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国情应注重民族危机感还是自豪感的一、二、四辩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2 22:52: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正方一辩稿 一

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大家下午好!) 首先让我来给大家明确几个概念: 所谓国情教育是基于国家现状,在全面认知国情的基础上,让国民能够知国、爱国、报效国家的一种教育。民族危机感是指人们对本民族存在的问题、不足甚至缺陷感到担心和忧虑。民族自豪感则是指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现实状况、未来走向表示高度认同、充满信心,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今天我们探讨的辩题是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还是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危机感。二者都是爱国的体现,我方认为更注重三字体现的是一种迫切性,所以我方认为国情教育在两者不可偏废的情况下,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当今中国的民族自豪感严重缺失。我国国民对重大成就的不关心与漠视是随处可见,我们都知道日本在争夺我国的钓鱼岛,也知道菲律宾在抢夺我国的南海黄岩岛,但我们有多少人知道中国的激光能力已经超越美国,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国的超级电脑“天河一号”排名全球第五呢?现在我们许多人只知道在网上发布一些消极的言论,宣泄着自己对中国的各种不满,觉得中国没救了,甚至想尽办法要搬到外国去。由此可见,我国国民的民族自豪感确实缺失严重。

第二民族自豪感是民资危机感的源泉。如今,有许多不良商贩只顾自己利益,不惜将各种污染物排放到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之中,造成了

水质的巨大污染。也许您会说,这是因为他们缺乏民族危机感不知道黄河被破坏后会带来严重后果。可是他们缺乏民族自豪感,根本就不爱国,黄河被破坏了,又不关他们的事,大不了他搬到外国去就好了。现实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不爱,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砍伐树木,因为不爱,所以可以毫无顾忌的丑化中国。没有了民族自豪感何来民族危机感呢?

第三民族自豪感是民族危机和问题的解决之道。我们知道,危机感有利于发现问题,但我们更需要民族自豪感去解决问题。也许我国现在的GDP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是什么让我们得到这么大的提升呢?是民族自豪感,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国家,所以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国的大炮加坦克,我们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可以超越美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所以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当今中国,国情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

谢谢主席,在座各位,晚上好!

如今的中国正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在此期间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就,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此时就需要国情教育来调整国民心态,使得人民更能知国、爱国,最终报效祖国。基于现状考虑,我方认为国情教育更应注重培养民族自豪感。 所谓国情教育,是指根据社会要求和按照国家发展的目的对受教育者实施关于国家基本情况的教育。而民族危机

感则是指基于国情现状,面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而产生的危机感受。当下的社会,媒体行业极其发达,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我们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及时的新闻和广泛的消息。这其中自然包括了国家和地方的喜忧。也许各方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方向不同、内容不同,但是甄别之后,我们依然可以得到可靠的信息。如此一来,我们对于危机的感受更加直接全面,进而产生的民族危机感,正可以达到知国的目的。 而反观民族自豪感,这种基于民族历史、现状和未来的自豪感受似乎很容易培养,但是,我们从当下国民的表现中却正可以察觉到个人内心真实的自豪感尚有不足。

首先,国家成就对民族自豪感无法起到推动作用。例举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神九升天。这本是一件足以令全国人民再次为国家自豪的事件,但事实情况是,各方的宣传已经到位,民众的关注程度却没有提高,甚至更多的人表现十分淡定,与自己毫无关系。这种事不关己的心态显然难以提升民族自豪感。

其次,面对国际事件时民族自尊心没有得到体现。当我们面临菲律宾对我国南海群岛造成威胁的时候,并没有多少真正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而只是简单的表达情绪,大家表现的或是激愤地大骂菲律宾的挑衅,抑或消沉地抱怨政府软弱的态度,此时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又体现在哪里呢?

从以上的种种现实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表面上所存在的自豪感,实际中却是脆弱渺小。当这种现象日益明显的时候,我们就更应该采取冷静的态度面对,以民族自豪感来支持我们的心灵,凝聚每个人的

爱国情怀和改变现状的力量。 我们为何不能为国家经济的发展而感到自豪?又为何不能为国家科技的振兴感到骄傲?抛开冷漠和自卑,保持爱国的热情,继续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才是我们应当肩负起的使命与责任!

正方二辩 一

首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所谓国情教育中注重的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就是告诉大众我们国家更多成就),您所谓的民族危机感的培养就是告诉大众我们国家面临的众多危机,是这样么?

很好,我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过一句话“教育的核心是培养自信”,国情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是否也承担着培养民族自信这一重要使命呢?(对方辩友,我只是想告诉您民族国情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民族自信心)

请问对方辩友您认为成就更容易配培养民族自信还是问题更容易培养民族自信呢?

显然是成就更容易培养民族自信心,当今中国我们的确面临着一些国内外的民族危机,可是,光有危机感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些危机,而要解决这些危机我们就必须要对民族的未来充满自信而这种自信正式建立在我们民族在自豪感的基础上的。

我再请问对方辩友,当今中国面临房价高涨,道德和环境方面的一些问题,如果我们没有民族自豪感的所带来的民族自信心,您认为我们可能战胜这些问题么?

显然是不能的,我们看到生活中正是由于许多人失去了民族自豪感与民自信心,当国家面临一些问题时,他们只知道发泄,不满却不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变成了所谓的愤青,您认为这样的是我们丧失民族自信心的国情教育是合适的么?

谢谢主席,从刚才的一轮盘问中,我们首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国情教育中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更注重于告诉我们的青少年,我们国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及灿烂的文化。而培养民族危机感则更侧重于告诉青少年我们的国家被侵略奴役的历史,以及我们国家现阶段所面临的重重危机。徐特立先生说过:“教育的核心应当是培养自信心。”而国情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正是培养我们对于国家的自信心。那么显然国家成就,也就是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教育更有利于我们培养对国家的自信心。如果在国情教育中注重于民族危机感的培养,很容易让人们失去战胜这些危机的信心与勇气,这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青少年而言,当我们在国情教育自豪感的培养中看到祖国发展的重大成就时,会油然而生对祖国未来命运强烈自信与期盼,会以更饱满的精神和斗志去为祖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自信能使人平添三分力量”这样的青年不是更有希望么?当旧中国面临帝国主义日本的入侵时,广大青少年正是怀抱着对祖国未来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烈自信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