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3血循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6:53: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3.空气栓子进入血循环的原因有

A.输血输液不当 B.胸部大静脉损伤 C.颈静脉损伤 D.下肢骨粉碎性骨折 E.潜水员由海底迅速上升至水面 24. 脂肪栓塞可见于 A.长骨粉碎性骨折 B.严重脂肪组织挫伤

C.血脂过高及严重糖尿病 D.头颈部手术 E.肺部创伤 25.梗死的原因和条件有

A.动脉阻塞 B.动脉持续痉挛 C.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 D.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的形成无影响 E.有效的侧支循环建立可防止梗死的发生 26.出血性梗死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是 A.严重淤血 B.双重血液循环 C.组织疏松 D.高度水肿 E.动脉血供应中断

27.室间隔缺损合并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并血栓形成可引起 A.脑栓塞 B.肺栓塞 C.肾栓塞 D.门静脉栓塞 E.脾动脉栓塞

28. 血管内膜损伤时容易发生血栓形成,其原因是 A.损伤的内皮释放二磷酸腺苷 B.损伤的内皮释放组织因子 C.裸露的胶原纤维吸附血小板 D.裸露的胶原激活血小板 E.裸露的胶原激活第Ⅻ因子 29.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引起 A.休克加重 B.多器官出血 C.微血栓形成 D.肾上腺皮质坏死 E.血栓脱落后引起多器官梗死 30.心肌梗死时

A.多为贫血性梗死 B.梗死灶呈地图形 C.梗死灶常发生液化

D.梗死灶周围可见充血出血带 E.常继发附壁血栓形成

31.关于出血,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A.破裂性出血只有出血量大时才会引起严重后果 B.漏出性出血不会引起严重后果 C.出血可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

D.局部软组织损伤时出血多为漏出性出血 E.血管壁受损但没有破裂可引起出血 32.下列那些血栓属于混合性血栓 A.心肌梗死处的附壁血栓 B.静脉血栓的体部 C.动脉血栓的体部 D.动脉瘤内层状血栓 E.微循环内血栓

33.下列那些水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淋巴细胞受阻 A.肝性水肿 B.心性水肿

11

C.肾性水肿

D.乳癌根治后上肢水肿 E.丝虫病时下肢水肿

34.关于白色血栓,下列那些描述是正确的 A.白色血栓主要由纤维素、血小板组成 B.白色血栓可见于风湿性心内膜炎时 C.白色血栓常含化脓菌,故肉眼呈白色

D.风湿心内膜炎时形成的白色血栓机化可造成瓣膜变形 E.延续性血栓的头部就是白色血栓

二、非选择题 (一)名词解释

1.充血 2.动脉性充血 3.淤血 4.槟榔肝 5.心衰细胞 6.血栓形成

7.栓塞 8.梗死 9.栓子 10.肺褐色硬变 11.出血 12.交叉性栓塞 13.逆行性栓塞 14.白色血栓

15.混合血栓 16.红色血栓 17.透明血栓 18.血栓机化 19.再通 20.静脉石 (二)填空题

1.充血根据其发生机制可分①_和②___两种类型。 2.静脉性充血的主要原因有①__、②__、③___。

3.组织器官长期淤血的后果是①_、②_、③__、④___。

4.肾、脾梗死的形态在切面上一般呈①,心肌梗死的形状呈②_,肠梗死呈③___肺梗死呈④___。

5.出血性梗死形成机制,除动脉阻塞外,还须具备三个条①__、②__、③__。 6.肺出血性梗死,多在①_____基础上合并肺动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所致。 7.血栓形成的条件为①____、②_____、③_____。 8.慢性肝淤血常见于①____,又称②__。

9.来自下肢静脉的血栓性栓子通常栓塞在①____。 10.出血按其发生机制可分两类①_、②。

11.皮肤粘膜小点状出血称①____;较大的斑片状出血称为②_______;全身密集弥漫性点状出血称③____;多量血液聚集在局部组织内称④_____;血液聚集于体腔内称为⑤

_____;呼吸道出血从口腔咳出称为⑥______;消化道出血经口呕出称为⑦_;经肛门排出称为⑧___;鼻出血称为⑨__;泌尿道出血随尿排出称为⑩__;子宫大出血称为○⒒__。 12.血栓的类型有①___、②___、③__、④__。 13.血栓的结局有①__、②____、③_。 14.造成栓塞的栓子种类很多,其中以 ①_______栓子最常见。

15.梗死的原因有①_____和②___。 (三)问答题

1.试述淤血发生的常见原因。

2.比较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的不同。

3.试述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凝固性坏死各自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4.简述栓子的种类及其运行途径。 5.比较贫血性和出血性梗死的异同。 6.简述血栓的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7.简述肾、脾、脑梗死的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8.破裂性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9.漏出性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10.问题与分析:

12

某男,40岁,因患肺结核病作肺叶切除术后,卧床休息。第8天早起床上厕所时突然发生头昏,右侧上、下肢无力,随后出现偏瘫及语言障碍。试分析:患者可能发生什么病变及其发生机理?

