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11:19: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必修二:区域地理

三、经济发展 二、生态建设 四、资源利用 地理环境 区域 区域 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五、联系与协调发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概念: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空间单位 一、区域

q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二、地理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属性:一定的面积、 形状 、范围、边界、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特征:差异性、整体性、层次性、可变性、

1.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相同点 地理位置 地理 环境 差异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 矿产资源 耕作方式 人类活动差异 其他生产活动

长江三角洲 位于30°N附近,东部沿海中部,长江入海口 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 1水稻土 ○2水田 ○3土地分散 ○4人均耕地少 ○松嫩平原 位于43°N——48°N,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 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差 1黑土 ○2旱地 ○3土地集中 ○4人均耕地多 ○1 都是平原;○2 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矿产资源贫乏 水田耕作业 水稻为主 油菜、棉花为主 一年两熟或三熟 水产业较发达 综合性工业基地 商业贸易发达 1

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旱地耕作业 春小麦、玉米为主 甜菜、大豆为主 一年一熟 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重化工业基地 农业生产活动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作物熟制 备注 工业 商业

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发展阶段 开发早期 农业社会 地理环境 1水系稠密阻隔交通;○2土质黏重开垦困难 ○1稠密水系扩大交通; 科学技术提高:○2土质条件改善; ○3人口迁移劳动力丰富 ○影响结果 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 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和桑蚕、棉花产地(制约性因素被克服甚至转为有利因素) 粮仓地位和棉花生产地位下降 工业社会

1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耕地破碎 工商业发展: ○2不利于机器化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三、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三、地理信息技术

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 概念: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处理设备 1.遥感RS 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组成部分: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2.全球定位系统GPS 特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应用:定位、测速、授时;野外调查,导航服务 3.地理信息系统GIS 概念: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关系:遥感获取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空间定位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处理、分析、查询信息 数字地球: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进行立体动态的显示。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 漠 化 概 述 概念 表现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主要分布 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 基本过程 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或水土流失—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荒漠化 2

二、以西北地区为例的荒漠化纺织 位置范围 地区概况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地形特征 东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自然特征 气候干旱——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 内部分异 以贺兰山为界,以东为半干旱草原带,以西为干旱和极端干旱地区。 基本条件 自然原因 物质条件 人为因素 动力条件 主要自然因素 根本原因 主要表现 气候干旱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气候异常,影响花馍花进程 人口激增对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荒漠化原因 次生盐渍化 西北有水源灌溉的绿洲地区:灌溉措施不当,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三项内容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两条原则 一个重点 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1.合理利用水资源(农作区-节水农业,牧区-减少水井,干旱区-合理分配河流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外-封沙育草,前沿-防沙林带,内部-农田五条对策 防护林) 3.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4.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生活能源问题(沼气池、薪炭林、省柴灶) 5.控制人口增长(控制数量,提高素质) 经验成果 宁夏草方格沙障 (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植被存活) 分布地区 南方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的地区,如云南、广西、贵州等。 石质荒漠化 原因 分布地区 原因 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南方夏季高温多雨,自然植被遭破坏,大面积陡坡开荒。 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 主要在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 次生盐渍化 1)不合理灌溉措施使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盐分增加,引起土壤盐化; 2)超采地下水或河流枯水期,导致海水倒灌。 防治 水 土 原因 健全灌排系统,采取合理灌溉等措施,防止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 自然原因: ①气候:暴雨集中,对地面冲刷力强 ②地形:地形起伏大,地势陡,流水侵蚀力强 ③植被:植被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差 4土壤:土质疏松或薄,易被侵蚀 ○荒漠化防治对策和措施 补充 人为原因: ①人口激增造成对环境的压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