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蓟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3:07: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蓟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杨昕红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第13期

摘要:针对目前蓟县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推广应用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监管体系、深化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农村污染防治示范工程等方面研究分析蓟县农村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蓟县;农村环境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保护农业资源和改善农村环境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深入研究蓟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对策与措施,对蓟县保护农村生态,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蓟县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生活污染严重,“脏、乱、差”现象普遍长期以来,蓟县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任意排放的问题未引起根本重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大部分没有得到处理,随意堆放在道路两旁、田边地头、水塘沟渠或直接排放到河渠等水体中,在一些农村呈现出“围村、塞河、堵门”之势。“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农村居民环境的真实写照。这些严重的污染现象,直接威胁着广大居民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

2.1 农村工矿污染凸显,家庭作坊式污染严重

近年来,蓟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工矿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环境污染问题,生产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设备简陋,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下,产生大量“三废”,导致各种污染物排放量过大。另外,蓟县农村规模化工业企业相对较少,大多是分散式的家庭作坊加工业。

2.2 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

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畜禽养殖业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这些污染物大多数得不到有效处理,仅少数作为农业生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机肥源利用,且大多数沿袭传统堆肥方式,畜禽粪便往往堆放于居所四周、村口等处,不仅污染环境,又影响村容村貌。

2.3 水污染日趋严重,部分农村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蓟县地表水近年来上游入境水量不断减少,本区域内每年从城市、农村、工矿、企业排出来的污水达到2000-3000万立方米,已使河流水体水质超过了地表水环境功能要求。目前部分农村饮用水污染也比较严重,一些农村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污染因素的影响,村镇饮用水水源地卫生设施差,水质不能稳定达标,居民饮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农村简易自来水厂,多数水处理工艺流程落后,设施简陋,输水配套网系统老化,二次污染的隐患也比较突出,生活给水水质难以得到保障。

2.4 农用化学品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近年来,蓟县化肥、农药、地膜等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大部分农村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大,农用化学品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造成了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大量及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土壤质量退化,部分地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农产品质量不安全因素增加,土壤中的氮、磷等元素通过地表径流或淋溶等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是河流等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 2.5 植被破坏,土地退化严重

近几年来,由于林业保护还处于起步阶段,森林火灾、人为任意砍伐、公路和铁路建设条件需要,蓟县农村的山林植被在不断的减少和被破坏。加上矿石的无规划开采以及采用落后的生产方式开采小煤矿、小金矿等逐年增多,不仅直接破坏了农村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而且引发山体塌陷、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和景观的严重破坏,并致使山体保水功能和水位下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矿石开采中剩下的尾矿、岩石等废弃物大量堆存,既造成了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污染,又占用了大量土地,造成土地的闲置和浪费,还使一座座青山千疮百孔,有碍观瞻。 2.6 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不高

某些村干部只重视抓经济,对农村环境保护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目标制定较软,治理措施不得力,个别村还认为农村环境要彻底治好不可能,干劲不足,单单等待上级政府资金补助。村民自身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低,缺乏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缺乏创造性。 3 对策与措施

面对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应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作贡献。

3.1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蓟县农村保护实际情况,抓紧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的规范、条例和制度等。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研究制定农村区域间、城乡间的生态补偿政策。

3.2 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按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积极推进县级监测站的常规监测能力建设。督促各级政府和重点企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必要应急设施,提高农村地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农村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按照《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加快县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机动性执法、现场取证、通信联络、信息处理、快速反应等配套执法能力。改善农村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和条件。加大农村基层环保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培训力度。

3.3 推广应用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

根据蓟县农村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现状,研究、开发和推广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结合各乡镇开展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一批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

3.4 深化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各乡镇要把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作为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不断深化生态示范创建工作。 3.5 推动农村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针对目前亟需解决的农村环境污染重点问题,优先实施五类农村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包括:①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治理示范工程;②村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示范工程;③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④农村工业小区污染防治示范工程;⑤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工程。

3.6 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来改善目前农村出现的生态环境被破坏、污染的问题。中央政府及各级政府有责任指导和帮助农民,增加他们受教育的机会,使农民懂得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让农民知道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并采取措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交给他们耕作的技术,让他们更科学合理的进行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