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8:07: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流过多少汗,流下多少泪,只为高考这一天;付出多少时间,付出多少努力,只为高考这一刻;高考这条路就算布满荆棘也要披荆而过,请相信天道酬勤,请相信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对自己充满信心,加油,祝高考成功顺利。考号: 邹平双语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年级地理试卷(普通班)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太阳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我们的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它处地一个独天得厚的位置上。据此完成1-2小题。

1.上述材料中讲到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 ( ) :名姓 :级班 :区学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2.这里的“得天独厚的位置”是指 ( )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C.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D.大气层的存在

3.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黑子出现在色球层 B.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为21年 C.太阳活动强烈会产生磁暴、极光、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等 D.目前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太阳活动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2013年11月18日13时28分,“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据此回答4~6题。 4.美国发射“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时,北京正值( )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晚上 5.火星属于类地行星,主要表现在火星与地球( )

A.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 B.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 C.绕日公转的轨道面相近 D.距日远近、体积、质量等特征相似 6.与火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汽 B.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据报道,目前太阳活动的频次、强度都在急剧增加,已进入太阳活动极为活跃的时期,且这样的状态还可能持续1至2年。据此回答7、8题。 7.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 )

A.黑子、耀斑 B. 太阳风、黑子C. 高能带电粒子、耀斑 D.太阳辐射、电磁

8.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 )

A.改变大气圈厚度 B.产生“磁暴”和“极光” C.诱发地震和潮汐 D.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

读图甲和图乙,D地此时是2008年12月21日的正午,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回答9~11题。

9.轮船出发的当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A>B>C>D B.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B>C>D C.此时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突出 D.此时C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10.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 ) A.2009年1月6日16时 B.2009年1月5日8时 C.2009年1月5日16时 D.2009年1月6日8时

11.读图乙,当地球公转处于远日点附近时,位于赤道上的点可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2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14题。 12.图中表示大气圈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3.图中丙圈层( )

A.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甲 丙

B.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系统 C.是一个规则但不连续的圈层 D.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14.岩石圈指图中( )

图2

A.戊层和软流层的合称 B.丁层和戊层的合称 C.戊层和己层的合称 D.己层和庚层的合称

图5是2013年5月15日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相比( ) A.甲地云量最少 B.乙地气温最高 C.丙地气压最高 D.丁地风速最大

16.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气旋影响 D.丁地晴朗,受低压影响

17.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甲——温带季风气候 B.乙——极地冰原气候 C.丙——温带海洋性气候 D.丁——地中海气候

读图8“太平洋海区洋流示意图”,回答19~22题。 18. 图中①~⑧洋流的流向,主要受信风带影响的有( ) A. ①⑤ B. ②⑥ C. ③⑦ D. ④⑧

19.关于中低纬海区洋流分布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

A.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寒流

B.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 C.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 D.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寒流 20.受洋流影响,甲地( )

A.草原广阔 B.森林密布 C.附近海域有著名渔场 D.气候常年寒冷干燥 21.乙国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其位于( ) A.季风气候区

B.大陆与海洋交界处

图8

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