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3:36: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26 —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C.杰出人物有重大历史作用的观点 D.机械论观点
41、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 )
A.制造和使用工具 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语言文字 D.具有思想意识
42、“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 ( )
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人自己决定的 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
4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 ( )
A.占人口大多数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 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44、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 ( )
A.经济条件 B.法律制度 C.传统观念 D.文化水平
45、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
A.普通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B.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C.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D.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6、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 )
A.客观的物质世界 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47、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 )
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 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
D.社会中的每个人的意志和作用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48、人的本质决定于它的: ( )
A.生物性 B.社会性 C.阶级性 D.历史性
49、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理性的外化
50、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 )
A.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进程 B.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27 —
C.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 D.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
51、在个人及其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 )
A.任何人对社会发展的总结果都起着作用,因而都包含在这个总结果中 B.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意志 C.任何人都不能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影响
D.任何人的意志都只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不能有自由
52、马克思曾写到:“某一个地方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区都必须重新开始。”这句话是要着重说明: ( )
A.社会交往促进社会关系的变革 B.社会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C.社会交往是科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D.社会交往的基础是社会生产活动
53、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 )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唯心史观的局限性表现在: ( )
A.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看到精神因素背后起决定作用的物质因素及其规律的作用
B.至多是考察了杰出人物、领袖人物或其他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而没能客观地说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其意义
C.看到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没有看其消极的影响 D.看到了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意义,而没有看到创造精神财富的积极意义 2、社会存在包括: ( )
— 28 —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生产关系 B.地理环境 C.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D.人口因素
3、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 )
A.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B.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的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
C.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D.社会存在的发展不会受到社会意识的作用
4、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
A.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B.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C.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 D.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5、正确地理解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原理的意义,要求我们: ( )
A.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B.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护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 C.尽快地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 D.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 )
A.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意识各形式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D.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
7、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 )
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社会存在并不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8、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 ( )
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29 —
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9、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政治法律制度 C.国家政权 D.社会意识形态
10、下列事物或现象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有: ( )
A.费尔巴哈的哲学著作《基督教的本质》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邓小平法律思想 D.达芬奇艺术思想
11、关于国家,正确的说法有: ( )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B.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C.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 D.国家会随着与社会的完全统一而消亡
12、关于政治统治与社会职能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
A.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职能是完全独立的 B.政治统治是以执行社会职能为基础
C.当国家管理社会生活时并没有失去其阶级统治的性质
D.国家成为政治统治工具时实际已经在起着管理社会生活的作用 1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 )
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C.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4、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
( )
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
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 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
15、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 )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 30 —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发的 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16、构成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因素的有: ( )
A.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 C.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 D.社会基本矛盾
17、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 ( )
A.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阶级社会新旧社会制度更替的杠杆
D.被统治阶级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的手段
18、恩格斯提出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有: ( )
A.理论斗争 B.自觉斗争 C.经济斗争 D.政治斗争
19、关于社会改革,正确的说法有: ( )
A.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过程
B.改革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采取的革新举措 C.改革只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存在 D.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手段
20、关于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前者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后者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 B.前者的根源是阶段斗争,后者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 C.前者是革命阶级发动的,后者是统治阶级组织和领导的 D.前者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后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1、下列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 )
A.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 22、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
( )
A.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C.人的本质是自由
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2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具体表现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