务专业、信号专业、供电专业在同一个施工点

内分别完成上行K84+160~K84+691相关设备的调整。 4 施工前准备工作

为确保施工质量,保证在施工点内完成作业,在施工点前维修部及各单位完成3项准备工作、1项培训、1项调查、1项预调整:

(1)调整料准备 (2)工机具准备

各作业小组在施工点前准备好作业所需的工机具,并确保各工机具运行状态良好。各作业小组需配备工机具如下表所示。 (3)精调前标记准备 (4)作业人员培训

施工前维修部负责完成了对工务作业单位主要人员的培训,具体就实施方案、扣件组合方式、技术标准进行了培训并在当日天窗点内到武清沉降区对调整地段进行实地考察。 (5)工作量调查 (6)接触网预调整 5 施工当日作业项目及流程 (1)点前工作 ①人员、工机具料到位

22:00前所有作业人员到达武清站;22:00前整修所用的料及工机具运输至武清站。每块大板的调高垫板用料维修部以组按照板号从大到小进行码放(当装袋较多时,可多行进行码放)。

②施工预备会议

每日22:30各负责人召开点前施工预备会议。 ③工机具、料运输

22:30各组作业人员从维修部认领本组作业所需的调高垫片,并将所需工机具、调高垫片等运往上行侧站台,运输完毕所有人员到候车室等待施工命令号。 (2)施工点内作业流程(工务) ①散放料

23:30各组接到上线命令后各组将本组所的工机具、材料运往作业点,散料人员将材料按照标记情况发散至每个承轨台。用时45分钟。 ②基准股精调

内燃扳手操作人员松开本组内扣件(连续松开不得超过15个),扣件松开完毕后,压机操作人员利用压机抬钢轨(钢轨抬高量不超过34mm),后续人员按照对应的承轨台进行更换扣件,完毕后按照带班人知识上紧更换完毕的扣件螺栓。以上步骤重复至本组内基准股精调完毕。用时:70分钟。 ③对股精调

作业程序同于基准股,该股要控制轨距、轨距递减率、水平、水平递减率。用时:80分钟。 ④手工回检及微调

利用道尺、弦线对本组内精调后每个承轨台的轨距、水平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