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对联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9 17:50: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走进对联》教学设计

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

《走进对联》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博采众长,容艺术性、观赏性、文学性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是艺术百花园的一朵奇葩。让学生在课本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性学习,了解对联的特点,进而尝试简单的对对联,从而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

(2)感知对联的形式美、语言美、声律美。

2、能力目标: (1)学习欣赏对联。 (2)尝试对对联。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和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重点:

感知对联的形式美,感受对联的内涵美。 教学难点:

学习欣赏对联,尝试对对联。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常见的对联,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历史,也有着灿烂辉煌的古典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以其形式之美和意趣之美,独领风骚、万古流芳,对联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博采众长,融艺术性、观赏性、文学性于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是艺术百花园中一朵俏丽的奇葩。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去感受它的奇妙与精华。 二、了解对联知识: 1、什么是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 2、对联的特点:

(1)字数相等,位置相同 (2)词性相当,意境相关 (3)内容相关,结构一致

(4)仄起平收,音调和谐 3、对联的起源: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后来,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写照。到了明代,人们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三、深入走进对联: 1、名联举隅: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湖南洞庭湖) (2)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 (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山东蒲松龄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