附答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D 2.D 3.A 4.B 5.C 6.B 7.E 8.D 9.A 10.E 11.E 12.D 13.A 14.C 15.A 16.C 17.A 18.D 19.E 20.C 21.B 22.C 23.C 24.A 25.E 26.D 27.C 28.E 29.B 30.A 31.D 32.B 33.C 34.B 35.C 36.E 37.E 38.D 39.E 40.C 41.B 42.A 43.E 44.B 45.C 46.A 47.D 48.E 49.C 50.D 51.C 52.E 53.D 54.A 55.C 56.A 57.D 58.D 59.E 60.C 61.D 62.E 63.C 64.E 65.B 66.D 67.D 68.E 69.D 70.E 71.B 72.(1)B(2)C(3)D 73.(1)E(2)C(3)D (三)B型题

1.C 2.B 3.A 4.D 5.E 6.A 7.D 8.B 9.C 10.C 11.E 12.A 13.A 14.B 15.C 16.E 17.B 18.A 19.D 20.B 21.C 22.E 23.C 24.A 25.B 26.A 27.B 28.E 29.D 30.B 31.A 32.E 33.C (四)X型题

1.ABD 2.ABCD 3.ABCDE 4.ABCE 5.ABCDE 6.ACDE 7.ABCE 8.BCD 9.CDE 10.ABD 11.ABCDE 12.ABCDE 13.ABCD 14.BCD 15.ABCE 16.ABCD 17.CDE 18.ABCE 19.CDE 20.ABCDE 21.ABCDE 22.ABCDE 23.ABC 24.ABC 25.ABCE 26.ABCE 27.ABCE 28.ABCDE 29.ABCD 30.ABDE 31.ABD 32.ABCD 33.DE 34.ABDE

二、非选择题 (一)名词解释

1.局部组织或器官血管内含血量增多称充血。

2.因动脉血液流入过多而致该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血量增多称动脉性充血。

3.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静脉及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含血量增多称淤血。

4.慢性肝淤血时,肝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包膜紧张,质地较质。切面可见肝小叶中央因淤血而呈深红色,小叶外周因脂肪变而呈灰黄色,相邻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和周围脂肪变区形成红黄相间的花纹状结构,似中药槟榔的切面,称槟榔肝。

5.左心衰竭引起慢性肺淤血时,肺泡腔内聚有水肿液,其中常有少量红细胞和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常将红细胞吞噬,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被分解为棕黄色颗粒状的含铁血黄素,这种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心力衰竭细胞。

6.活体心血管内血液的有形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血栓形成。 7.随循环血液流动的不溶性异常物质阻塞血管的过程。 8.器官或组织因血流迅速阻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称梗死。 9.阻塞血管的不溶性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10.长期肺淤血可引起肺间质的纤维组织增生,质地变硬,且由于含铁血黄素的沉积,肺颜色呈深褐色,称肺褐色硬变。

11.血液流出心、血管腔外称出血。血液流到体腔或组织间隙称为内出血,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

12.有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在伴有右心向左心的血液分流时,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可进入左心而栓塞于体循环的动脉分支,称为交叉性栓塞。

13.指较大静脉(下腔静脉)内的血栓,在胸、腹腔内压突然升高时,使其逆血流方向运行到较小静脉(股、肝、肾静脉)分支并造成栓塞,称为逆行性栓塞。

14.在心脏、动脉及静脉内,血栓的起始部一般是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素构成。肉眼观呈灰白色,质地较坚硬,与血管壁粘着牢固,称白色血栓。

15.是血栓的体部,主要由血小板小梁、纤维蛋白网、网内的大量红细胞及少量白细胞组成,于是形成了红白相间的层状波纹状混合血栓,又称层状血栓。

13

16.当血栓继续延长增大,以至完全阻塞血管腔时,则血流停止,血液迅速凝固,其成分主要为红细胞,色暗红,称为红色血栓。是血栓的尾部,易脱落。

17.是发生于微循环小血管内的血栓,主要是由纤维素及血小板构成,镜下呈粉

红色,均质半透明,故称透明血栓。由于其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又称微血栓。发生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

18.由肉芽组织取代血栓的过程称血栓机化。

19.在血栓机化过程中,由于血栓干燥收缩或部分被溶解而出现裂隙,周围新生

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于裂隙表面形成新的血管,并互相沟通,使被阻塞的血管部分地重建血流,这一过程称为再通。

20.如血栓未发生软化与机化,则钙盐可在血栓内沉积,使血栓部全部钙化成坚 硬的质块。在静脉内的血栓发生钙化,即成为静脉石。 (二)填空题

1.①动脉性充血 ②静脉性充血

2.①静脉受压 ②静脉腔狭窄和阻塞 ③心力衰竭

3.①水肿 ②漏出性出血 ③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④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4.①楔形 ②不规则地图状 ③节段性 ④锥形 5.①严重淤血 ②双重血液循环 ③组织疏松 6.①严重肺淤血

