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7 2:48: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6、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外围(亦称价壳层)电子构型可分为几个区域?各区域价电子构型有何特征?什么叫过渡元素? 7、元素的电离能的变化有何变化规律? 8、为什么电离能都是正值?而电子亲合能却有正有负?电子亲合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周期表中元素的电子亲合能有何变化趋势? 9、鲍林是如何标度电负性的?电负性有何递变规律?试计算氢原子的电负性(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1;F-F键的键能为155kJ·mol-1;H-F键的键能为565kJ·mol-1)。 10、质量为10克的子弹运动,若它的位置准确测定到0.01cm,其速度的测不准情况如何? 11、计算铁(Z=26)原子中和3d电子相关联的σ、Z*和E3d 12、求锂原子(Z=3)的第一电离能。
13.计算波长为401.4nm(相当于钾的紫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质量和能量。 14.假如电子在一万伏特加速电压下的运动速度是5.9×107m·s-1。计算电子的波长,并与可见光波长进行比较。 16.设子弹的质量为0.01kg,速度为1.0×103m·s-1。试通过计算说明宏观物体主要表现为粒子性,其运动服从经典力学规律(设子弹速度的不确定程度为10-3m·s-1)。
17.什么是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怎样解释同一主层中能级分裂及不同主层中的能级交错现象?
18.请写出原子序数为24的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基态原子的电子结构式,并用四个量子数分别表示每个价电子的运动状态。
19.通过计算说明,原子序数为12,16,25的元素原子中,4s和3d轨道哪个能量高? 20.请解释原因:
⑴ He+中3s和3p轨道的能量相等,而在Ar+中3s和3p轨道的能量不相等。 ⑵ 第一电子亲和能为Cl>F,S>O;而不是F>Cl,O>S。 21.已知M2+离子3d轨道中有5个电子,试推出: ⑴ M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⑵ M原子的最外层和最高能级组中电子数各为多少; ⑶ M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2.判断下列各对元素中哪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并说明原因。 S与P Al与Mg Sn与Sb Cu与Zn Cs与Au 23.判断半径大小并说明原因:
⑴Sr与Ba ; ⑵Ca与Sc; ⑶Ni与Cu; ⑷Zr与Hf; ⑸S2-与S ; ⑹Na+与Al3+ ; ⑺Sn2+与Pb2+ ; ⑻Fe2+与Fe3+
24.为什么原子的最外,次外层,和外数第三层依次最多只能有8,18和32个电子?
25.某元素原子M层电子比最外层的N层电子多8个,它为何周期何族元素,用四个量子数表明每个价电子的状态.
26.原子结构理论预测:(1)原子核外出现第一个g(l=4)电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2)第七周期为未满周期,若添满后应有多少种元素? 第八周到期有多少种元素?(3)有人通过理论研究发现,第114号元素应该有一定的稳定性,试指出它属于哪一周期?哪一族?
27.比较下列各对原子或离子半径的大小,并申述理由.
(1) 原子半径:Ca和Sc;Ni和Cu;Zr和Hf;Cs和Sr;K和Ag
(2) 离子半径:Mg2+和Al3+;La3+和Ce3+;F-和Na+;S2-和Cl-;K+和Cu+ 28.将下列原子按指定性质大小的顺序排列, 并申述理由. (1)电离能:Mg Al P S (2)电子亲合能:F Cl N C (3)电负性:P S Ge As
第三讲 配位化合物 3-1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一般服从于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内界与外界之间叫―某化某‖;―某酸某‖;―氢氧化某‖等。
一、内界命名:
1、次序:配位体数→配位体名称→合→中心离子或原子(氧化数<罗马数字>) 2、配位名称顺序:
