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期末复习资料(完全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5:00:1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主要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微机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

1.单片机就是在一片硅片上集成了中央处理器、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中断系统、定时/计数器和多种I/O口的微型计算机系统,该系统不带外部设备。从组成和功能上看,它已经具备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属性,所以也可以称其为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2.微型处理器是单片机的核心。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寄存器阵列、运算器和控制器、 3.程序计数器PC,专门用于存放现行指令的16位地址。CPU就是根据PC中的地址到ROM中读取程序指令。每当取出现行指令一个字节后,PC就自动加1,PC+1→PC,当遇到转移指令或子程序时,PC内容会被指定的地址取代,实现程序转移。PC用于存放CPU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地址,是一个16位的专用寄存器。(PC的功能与作用)

4.运算器用来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操作,是处理信息的主要部件。运算器主要由累加器A、状态寄存器PSW、算术运算单元ALU组成。

?累加器A,用来存放参与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一个操作数和运算结果。 ?状态字寄存器,用来保存ALU操作运算的条件标志,如进位标志、奇偶标志等。 ?算术运算单元ALU,由加法器和其他逻辑电路组成,其基本功能是进行加法和移位运算,由

此实现其他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

5.控制器是分析和执行指令的部件,控制器只要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和指令译码器 组成。

6.总线是用于传送信息的公共途径。总线可以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7.数据总线DB:数据线D0~D7共8位,由P0提供,分时输送低8位地址(通过地址锁存器锁存)和8位数据信息。数据总线是双向的,可以从CPU输出,也可以从外部输入到CPU。 8.地址总线AB:地址线A0~A15共16位,P2口提供高8位地址A8~A15,P0口经地址锁存器提供低8位地址A0~A7。片外存储器可寻址范围达到64KB(即65536字节)。

9.控制总线CB:控制总线由P3口的第二功能P3.6、P3.7H和3根独立的控制线ALE、EA和

PSEN组成。

10.存储器是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部件。按其功能来分,存储器可以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大类。

- 1 -

11.RAM:可以随机写入读出,读写速度快,读写方便。缺点是电源断电后,被存储的信息会丢失。RAM主要用于存放各种数据。

12.ROM:一般用来存放固定的数据和程序。其特点是信息写入后,能长期保存,不会因断电而 丢失。所谓“只读”指不能写入。

13.(基本了解)ROM的5种不同形式:①MaskROM(淹膜ROM) ②OTPROM ③EPROM ④E2PROM ⑤FlashROM

14.单片机程序设计语言可分为三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①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可以识别和直接执行的语言,它由一组二进制代码组成,不同的微处理器机器语言也不同。

②汇编语言:用助记符替代机器语言中的操作码,用十六进制数代替二进制数。计算执行时,必须将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一样,微处理器不同,汇编语言也不同,即不同的微处理器采用不同的汇编语言。

■思考与练习:

? 1.1什么是单片机?

答:单片机就是在一片硅片上集成了中央处理器、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中断系统、定时/计数器和多种I/O口的微型计算机系统,该系统不带外部设备。从组成和功能上看,它已经具备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属性,所以也可以称其为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 1.2单片机的基本组成有哪些?

答:单片机由中央处理器、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中断系统、定时/计数器和多种I/O口组成。

第二章 单片机的硬件结构(重点复习)

15.(简答题)80C51单片机有4个8位的双向并行输入/输出(I/O)端口,称为P0口、P1口、P2口和P3口。

①P0口:P0口是一个双功能的8位并行I/O口,可用作输入/输出端口,又可作地址/数据总线分时传输时低8位地址和8位数据。

②P1口:P1口是单一功能的并行I/O口,只用作通用的数据输入/输出口。

③P2口:P2口是一个双功能的8位并行I/O,可用作通用的输入/输出口,又可用作高8位地址总线。

④P3口:P3口是一个双功能的8位并行I/O口,它的第一功能是通用输入/输出口,作第二功能用时,各引脚定义如下:

⑴P3.0:RXD串行口输入;⑵P3.1:TXD串行口输出;⑶P3.2:外部中断0输入;

- 2 -

⑷P3.3:外部中断1输入;⑸P3.4:T0定时/计数器0外部计数脉冲输入;

