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9讲生物技术实践选修Ⅰ专题跟踪训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43: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9讲生物技术实践选修Ⅰ专题跟踪训练

第19讲 生物技术实践(选修Ⅰ)

专题跟踪训练(十九)

一、单选题

1.(2018·北京市门头沟区二模)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泡菜制作的过程中,乳酸菌能在缺氧条件下产生乳酸

B.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可估测某作物新品种的细胞液浓度 C.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以减少误差 D.常取大蒜幼苗根尖做临时装片,用碱性染料染色可观察染色体

[解析] 泡菜发酵的实验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A正确;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让某作物新品种的成熟细胞分别浸泡在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分别镜检,待测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范围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的浓度范围之间,B正确;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以减少误差,C错误;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常取大蒜幼苗根尖做临时装片,用碱性染料将染色体染色,进而观察染色体,D正确。

[答案] C

2.(2018·北京卷)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解析] 本题考查高中几个主要实验的材料选择、试剂选择、操作步骤等。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葡萄汁液不能装满发酵装置,要留出1/3的空间,A错误;在DNA鉴定实验中,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B正确;用苏丹Ⅲ染液可以把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C正确;用龙胆紫染液能将细胞中的染色体染成深紫色,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能清晰地观察到,D正确,所以选A。

[答案] A

3.(2018·江苏省高考冲刺预测卷)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

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

1 / 8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9讲生物技术实践选修Ⅰ专题跟踪训练

C.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D.密封瓶口前瓶口不需要通过火焰灭菌

[解析] 加盐主要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豆腐腐败变质,A错误;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吸,豆腐不宜成块;若含水量过少,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毛霉的代谢也离不开水,B错误;加料酒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C正确;封瓶时,需要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这样可以防止杂菌污染,D错误,所以选C。

[答案] C

4.(2018·昆明市调研)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污染,使发酵失败( ) A.榨汁机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

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 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解析] 榨汁机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是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之一,A错误。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是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之一,B错误。先去除枝梗再冲洗葡萄,会使葡萄破损而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冲洗多次会使附着的酵母菌大量减少,C正确。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是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之一,D错误。

[答案] C

5.(2018·北京市通州区调研)在涂布平板操作时错误的是( ) A.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到烧红 B.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

C.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 s再用 D.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

[解析] 将蘸过酒精的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然后在酒精灯火焰旁冷却,A错误;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B正确;涂布器灭菌时,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 s再用,C正确;涂布时,涂布器可以不动,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D正确。

[答案] A

6.(2018·重庆模拟)在做分离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实验中,加入刚果红应该在( ) ①制备培养基时 ②梯度稀释时 ③倒平板时 ④涂布时 ⑤长出菌落时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④⑤

[解析] 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

2 / 8

2019年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第19讲生物技术实践选修Ⅰ专题跟踪训练

应;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综上所述,C项正确。

[答案] C

7.(2018·上海市虹口区二模)在分离和纯化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实验中,不合理的操作是( )

A.取土表3~5 cm以下土层的土壤 B.用无菌水稀释土壤样品 C.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用接种环进行划线接种

[解析] 土表3~5 cm以上的土壤比较干燥,自生固氮菌的数量较少,因此取土表3~5 cm以下土层的土壤,A正确;用无菌水稀释土壤样品,否则可能造成土壤被杂菌污染,B正确;自生固氮菌可以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中生存,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含有氮源,用其分离出的微生物既有自生固氮菌也有其他的杂菌,无法纯化自生固氮菌,C错误;接种自生固氮菌时可用接种环进行划线接种,也可用涂布器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D正确。

[答案] C

8.(2018·上海市青浦区二模)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用酒精消毒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方进行 C.只有在5区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解析] 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接种环的灭菌方法应是在火焰上灼烧,不用酒精消毒,A错误;接种时划线操作是在火焰周围进行,B错误;在5个区域中,只要有单个活细菌,通过培养即可获得所需菌落,C错误;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每次划线的菌种都来自上一次划线的末端,D正确,所以选D。

3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