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弓网故障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41: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降弓 传动气缸内压缩空气经受电弓缓冲阀迅速排向大气,在降弓弹簧作用下,克服升弓弹簧的作用力,使受电弓迅速下降,脱离接触网。 缓冲阀动作原理示意图快速降弓过程缓冲阀动作原理示意图缓慢降弓过程电空阀失电——传动气缸的气体排出——降弓弹簧作用——带动转臂——降弓

第三章弓网故障分析

(1)弓网故障及其表现

1.1 接触网定位环节

这类主要是定位点拉出值过大、定位器坡度过小, 造成脱、碰、刮弓故障,这类故障一般为施工超标准 、调整拉出值时偏差较大、或遇大风及温度变化过大时造成,特别是在曲线跨中尤为明显。 1.2 道岔区

这类主要是刮弓、钻弓故障,线岔定位部位,两导线交叉位置参数不标准、始触点高度不符合要求、线岔限制管间隙过大。 1.3 接触网设备

这类主要是吊弦及电连接器造成的弓网故障,电连接设置数量或位置不合理,特别是在坡道上、机车取流过大造成吊弦过流被烧断。由于 电连接与承力索接触不 良, 形成线夹内长期放电而造成烧断电连接线。吊弦线夹、电连接线夹紧固螺栓长期处于振动状态,由此造成螺栓松脱也是产生此类故障的原因之一 。 1.4 导线处

这类主要是导线烧断引起的弓网故障,导线因硬弯、硬点而造成长期放电拉弧,使局部磨耗过大而造成接触网断线故障。接触网设计原则:大站及编组站的导高6 450 mm, 中间站及区间6 000 mm, 隧道5 720~6 000 mm之间。但是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过渡及临时的保证开通措施, 接触导线高度在 5 720~6 450 mm 间交替 出现, 特别是在导高变化 的过渡部分, 很少能保证接触线 5‰的变坡要求。由于接触导线高度忽高忽低,导致接触悬挂弹性时大时小,在变坡点处产生拉弧现象,高温电弧灼伤接触线工作面, 使接触线工作面出现麻点, 其它受电弓高速通过时, 又产生更为严重 的拉弧, 若受电弓有隐性损伤带病通过, 易产生弓网故障 , 同时给以后接触网运营带来隐性故障点。 1.5 接触网材质

这类主要是接触网材质不良引起连接 、定位零件断裂而造成的弓网

故障,直线处定位 线夹或“V” 型吊线线夹断裂,造成定位管或定位器脱落,打击受电弓。曲线处导线受水平分力的作用, 造成定位线夹负荷增大, 劣质线夹可能出现断裂现象而造成脱弓、钻弓故障。 1.6 线路及其他环节

这类主要是受电弓与接地体放电、线路原因引起的弓网故障,一类是故障一般发生在受电弓对树木 、受电弓对渗、漏水隧道内的冰柱放电、从而引起变电所跳闸;另一类是工务部门起拨道引起导线拉出值参数变化, 特别是在曲线段外轨的超高值变化将引起接触导线相对位置较大的变化。从而引起受电弓脱弓、刮弓。

(2)弓网故障的成因 2.1 供电方面的原因

1、接触网设计上的缺陷

接触网勘测设计的开始就决定了接触网质量的先天性,设计不合理性,甚至错误,往往会造成接触网的“硬伤”运行,并给检修带来难以消除的隐患,随着不良状态的持续积累,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形成弓网故障的直接原因。

2、接触网检修的缺陷

如果说设计形成接触网的先天特性,那么检修则会形成接触网的后天特性。对它的检修不良也是造成弓网故障的主要原因。如:

(1)接触网导线的安装不当,工作表面不平直,出现毛刺或由于接触网局部磨耗超标,腐蚀、烧伤未及时处理而引发弓网故障;

(2)线岔限制管、线夹打翻受电弓或锚段关节低于工作支导线而钻弓;

(3)温度变化时,线岔处两支接触线张力变化不一致,高度误差大,当受电弓通过时,受电弓对接触线向上的抬力加剧了两支接触线的高度偏差,受电弓受到侧向的冲击和挤压,引起脱弓和受电弓滑板断裂;