7.①心血管内膜损伤 ②血流缓慢与不规则 ③血液凝固性增高 8.①右心衰竭 ②槟榔肝 9.①肺动脉及其分支

10.①破裂性出血 ②漏出性出血

11.①瘀点 ②瘀斑 ③紫癜 ④血肿 ⑤积血 ⑥咯血 ⑦呕血 ⑧便血 ⑨鼻衄 ⑩尿血 (11)血崩

12.①白色血栓 ②混合血栓 ③红色血栓 ④透明血栓 13.①软化、溶解、吸收 ②机化再通 ③钙化 14.①血栓

15.①动脉阻塞 ②不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 (三)问答题

1.淤血的常见原因有:

(1)静脉受压:如肿瘤,炎症包块和瘢痕组织对局部静脉血管的压迫;绷带包扎过紧对肢体静脉的压迫;妊娠子宫对髂静脉的压迫等;

(2)静脉腔狭窄或阻塞:如静脉内膜炎性增厚,静脉内血栓形成及肿瘤细胞栓子、血栓栓子等阻塞所引起的相应部位或器官的淤血;

(3)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时,心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致体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淤血。

2. 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充血的不同 动脉性充血 静脉性充血 概念 因动脉血流入过多而致该组织或器官的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静脉及管内血量增多 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含血量增多 原因 炎症、侧支性及减压后等引起细、小动脉静脉受压、静脉腔狭窄或阻塞、心力衰舒张。 竭等 病变 局部组织器官轻度肿胀,颜色鲜红,温度局部组织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颜增加,代谢旺盛,血流加速 色暗红,温度降低,代谢低下,血流缓 14

后果 时间较短,一般不引起不良后果 3.(1)血栓形成是指活体心血管内血液的有形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血栓阻塞血管可造成梗死。血栓脱落可形成栓子,栓子又可阻塞血管,引起梗死。 (2)栓塞是指随循环血液流动的不溶性异常物质阻塞血管的过程。不溶性异常物质称为栓子,栓子类型很多,但90%是脱落的血栓栓子。栓塞可阻塞血管,造成梗死。

(3)梗死是指器官或组织因血流迅速阻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引起血管阻塞的原因有血栓形成和栓塞,血管受压闭塞,动脉痉挛。如果血管阻塞又不能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就可造成梗死。

(4)凝固性坏死是坏死的一个类型,因坏死区蛋白质变性而呈凝固状,灰白色,质较硬,多见于心、肾、脾的梗死。 贫血性梗死(白色梗死) 发生条件 动脉阻塞+组织结构致密、侧枝循 环不丰富 好发部位 心、脾、肾 病变特点 灰白色、质坚实、大致呈三角形或 楔形,周围有暗红色充血出血带, 镜下:红染均质性、细胞结构消 失、组织轮廓隐约可见 机制 组织致密、侧枝少、出血量不多,出血后红细胞崩解,血红蛋白溶于组织后被吸收,故呈灰白色 慢。 长时间可引起淤血性水肿、出血、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4.(1)栓子的种类很多,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其中最常见的是血栓栓子,其他如进入血液的脂滴、空气,肿瘤细胞团、羊水等,也可成为栓子,引起栓塞。 (2)栓子的运行途径:一般与血流的方向一致。在少数情况下可发生动、静脉系统交叉运行或罕见逆血流运行。①来自体静脉、右心的栓子栓塞在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动脉系统的栓塞。只有某些体积小而富有弹性的栓子才有可能通过肺毛细血管经左心进入动脉系统阻塞某些分支。② 左心和动脉系统来源的栓子,栓塞在体循环的动脉分支。③门静脉系统的栓子,栓塞在肝内。

5.贫血性和出血性梗死的异同:

出血性梗死(红色梗死) 6.(1)血栓的结局有:①软化、溶解、吸收。②脱落形成栓子。③机化、再通。④钙化。

(2)血栓对机体的影响有:①有利的方面:当血管有损伤或破裂时,在血管损伤处血栓形成有助于伤口的止血;在炎症病灶小血管内有血栓形成,可以防止致病因素经血管内蔓延扩散。②不利的方面:阻

动脉阻塞+严重淤血、双重循环、组织疏松 肺、肠 暗红色、质软、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明显,镜下:组织坏死伴出血 严重淤血、静脉压升高,妨碍动脉血的流入而发生梗死,组织疏松提供了空间,侧枝循环血液亦向梗死区流动,形成了梗死区的出血,故呈暗红色 塞血管、阻断血流;造成血栓栓塞;造成心瓣膜病;出血与休克。

7.(1)肾梗死多为左心和动脉系统来源的血栓栓塞所致,梗死灶常为多发性。梗死区多呈锥形,切面呈楔形。梗死灶苍白色、干燥,在梗死的周围有暗红色出血带。梗死组织为凝固性坏死,早期仍可见组织结构的轮廓,但细胞核 消失。小范围肾梗死多无症状,部分病人可出现肾区疼痛或血尿。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