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0:14: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李秀元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柱的体积》! 一、教材分析:

《圆柱的体积》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中的内容,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最后部分,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后继学习的前提。我所讲的《圆柱的体积》包括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这部分内容是通过课件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弄懂圆柱体的体积就是它的底面积乘以高。 二、教学目标和教材重点和难点

新课程要求,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因此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方面。 (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体验转化的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 (二)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由于圆柱体积计算是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因此我把圆柱体积公式的运用作为本节课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需要用转化的方法来考虑,推导过程要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我认为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学情

圆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学习圆柱的体积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圆面积的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圆柱的认识等知识,学生已有较强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思维形式也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发展,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具准备:

为了使这堂课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前我准备了 教学课件、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扫清学生认知上的思维障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运用以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直观演示法

我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演示,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

2.巧设疑问法

教师通过设疑,营造探究新知识的氛围,使学生在探究的心理下参与教学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

3.运用推理法

运用知识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进行推理,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二)说学法

在学法的选择上,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六、说教学程序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本课在教学思路上我比较注重学生学的过程。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对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 (二)新知探究,演示推理。

(三)课堂点兵,学以致用。 (四)总结全课,深化目标。 下面我就各个环节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