(4)接触线“之”字值或拉出值超限,偏离受电弓有效工作范围而钻弓; (5)主导电回路不畅,吊弦分流过大,烧断吊弦。 3、接触网零部件的材料缺陷

接触网零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形成结构材质上的缺陷,往往会导致弓网故障的发生。 供电调度处理接触网故障的过程,主要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全面收集故障信息,对故障的性质和影响范围做出初步的判断,一般用时6至8分钟;第二阶段:组织接触网工区进行故障点的查找,这一阶段用时较长且不确定,在实际故障查找过程中出现过几个小时无法找到故障点的情况,严重影响铁路行车运输;第三阶段:故障处理,根据故障的破坏范围的不同,故障处理时间一般介于30分钟至1小时之间。由此可见:故障点的查找与分析在整个故障处理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决定故障停时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快速查找到故障点,尤其是利用故测仪进行故障定位分析,在调度度指挥故障处理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

供电调度收集故障信息的途径与内容:

(1)调度中心远动显示信息,主要包括保护动作情况、断路器动作情况、故障探测仪指示、电压、电流等。

(2)调度中心打印机打印信息,与远动显示内容相互对照,印证。 (3)变电所亭汇报信息,与远动显示,调度中心打印机信息相互对照。

(4)接触网人员汇报作息,检修作业是否存在问题,有关机车、网上故障、异常等信息。

(5)行车调度反馈信息,主要包括故障供电臂列车的分布运行情况,机车司机反映的机车故障与接触网的异常情况,机车车型、车号、车次、停车位置。

(6)行调、机务、车务、电务、工务等人员反馈信息,网上异物、明显的接触网零部件脱落、倒杆断线、倒树等。

供电调度在查找故障点时应作到以下几点。

(1)多次跳闸时故测仪每次的指示不同,但接触网第一次短路的瞬间,发生断线的可能性较小,因此第一次跳闸故测仪指示较准,在查找故障点时应以第一次指示重点,其它指示值班作为参考。

(2)多次跳闸故标指示值向同一方向变化时,造成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移动物体,重点查找该区段运行的电力机车。

(3)在AT供电区段,应根据变电所亭的跳闸情况和其他反馈信息,努力排除接触网或正馈线断线、AT解列等异常情况造成的误指示,并综合分析确定故障的真实位置。 (4)在BT或直供区段,接触网电抗受架空地线、回流线、单线复线、站场及短路接地形式影响较大,特别是站场迂回供电和复线上、下行并联供电存在的互感,将影响电抗型故测仪的指示精度,在故测仪参数校对时应区别对待,有所取舍。在故测仪实际使用中,应注意分区亭环供对故测仪指示的影响,通过分析计算进行校正,对于站场分支供电,一个故测仪指示数可能对应几个故障范围,进行故障查找时应特别注意。

(5)查找故障点时,应注意正线、侧线、支线、供电线、正馈线及变电所内设备均可能故障,甚至侧线、支线的故障几率更大。

(6)查找故障点时,应从故测仪指示点向两侧查找,当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找不到故障点时,应扩大范围查找。短时内找不到时,可采取分段送电的方法查找。 (7)发生弓网故障时,可能存在多个故障点,列车运行后方要仔细巡视检查。 (8)当有关人员反映多处故障点或故障点不一致时,要认真分析,逐个落实。

2.2 机务方面的原因

在探索了接触网方面形成弓网故障后的原因后,矛盾的另一方面由受电弓引起的弓网故障就不得不考虑了。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条断裂,缺失,受电弓弓头失衡,弓架安装调整误差等,都可直接导致受电弓工作状况改变,刮坏接触网零部件,造成弓网故障。根据调查统计,这类故障占所有弓网故障的7%左右。如:

1、受电弓滑板断损、缺失、松动、翘起等造成卡往或伤网。

2、受电弓滑板材质选择不当使接触电阻加大或润滑不良使磨耗加大而产生电腐蚀。 3、受电弓升弓压力不足,或静止状态下给定较大的工作电流而产生接触电弧烧网。 4、受电弓弓头转动部件润滑不良或连接不可靠而电蚀,致使弓头转动不灵诱发弓网故障。

5、受电弓弓头倾斜超标,钻入接触线上使定位器打断、吊弦拉脱。

2.3 运输方面的原因

由运输方面引起的弓网故障是多样的。货物超限坠落打坏接触网零件支柱,机车闯入无电区,机车闯入分相等,都可造成弓网故障,这类故障约占4%左右。

2.4 工务方面的原因

工务部门拨道移轨,调整超高等作业都能直接改变弓网的相对位置,也会造成弓网故障。由于供电部门的密切配合,这类故障极少发生。

2.5 其他原因

1、工务部门施工时擅自改变线路中心、曲线半径及超高值,导致接触线偏移; 2、飞沙、走石、冰凌、霜雪、风雨及其它异物缠搭在弓或网上诱发弓网故障; 3、路外车辆撞断支柱、道口事故,大风及洪水等灾害,也会引起弓网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