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大地测量学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6 16:31: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绪论大地测量学习题

1.大地测量学的定义?大地测量学与普通测量学有哪些主要区别? 答:(1)大地测量学是研究精确测定和描绘地面控制点空间位置、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研究地球表面和外部重力场及其变化的学科。

(2)第一:测量的精度等级更高,工作更加严密。

第二:测量的范围更加广阔,常常是上百平方公里乃至整个地球。 第三:侧重研究的对象不同。普通测量学侧重于研究如何测绘地形图以及进行工程施工测量的理论和方法。大地测量学侧重于研究如何建立大地坐标系、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大地控制网并精确测定控制网点坐标的理论和方法。

大地测量学的任务和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简述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答:(1)任务:1.在地球表面的陆地上建立高精度的大地测量控制网,并监测其数据随时间的变化;

2.确定地球重力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测定和描述地球动力学现象; 3.根据地球表面和外部空间的观测资料确定地球形状和大小。

(2)主要研究内容: 1.确定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建立统一的大地测量坐标系,研究地壳形变(包括地壳垂直升降及水平位移),测定极移以及海洋水面地形及其变化等。

2.研究月球及太阳系行星的形状及重力场。

3.研究建立和维持高科技水平的工程和国家水平控制网和精密水准网的原理和方法; 4.研究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精密仪器和科学的使用方法;

5.研究地球表面测量成果向椭球及平面的数学投影变换及有关问题的测量计算; 6.研究高精度和多类别的地面网、空间网及其联合网的数学处理的理论和方法。 (3)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发挥着决定性的基础保证作用。

3.野外测量的基准面、基准线各是什么?测量计算的基准面、基准线各是什么?为什么野外作业和内业计算要采取不同的基准面? 答: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大地测量作业的基准面和基准线。参考椭球面是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法线是测量计算的基准线。野外的基准面和基准线方便测量,而测量计算的时候选用参考椭球面和法线便于计算。 名词解释

(1)大地水准面(2)大地体(3)总地球椭球(4)参考椭球(5)大地水准面差距(6)垂线偏差 答:(1)大地水准面:水准面因其高度不同而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 (2) 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

(3)总地球椭球:卫星大地测量出现后,可以通过卫星得到全球各种测量资料,同时顾及地球的几何和物理参数,推算出与大地体吻合最好的地球椭球,就是总地球椭球

(4)参考椭球:这些根据地方数据推算得出的椭球有局限性,只能作为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参考,故称为参考椭球。

(5)大地水准面差距:大地水准面差距是从大地水准面沿法线到地球椭球体面的距离。 (6)垂线偏差:垂线偏差同一测站点上铅垂线与椭球面法线之间的夹角u,即是垂线偏差。 5.何谓垂线偏差?造成地面各点垂线偏差不等的原因有哪些? 答:(1)垂线偏差:垂线偏差同一测站点上铅垂线与椭球面法线之间的夹角u,即是垂线偏差。

(2)原因有三点,第一,地球各处重力不均与,第二,参考椭球面方位不同,第三,椭球面的大小不同。

第二章国家大地控制网简介

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方法有哪些?目前主要采用哪些方法? 答:主要有三角测量法,精密导线测量,三遍测量和边角同测法。

目前主要采用三角测量法。精密导线测量是建立国家水平控制网的一种辅助方法。 试阐述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答:(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2)应有足够的精度,(3)应有必要的密度。(4)应有统一的规格。

简述控制网设计书一般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答:

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有那些?

答:国家水准网的布设原则与水平控制网布设原则类似,也采用由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分四个等级布设,逐级控制,逐级加密。而且各级水准路线一般都要求自身构成闭合环线,或闭合高一级水准路线上构成环形,以控制系统误差的积累和便于低一级水准路线的加密。

简述平面控制网图上选点要求。

答:国家控制点的密度必须满足测图要求。①控制点间所构成的边长、角度、图形结构应完全符合《规范》的要求。②点位要选在展望良好,易于扩展的制高点上,以便于低等点的加密。③点的位置要保证所埋中心标石能长期保存,造标和观测工作的安全便利。④为保证观测目标成像的清晰稳定和减弱水平折光的影响,以提高观测精度,视线应尽量避免沿斜坡或大河大湖的岸线通过。 第三章精密角度测量

用光学经纬仪多个测回观测水平方向时,要配置60°33′52″,度盘上该配置多少?测微器该配置多少?有何意义? 答:

在山区进行水平方向观测时,同一个测回内的不同目标方向的2C互差超限,而相同目标方向在不同测回中的2C互差却不超限,原因何在?此时的观测成果是否满足要求?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