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急预案管理系统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6:58: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自动匹配启动预案:

自动匹配式启动预案是系统根据管理人员前期预置的匹配条件、匹配指标数据,在突发事件时根据指挥人员输入的突发事件类型、事故人员、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自动检索数据库中预案及响应级别启动预案。

2.4 应急处置管理 2.4.1 应急处置预案生成

应急处置预案生成根据当前系统所启动的预案从预案库中以及资源配置库中提取应急处置要素,预案要素包括突发事件报案信息、事件基本信息、事件上报流程图、成员单位及职责、应急通讯录、专家资源、救援队伍、事件处置进展以及下一步相关措施等内容。

事件报案信息、事件基本信息和上报流程图内容是根据事件名称、事件类型以及响应级别综合条件从事件库以及流程库检索提取。

成员单位及职责、应急通讯录、专家资源、救援队伍是根据当前突发事匹配启动预案索引到资源配置库中进行检索提取。

2.4.2 事件基本信息管理

突发事件录入包括报案人基本信息的录入和突发事件本身基本信息的录入。 报案人基本信息包括报案人姓名、单位、报案时间、报案电话,报案内容。

突发事件的各种基本信息管理,包括事件的名称、类型、级别、描述、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等。输入事发地址后系统根据中文地址快速在地图上定位,电子地图切换到事件地点。事故原因、人员伤亡情况以及财产损失情况填写项系统提供快速填写模版以方便填写人员快速填写,节约填写时间。

2.4.3 成员单位及职责

预案启动后,预置的各种成员单位及职责将自动通过短信的方式分发到各个成员单位负责人。成员单位职责分发后,同时系统也会自动记录职责分发时间以及详细职责,指挥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短信等方式,督促提醒成员单位负责人。

成员单位接到任务后,应根据行动的进度,及时上报任务状态信息,状态包括已接收、已出发、已到位、已控制和已完成等,在指挥中心就能够非常清楚的看到各成员单位的情况,便于进一步的行动部署。

作为成员单位的任务信息的上报手段可以有多种,如通过手机短信的特殊编码实时上报信息等,技术手段的完善和管理制度的约束,确保任务执行的实时信息能够及时地反馈到指挥中心。

2.4.4 应急通讯录查阅检索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预案启动后,预案中预置的所有应急人员信息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来,指挥人员可以利用系统中提供的短信以及电话等自动或人工的方式联系通知应急人员前往事发地点以及在事件处置过程中所需要负责的任务及职责。同时系统会对指挥人员通知应急人员的时间以及应急处置任务等其它指示指令信息进行自动和手工记录,也对应急人员在现场及处置过程中反馈的信息进行记录,给指挥人员在应急处

置过程中能合理有效的进行指挥。

2.4.5 专家资源信息查阅检索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预案启动后,预案中预置的所有专家资源信息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来,指挥人员可以利用系统中提供的短信以及电话等自动或人工的方式通知专家前往事发地点以及在事件处置过程中所需要负责的任务及其它信息,为行动争取更多的时间,减少更少的损失。

系统会对指挥人员通知专家人员的时间以及应急处置任务等其它指示指令信息进行自动和手工记录,同时也对专家在现场及处置过程中反馈的信息进行记录,给指挥人员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能合理、高效的进行指挥,在事件总结起到评估作用。

2.4.6 救援队伍信息查阅检索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时预案启动后,预案中预置的所有应急救援队伍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来并显示在系统界面上,包括队伍名称,负责人、联系电话、值班电话,队伍人员数据以及队伍介绍信息,指挥人员可以利用系统中的功能通过短信以及电话等方式自动或人工的方式通知队伍负责人员前往突发事件事发地址以及在事件处置过程中所需要负责的救援任务及其它信息,为行动争取更多的时间,减少更少的损失。

系统会对指挥人员通知救援队伍负责人的时间以及救援任务等其它指示指令信息进行自动和手工记录,同时也对救援队伍相关人员在现场及救援过程中反馈的信息进行记录,给指挥人员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能合理、高效的进行指挥,同时也为救援赢得更多的时间。

2.4.7 预案文本信息查阅检索

系统提供不同方式查看阅读预案信息,主要包括格式化和文本化查看二种,供系统使用人员可随时调阅该预案的文本内容,系统根据当前应急处置时所启动的应急预案从数据库中调出生成当前所属预案的文本内容,和原来文本同样格式,方便习惯看文本文字预案人员进行查看阅读。

2.4.8 事件上报流程查阅

可随时查看事件上报流程以及上报领导、联系电话等信息。

事件上报流程查阅是系统根据当突发事件所启动的应急预案响应级别而从突发事件上报流程库中匹配到相应级别的上报流程。

上报流程的每个环节都有指定的上报单位以及岗位,系统根据上报单位以及岗位到数据库中找到上报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单位电话、值班电话等信息,如数据库中有多个上报人联系信息则全部查询并展示到上报流程中。

