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原理考试复习重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20:13: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名词解释

1.植物保护学: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的回报,维护人类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一门既是基础理论,又具应用价值的科学。

2.有害生物:广义上讲,是指一切危害人类及其财产,环境的生物。从植物保护上讲,则是指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并能造成显著损失的生物,一般将其概括为病、虫、草、鼠。

3.生物灾害:指有害生物大量繁殖、蔓延或扩散,严重危害目标植物,给人类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现象。

4.前口式:口器着生于头部的前方,与身体的纵轴成钝角或几乎平行的头式,适用于捕食动物或其他昆虫。

5.下口式:口器着生于头部的下方,与身体的纵轴垂直的头式,适用于咀嚼植物性食料,是比较原始的头式类型。

6.纵脉与横脉:多数昆虫的翅面上有很多凸起或凹陷的线条,称为翅脉,对翅膜起着支架的作用。其中从翅基到边缘的翅脉称为纵脉,连接两纵脉之间的短脉称为横脉。

7.体外消化: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在刺吸汁液时,先将唾液注射到植物或动物的组织中,把构造复杂的养分分解成简单的成分,如把淀粉分解成单糖,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等,然后才能把营养吸入体内,这一过程称为体外消化。 8.孤雌生殖:也称单性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 9.多型现象:是指同一种昆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机能上表现为三种或更多种不同个体的现象。

10.翅的连锁器:为了保持前后翅行动一致而将昆虫的前后翅连为一体的特殊构造。

11.性二型现象:性二型是指在雌雄异体的有性生物中,反映身体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某些变量在两性之间常常出现固有的和明显的差别,使得人们能够以此为根据判断一个个体的性别现象。

12.世代:昆虫的卵或若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并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13.保护色:保护色是指动植物把体表的颜色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 二、填空

1.昆虫触角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柄节、梗节、鞭节 2.蜻蜓的触角为刚毛状,蜜蜂触角为膝状 3.螳螂前足属于捕捉足,蝗虫后足属于跳跃足 4.节肢动物门

5.上唇、下唇、上颚、下颚、舌 6.捻翅目雄虫的前翅类型均为平衡棒。 7.蚂蚁属于膜翅目;白蚁触角为念珠状。 8.昆虫迁移称为迁飞。

9.第一次产卵经历的时间,称为产卵前期;产卵结束,称为产卵期;到成虫死亡,称为产卵后期。

10.昆虫可分为:单食性,寡食性。

三、选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昆虫是唯一具翅的无脊椎动物 2.下述昆虫中,哪一类不具有多型现象:金龟子

3.下列关于昆虫体壁说法不正确的是:表皮层是由皮细胞层向外分泌而成的细胞性组织

4.蝉和蝗虫的头式分别属于:后口式、下口式 5.家蚕的孤雌生殖属于偶发性。

6.说法正确的是:刺吸式口器害虫进行防治。

7.昆虫的幼虫期是危害最严重的时期,说法错误的是:蛾类幼虫属于寡足型。 四、简答

1.简述植物保护学的研究内容

①有害生物的生物学②有害生物发生规律与灾害预测③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措施

2.简述昆虫纲的基本特征

①体躯由若干环节组成,集合成头胸腹三部分

②头部是取食和感觉的中心,具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 ③胸部是运动和支撑的中心,成虫具有三对足,一般还有两对翅 ④腹部是生殖与代谢的中心,包括生殖系统和内脏 ⑤具有变态发育的特点

3.会变态类昆虫的个体发育主要由哪几个阶段组成?其幼虫有哪些类型? (1)由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组成:①卵期:卵自产下后到孵出幼虫或若虫所经历的时间②幼虫期:幼虫或若虫从卵内孵出,发育到蛹或成虫之前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