⑹P3.5:T1定时/计数器1外部计数脉冲输入;⑺P3.6:片外数据存储器写选通讯号输出; ⑻P3.7:片外数据存储器读选通讯号输出。 16.基本时序单位 单片机的时序单位有:

◆振荡周期:晶振的振荡周期,又称时钟周期,为最小的时序单位。

◆状态周期:振荡频率经单片机内的二分频器分频后提供给片内CPU的时钟周期。因此,一个 状态周期包含2个振荡周期。

◆机器周期:1个机器周期由6个状态周期即12个振荡周期组成。是计算机执行一种基本操作(如取指令,读存储器,写存储器等)的时间单位。

◆指令周期: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间。一个指令周期由1~4个机器周期组成,依据指令不同而不同。

4种时序单位中,振荡周期和机器周期是单片机内计算其他时间值(例如,波特率、定时器的定时时间等)的基本时序单位。

例:单片机外接晶振频率fosc= 12MHZ时的各种时序单位: ◆振荡周期=1/fosc=1/12MHZ=0.0833us; ◆状态周期=2/fosc=2/12MHZ=0.167us; ◆机器周期=12/fosc=12/12MHZ=1us; ◆指令周期=(1~4)机器周期=1~4us 。

17.MCS-51的存储器结构与常见的微型计算机的配置方法不同,采用哈佛结构它将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各有自己的寻址方式、控制信号和功能。程序存储器用来存放程序、始终要保留的表格、常数。数据存储器存放程序运行中所需要的数据和结果(常数和变量)。 18.从物理空间(实际结构)看,MCS-51有四个存储器地址空间: 片内数据存储器、片外数据存储器、片内程序存储器、片外程序存储器 19. 从逻辑上(使用角度)看,MCS-51有三个存储器空间:

片内、片外统一编址的程序存储器,片外数据存储器,片内数据存储器 20.程序存储器中的几个特殊地址的使用: 地址 用途

0000H 复位操作后的程序入口 0003H 外部中断0服务程序入口 000BH 定时器0中断服务程序入口 0013H 外部中断1服务程序入口

- 3 -

001BH 定时器1中断服务程序入口 0023H 串行口中断服务程序入口

21.外部数据存储器作用:用于存放随机读写的数据。

◆外部数据存储器包括两部分空间:①外部RAM ②扩展的I/O口地址

◆内部数据存储器(单元数少,但最复杂)特殊功能寄存器空间,离散分布,作数据缓冲器、标志位等

22.程序存储器与外部数据存储器的比较 ◆相同:地址线A15~A0

◆不同:访问的指令不同,读写信号不同。访问程序寄存器的指令为MOVC指令,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的指令为MOVX指令;程序寄存器:只读,PSEN作为外部ROM读信号;外部数据存储器:可读写,RD作为读信号,WR作为写信号。 23.工作寄存器区的选择

RS1:程序状态寄存器PSW的D4位;RS0:程序状态寄存器PSW的D3位;

寄存器区 RS1 RS0 R0~R7所占单元的地址 0 0 0区 00H~07H 0 1 1区 08H~0FH 1 0 2区 10H~17H 1 1 3区 18H~1FH 复位时,自动选中0区。一旦选中其中一个区,其它三区只能作为普通RAM单元使用,而不能作为工作寄存器使用。设置多个工作寄存器区可以方便保护现场。 24.字节地址与位地址在使用上如何区别? 例: MOV C,20H MOV A,20H

位操作指令 MOV C,20H 位地址只有1bit(小圆区域) 字节操作指令 MOV A,20H 字节地址共8bit(大椭圆区域) 25.位地址空间组成及位地址表示法

⑴ 内部数据存储器的20H~2FH共16个单元可按位寻址,128位; 例1:位地址 1EH= 23H . 6即字节单元23H的D6位

- 4 -

⑵ 专用寄存器地址能被8整除的可按位寻址。 例2: 位地址 D4H= D0H . 4= PSW. 4= RS1 26.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地址分配(名称必须记住)

27.①累加器ACC:累加器为8位的寄存器,是程序中使用最频繁的寄存器,是用于存放中间结果和数据传送的渠道。

②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PSW也称为标志寄存器

⑴CY:进/借位标志。CY=1,有进/借位 ;CY=0,无进/借位。

⑵AC:辅助进位标志,反映高半字节与低半字节之间的进/借位。AC=1有进/借位;AC=0无进/借位 。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