无机简单离子→复杂离子→有机离子→NH3-H2O→有机分子。如:[Co(NH3)3H2OCl2]+ (1)多类配体如果不只一个时,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命名,如: [CoClNO2(NH3)4]+:一氯·一硝基·四氯合钴(Ⅲ)离子 [Co(CO)4(NH3)2]+:四羰基·二氨合钴(Ⅲ)离子
(2)配位原子相同,配体中原子数目也相同,则按结构式中与配位原子相连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字母顺序排列,如:[Pt(NH2)(NO2)(NH3)2]:氨基·硝基·二氨合钵(Ⅱ)
(3)多核配合物命名:在桥联基前冠以希腊字母μ-,桥基多于一个时,用二(μ-),三(μ-)。如:
[(NH3)5Cr-OH-Cr(NH3)5]Cl5 五氯化·μ-羟·十氨合二铬(Ⅲ) 五氯化·μ-羟·二(五氨合二铬(Ⅲ)) 3、电中性配体:一般保留原来命名,而CO、NO、O2和N2作为配体时,为羰基、亚硝基、
双氧、双氮。
4、同一配体若配位原子不同,则名称不同,如-NO2硝基、-ONO亚硝酸根、-SCN硫氰酸根、-NCS异硫氰酸根 5、常见配体缩写:
乙二胺(en)、吡啶(py)、硫脲(tu)、草酸根(ox-)、乙酰丙酮根离子(acac-)、乙二胺四乙酸根离子(edta-) 例
1、[CrCl2(NH3)4] Cl·2H2O
2、[Pt(NO2)(NH3)(NH2OH)(py)]Cl
3-2 配合物的异构现象
1、构造异构:配合物的实验式相同,但中心原子于配体间连接的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异构。
主要有:
(1)离解异构:如[Co(NH3)5Br]SO4和[Co(NH3)5SO4]Br (2)水合异构:如[CrCl(H2O)5]Cl·H2O和[CrCl2(H2O)4]Cl·2H2O (3)配位异构:如[Co(en)3][Cr(CN)6]和[Cr(en)3][Co(CN)6] (4)键合异构:如[Co(ONO)2(NH3)4]Cl和[Co(NO2)2(NH3)4]Cl
(5)聚合异构:如[Co(NH3)6][Co(NO2)6]和[Co(NH3)4(NO2)2][Co(NH3)2(NO2)4]
2、立体异构: 配合物的实验式和成键原子连结方式都相同,但配体在空间排列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异构。又分为:
(1)几何异构:配体在空间相对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异构现象。如:[Pt(NH3)2Cl]有两种异构体——顺式和反式
橙黄色,μ>0,溶解度大 亮黄色,μ<0,溶解度小
[CrCl2(NH3)4]+也有2种异构体,顺式和反式八面体Ma3b3存在面式、径式,如:[Co(CN)3(NH3)3].
常见化合物类型与几何异构体数关系
MX3Y MX2Y2 MX2Y2 MXY2K 平四方形 MX4
1 2 2 3 异构体数 1
MX5Y MX4Y2 MX3Y3 MX4YZ MX3Y2Z MX2Y2Z2 八面体 MX6
1 2 2 2 3 5 异构体数 1
(2)旋转异构:若一个与其镜像不能叠合,则该分子与其镜像像互为旋光异构,如[Pt(NH3)2(NO2)2Cl]的旋光异构体为:
例:画出下列配合物可能存在的立体异构体。 (1)[PtClBrNH3Py] (2)[PtCl2(NO2)(NH3)2] 3—3 配合物价键理论 一、基本要点 1、中心原子M和配体之间的结合是由M提供空轨道,L提供孤电子对而形成的配位键。有σ配键、π配键。
2、中心原子(或离子)提供的空轨道,必须进行杂化,杂化轨道的类型决定了配离子的空间构型和稳定性。如:
sp(直线)、sp2(平面三角)、sp3(正四面体)、dsp2(平面正方)、dsp3(三角双锥)、d2sp2(d4s,四方锥)、d2sp3(sp3d2,八面体)
3、中心原子由(n-1)dnsnp轨道杂化而形成的配合物称内轨型配合物;而由nsnpnd轨道杂化而形成的配合物称外轨型化合物,内轨型配合物稳定性大于外轨型化合物。 4、高自旋和低自旋配合物
1与自由离子比较,形成配合物后,体系成单电子数未变,而磁矩(μ)未变,称为高自旋配合物,一般为外轨型配合物,而主量子数相同的价轨道杂化成键。
2与自由离子比较,形成配合物后,成单电子数减小,磁矩(μ)变小,称为低自旋配合物,即(n-1)d轨道参与杂化成键。 判断高自旋和低自旋配合物方法: 1实验测定:
2经验方法
a、电负性大,高自旋,如F-,O2-等。(F-;H2O等)
b、电负性小:低自旋:C、N等。(CN-;NO2-;CO等)
例:指出下列配离子(1)中心离子的电子排布情况。(2)杂化类型,配合物类型(内轨型还是外轨型)、空间构型及磁矩。