2.4.9 事故处置总结填写

指挥人员对事故的处置过程、处置情况、处置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

2.4.10 事故处置报告生成

应急响应过程中,提供软件工具和手段对相关应急预案执行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并记录执行过程中下达的指令的执行反馈信息,支持事后回朔和总结。具体包括对预案启动处理、预案升级处理、事件关闭处理、执行过程记录、生成执行报告,实现以下功能:

突发事件时启动相应预案,分类显示任务列表和应急资源。

记录预案和任务执行过程中的指令和反馈信息,并可随时调整任务和资源。 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预案升级。

启动应急预案后,对联动单位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事件处理完毕后关闭预案,对事故的报案人、基本信息、处置过程、处置结果生成事件报告并提供打印。

2.4.11 预案关闭

事件处置完毕后关闭相应的预案。

2.5 资源配置管理

应急资源包括应急处置装备和物资,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完善的应急资源管理,是提高应急管理综合水平的关键。

应急资源管理是对应急资源的基本信息、位置信息和非结构化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基本信息是为了更方便检索,位置信息是为了直观展现应急资源的地理位置,非结构化信息是为了包含更多结构化信息所没有包含的信息。

应急资源管理除了对应急资源的属性信息进行管理外,还对应急资源的使用过程进行管理。在预案等业务流程进行处理过程中,也会对应急资源的状态、位置、数量等属性进行操作,如应急资源的部署和撤回等。

应急资源的监控管理主要是对应急资源状态和位置进行管理,使得指挥人员能够准确地知道应急资源的分布情况和使用情况。

系统提供方便的应急资源查询功能,通过电子地图接口,操作者可以很方便地从信息系统和电子地图两个层面查询应急资源的相关信息。

应急资源的合理调配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应急资源与预案的关联:在预案中根据不同任务调用不同的应急资源进行处理,

它提出了需要哪些应急资源,需要多少。这就要求应急资源要和预案和预案任务进行关联,确保在预案启动的时候能够快速的取得应急资源的需求列表,减少差错和遗漏,为行动赢得时间。

第二是基于电子地图的应急资源检索和分配:根据需求列表,调度人员可以本着就近的原则调取相应的应急资源,提高响应速度。

第三是应急资源的使用和信息的反馈:应急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状态会不断地发生变化,随着任务的进程,应急资源使用情况被不断的上报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能够依据应急资源信息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和补充应急资源,确保应急资源的充分合理地使用。

应急预案中的相关应急资源的管理,包括应急单位、应急队伍、应急岗位、危险源、应急人员、应急车辆、应急物资和应急资料等等。

2.6 系统管理 2.6.1 用户管理

系统登录用户的信息和密码等内容的管理。

2.6.2 部门管理

政府相关部分的组织结构管理。

2.6.3 角色管理

系统中的角色管理。一个用户可以有多个角色,一个角色可以有多个权限,角色将权限累加到用户。

2.6.4 权限管理

系统用户可操作的系统功能。

2.6.5 栏目管理

系统界面右侧的功能目录树的层级管理。

3 系统设计

3.1 设计原则

为确保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遵循如下的建设原则:

? 规范性:系统的设计遵循国家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业务架构和与之配套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架构,

系统的开发、上线和后期维护,遵循相应的系统集成和软件工程的技术规范。

? 开放性:系统接口在遵循规范性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集成不同设备厂商、系统或平台供应商、软

件供应商的产品。

? 先进性:引入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理念,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产品和管理手段,

以保障系统符合国际的标准和规范,具有高效、全面和稳定的特性。

? 安全性:充分考虑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策略和机制,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要求和应用处理,设置

不同的安全措施。

? 扩展性:系统必须提供标准的和开放的应用接口及丰富的开发工具,以便集成现有的和将来的生

产和管理系统,实现对投资的保护,防止重复建设。

? 简单实用有效:系统是面向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在操作上应力求简单实用,高效便捷,同时,

针对管理人员级别的不同,提供的功能也有所侧重和差别。 ?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3.2 系统总体架构

? 网络通讯层

整个系统的底层是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这包括计算机网络及通讯设施、主机服务器及存储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大屏幕数据演示系统,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网络通讯基础设施等,这些是系统最基本的运行基础。 ? 信息资源层

数据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基础数据经过采集、处理、标准化、传输、存储,形成系统资源库,为系统提供了高效的业务分析、决策、交换、共享的数据环境。

应急指挥需要多部门、多系统联动配合,如果彼此孤立,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就会形成的“信息孤岛”。造成缺乏可比数据、缺乏分析、缺乏管理。难以获得全面的业务信息,就会影响业务和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提供应用整合服务、业务整合服务、数据整合服务连接相关职能部门的系统、业务、数据,最大程度的解决信息孤岛,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