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8 10:25: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研究》子课题——
《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研 究 报 告
课题组成员:詹海鸿 朱佳伶 王立坚 陈敏 金冉 傅蓉
以校为本,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实现以校为本,就必须树立校本研究思想,建立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形式,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校本教研”是一种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实践证明它能够较好地做到教师培训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对于解决教师教学实际问题有较大的帮助。本课题立足于主课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目标,寻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新课改实施已经多年,我校的教师中还是存在这样的现象:传统教育的“满堂灌”、题海战术、轻过程重结果的思维方式等等,严重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未落到实处。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首先要求教师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及时转换角色,不断形成新的技能。而观念的更新、角色的重置以及工作方式的转变与专业技能的促进,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 锻炼才能形成。
为了增强教师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专业发展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迫切要求我们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新型校本教研模式,培养一支富有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优质师资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概念的界定
校本教研,是新课改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校本:以校为本,或学校本位。学校是教育发生的地方,是教育改革的基点。若要使教育改革成为可持续的事业,那么从教育体制内(尤其是学校)激起改革的动机是十分必要的,而以校为本发展就是此内在机制之一。在以校为本的运作中,不仅强调专业的重要性,更是教育决定权下放的必然反映。
研究:学校和教师为了学校的发展和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展开的一系列实践性研究,主要以教学案例研究为主。在此所指涉的研究不同于理论的研究,也不同于所谓的行动研究,而是涵盖所有为了学校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研究活动。
三、理论依据
1.“教师即研究者”理论:英国课程理论专家斯滕豪斯认为,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能够改进教育,或如何能够满足课程规划。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1996年国际教育大会第45届会议的建议中指出,“在一个变化迅速的世界中,在职培训已成为从事所有活动和专业至关重要的工作。因此,教师不仅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应培养其学生在整个生活过程中创造知识所需的态度和技能”。
2.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研究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教师研究演化成直指学校问题,将学校实践活动与研究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大力倡导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校本教研。斯皮克“校本教师发展理论”提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师素质提高的重心应定位在学校本位的发展、教师职业本位的发展上。
3.“校本教研”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基于学校”,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类研究、所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二是为了学校,意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三是在学校中,即教师要置身教育教学之中,参与学校发展与改革问题的研究,围绕学校自身问题所形成的各种解决方案要由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探讨、分析,由学校中人来解决。(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郑金洲)
四、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的目标
通过科学的校本教研管理,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领教师关注自身成长,促进专业化发展;用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武装教师,突出校本教研工作的时代性、创造性、实效性,促使全校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知识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 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素质的共同提高,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观念新颖、业务精湛,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面向未来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群体。
2.研究的内容
(1)探索能促进教师成长的制定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
(2)探索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 (3)开发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校本培训资源研究; 五、主要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改进和总结教师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滚动式推进研究过程。
2、文献资料法,充分查阅资料,借助各种相关的理论和经验,指导课题研究。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教师各方面发展的研究和跟踪调查,从个别提升到一般,以个别指导一般。
4、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的积累,按照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回顾
1、建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2012年6月) (1)健全学习交流制度,学习有关文献资料。 (2)制定子课题工作计划。
2、课题实施阶段(2012年6月—2013年5月) (1)定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2)研讨经常化,解决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3)修改并完善研究方案,调整工作计划。 4、结题总结阶段(2013年5月)
(1)对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文字资料。 (2)成果上报总课题组 七、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经过近一年的研究,我们摸索出了“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的基本模式: (一)为促进教师成长,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1、组织机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搞好搞不好,关键看领导”。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领导机制是建立校本教研制度能否规范实施的首要保证。我们认为学校应建立以下这几方面的制度:
(1)建立学校行政是校本培训负责人的制度。学校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基地,所以校长是学校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管理。校本培训由教导处或教研室具体负责实施,教导处或教研室主任负责校本培训日常管理工作。
校长要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确保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所必须的经费投入;要整合教导处或教研室和教研组的力量,使之具备促进和指导校本教研顺利开展的职能,形成教学、教研一体化的格局;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制定教学研究成果的奖励方案;要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2)建立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学校教导处或教研室和学科组是校本教研工作的具体责任部门,学校要制订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教研的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效果、评价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并由教导处或教研室具体落实、检查,以保证教研效果。 (3)建立教研组管理制度。明确教研组长的地位和职责、制订详细的工作任务要求,建立一种促进学校、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加强集体研究,促进学校、教师之间及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使学校、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加强学校、教师、学科之间的沟通或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校、学科本位的倾向。
2、规范教学研究制度。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是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从而使以校为本的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制度、备课制度、上课制度、教学反思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学生辅导制度、学生学习评价与考试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等。
(1)理论学习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建设目的就是要营造一种氛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不断学习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必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为反思提供理论基础。理论的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的保证,理论学习要有计划、有形式、有时间保证、有检查落实和效果。
(2)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制度。校本教研强调“教学即研究”,我们必须建立一种与之相配套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促使教师把日常教学和教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其研究能力。建立的教学管理新机制,要有助于教师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发,要赋予教师自主权。对备、讲、批、辅等教学常规的修订,要降低管理的刚性,增强管理的弹性和开放性,取消一切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条文,增进新理念、新内容,使教师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研究的过程,专业提高的过程。
(3)教学反思制度。只有善于对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经常反思质疑的教师才能得到较快发展。所以,我们要建立反思制度,促使教师反思制度化、经常化。在学习教育理论及他人经验后,要写出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上课之余,要写教后感反思课堂教学得失;考试结束,也要进行总结、分析成功与不足等等。要引导教师开展既能提高教师理性认识又能改进实践的反思研究,如课例研究、教学案例或教学故事、做教学情况调查等,寻找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同时也为下一步确立校本课题做准备。
3、校本教研与区域联动校本教研的交流制度。为了使同伴互助得到落实,学校建立相应的制度积极为不同层次的教师牵线搭桥,为教师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平台。这方面的制度主要应有集体研究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帮带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示范课、公开课展示制度、教学经验交流制度等。实现教研资源共享,达到深层次的同伴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