1 Ni(CN)42- 2 Ni(CO)4 3 Cr(H2O)63+ 4 CoF63- 5 Co(NH3)62+(μ=3.8μB) 6 Co(NO)64-(μ=1.8μB) 3—4 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一、基本要点:
1、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看作纯粹的静电作用
2、中心离子d轨道在配体(场)作用下,发生能级分裂。 3、d电子在分裂后的d轨道上重排,改变了d电子的能量。 二、d轨道能级分裂
1、八面体场中d轨道能级分裂 2、四面体(场)中d轨道能级分裂 三、分裂能(?) 1、概念:
分裂后最高能量d轨道的能量与最低能量d轨道能量之差。叫做d轨道分裂能(?) 2、不同配体场中,d轨道分裂能值不同(上图) 3、影响分裂能大小因素
(1)对于同一M离子,?随配位体不同而变化,如八面体中, I- (2)相同配体,同一M元素,高价离子比低价?大。 (3)相同配体,同一族,第三过渡系>第二过渡系>第一过渡系 四、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 1、概念:在配体场作用下,d轨道发生分裂,d电子在分裂后d轨道总能量,叫做晶体场稳定化能。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CFSE越大,配合物越稳定。 2、应用 例1:计算Fe2+(d6)在强场和弱场中的CFSE。 五、晶体场理论的应用 1、配合物的磁性 (1)当p>?,高自旋,所有F-的配合物p>?,高自旋 (2)当p,低自旋,CN-配合物p,低自旋。 (3)正四面体配合物一般是高自旋? (4)对于d1、d2、d3、d8、d9、d10金属离子配合物不论弱场强场,只有1种排布,无高低自旋,只有d4~d7才分高低自旋。 2、解释配离子的空间构型:用CFSE判断。 3、解释配合物可见光谱(颜色):d-d跃迁 4、配离子的稳定性: 用CFSE,其值越大,配合物越稳定。 例:已知Co3+的p=17800cm-1,Co3+与下列配体形成配合物的?为: F- H2O NH3 ?/cm-1 13000 18600 23000 试回答: (1)Co3+的d电子在这些配合物中排布情况以及这些配合物的类型和磁矩。 (2)计算这些配合物的晶体场稳定化能。 3—5 软硬酸碱理论简介 一、比较重要的几种酸碱理论概念: 1、电离论(水—离子论):亦称阿仑尼乌斯酸碱理论。 在水溶液中离解出的正离子全部三H+的化合物为酸;在水溶液中离解出的负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 2、酸碱质子论:凡能给出H+的分子或离子为酸,凡能接受H+的分子或离子为碱。酸碱关系式为: 酸=碱+H+ 3、酸碱电子论:由路易斯(Lewis G N)提出:凡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为酸批;凡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为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形成了配位键。 4、软硬酸碱理论 是在Lewis酸碱电子对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是根据金属离子对多种配体的亲和性不同,把金属离子分为两类。一类是―硬‖的金属离子,称为硬酸;另一类是软的金属离子,称为软酸。硬的金属离子一般是半径小,电荷高。在与半径小,变形性小的阴离子(硬碱)相互作用时,又较大的亲和力,这是以库仑力为主的作用力。软的金属离子由于半径达,本身又较大的变形性,在与半径大,变形性大的阴离子(软碱)相互作用时,发生相互间的极化作用(*软酸软碱作用),这是一种以共价键力为主的相互作用力。 二、软硬酸碱的特征 1、硬酸:金属离子和其他Lewis酸的受体原子体积小,正电荷高,极化性低,对外层电子抓得紧。 如:H+;Li+;Na+;K+;Be2+;Fe3+;Ti4+;Cr3+ 2、软酸:金属离子及其他Lewis酸的受体原子体积大,正电荷低或等于零,极化性高,变形性大,也就是对外层电子抓得松。如:Cu+;Ag+;Au+;Cd2+;Hg2+;Pd2+和Pt2+;Hg22+及M0等。 3、交界酸:处于硬酸和软酸之间称为交界酸。 如:Fe2+;Co2+;Ni2+;Cu2+;Zn2+;Pb2+;Sn2+;Sb3+;Cr2+;Bi3+等 4、硬碱:与硬酸能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的配体,即给予体原子电负性高,难极化,难氧化,也就是外层电子抓得紧,难失去,称为硬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