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发展规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44: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5年—2018年)

XX市XX路小学创建于2002年8月,XX市XX路小学,创办于2002年8月,原为XX镇第八小学,由原来的XX镇九小和水深小学合并新建而成。2011年9月因乡镇区划调整,学校施教区管辖范围发生变化而更名为XX路小学。

建校伊始,学校秉承“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坚持质朴务实与开拓进取相融合的丹小和?美精神,通过前几年三年规划的实施,学校在德育、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评价、校本课程建设等领域,围绕“差异教育”主导理念积极进行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基于儿童文化的差异教育为特色的整体风貌。建校十年,学校先后荣获XX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XX省中小学学业质量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学校、XX市示范小学、XX市现代化学校、XX市一级学校、XX市体育和艺术特色学校、XX市文明学校、XX市小文学家、小科学家培养基地学校、XX市小数学家摇篮学校等三十多项XX市级荣誉称号。

进入第二个十年发展后,XX路小学着力创建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XX市级名校,为XX市发展优质基础教育做出贡献,为科教兴市和科教兴国做出贡献。为此,学校特制定《XX市XX路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15年9月—2018年8月)》。

本规划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第二部分:学校办学理念阐述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第四部分:领域目标、推进计划及成功标志 第五部分: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整体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XX平方米,建筑面积XX平方米,总投资XX万元。现有39个班级,XX名学生,教职工98名,专任教师91名。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大专毕业及以上学历89人,占全校教师的98%,小学高级职称73人,占80%。拥有XX市名校长1名,XX省教坛新秀1名,XX市教坛新秀和中坚5名,XX市教坛新秀20名,XX市骨干教师12名和XX市骨干教师13名,优质课获得者38名,师资力量较为雄厚。

二、学校发展优势分析 (一)外部条件分析

1.周边环境良好,外部关系氛围和谐

学校地处市中心,毗邻XX街道服务中心,附近有市行政中心、人民医院、新华书店、广播电视大楼、气象大楼等科技文化设施,方便学生开展科技、文化实践活动。周边有XX小区、晨沐花园、XX花苑、民丰小区、XX小区、新世纪花园等比较成熟的住宅小区以及新近开发的大量高档小区。学校与周围社区在社区活动、敬老爱老、场地支援等方面交往频繁,与友邻单位关系融洽,互动良好,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生源状况总体良好

学校近几年接收新生为七个班315人,主要以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村(XX路以南)以及民丰居、XX居和部分清远居、乐湖居的适龄儿童,生源比较稳定。近几年家长中教师、公务员、银行职员、新闻

工作人员、私营企业主、公司职员等占比显著提高,普遍对教育都很重视,学历层次也比较高。从总体来看,生源逐年递增的速度非常之快,在市区小学内相对比较好。

3.办学条件趋于一流

校园占地面积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总投资XX万元。学校选址合理,南临马车河,西临XX路,北临XX路,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主体教学楼高低错落有致,造型别具一格,富有现代化气息,而且用走廊连接而成,让师生避免日晒雨淋,还能集室内体育馆(风雨操场)、阶段教室于一体。教学楼东侧有科技楼、25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的塑胶操场(内有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学校班班安装电子白板和小媒体教学系统、校园广播系统、无线网络和视频监控防盗报警系统等现代化设施;同时学校各类辅助教室配置齐全,拥有各类艺术、科技等功能教室26个,包括120平方米的多功能舞蹈厅、397个座位的多媒体阶梯教室、120平方米的信息技术教室、藏书38000多册的图书室和师生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乒乓室、民乐室、棋类室??拥有教学用计算机243台(8人/台),图书生均21册,音体美科学等学科器材和仪器设备均按省一级标准配备,设备齐全。总体布局新颖,景致迷人,设施齐全,是少年儿童求学的乐园。

(二)内部条件分析 1.学校管理科学高效

学校规章制度健全,落实到位,规范、有序、民主的管理方式体现依法治校的教育思想,在德育管理、师资队伍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管理、课程管理等方面建立体现以人为本、追寻校本、讲究成本和精细管理的管理制度。

(1)德育管理方面。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德育功能,系统构建 “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2)在师资队伍管理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和校本研修制度。如建立了一整套的骨干教师培养规划,有计划、分层次地将一批优秀教师纳入学校骨干培养规划中,并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名师工程。

(3)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一方面学校以常规管理制度为依基础,规范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保证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实践常规管理创新活动,对教师日常的备课、上课(含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真正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4)教育科研管理方面。实现了课题管理全程实施“技术性”管理,包括申报、论证、立项、实施、总结及成果答辩、推广等等,并完善各级立项课题的申报程序,形成“校级研究专题——县市级立项课题——省级立项课题”这一课题申报链,建设好了“金字塔式”的课题申报支撑体系。

(5)课程管理方面。学校从课程体系设置、构建和美理想的课堂、建立多元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行动等方面进行规划,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其中,学科拓展型课程的常态化实施是学校课程管理中的一大亮点。

2.师资队伍雄厚

学校现有教职工总人数98人,其中专任教师91人,行政人员3人,教辅人员4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5人(占5.5%),中级职称者68人(占

74.7%),初级职称者17人(占18.7%),未定级者1人(占1.1%)。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毕业66人(占72.6%),大专毕业23人(占25.3%),中师毕业2人(占2.2%)。

几年来,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省级和市、县级的优秀教师。学校已经逐渐形成一支崇尚师德、钻研业务、潜心从教的较为优秀的教师队伍。现对学校的师资优势分析如下:

(1)年龄结构合理

从年龄结构来看,整个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成正态分布。30岁至45岁的教师有70人,占了专任教师的76.9%。这是学校的骨干力量,这些教师不仅充满活力,有充沛的体力,是最有可能发挥其工作潜能的阶段。

(2)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较高

一直以来,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优秀、乐于奉献的教书育人队伍。2003年至今教师在县级以上优质课竞赛中获奖的有40人,拥有县级以上教坛新秀和骨干教师38人,获奖人数占专任教师的41.8%。近三年,学校在XX市级以上的论文案例评比中,共有102篇获奖,6篇发表;共有39个课题立项,其中有6个课题获XX市级奖,有12个课题获XX市奖,共有21个课题结题,大多数教师具备独立主持课题研究的能力。

(3)名师骨干教师队伍已然形成

近三年学校先后培养了1名省教坛新秀,1名XX市名校长,4名XX市教坛新秀,7位XX市师德楷模奖和2名终身班主任奖,5名中学高级教师,市县级学科骨干教师20人。

3.学生综合素质良好

(1)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良好 学校学风良好,绝大部分同学都有比较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在XX市多次检测中名列前茅,后20%学困生也得到有效帮助,学业成绩显著提高。

(2)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全面,个性特长多样

学校课程理念为差异发展,多彩课程,以“多”和“彩”为表象特征,通过课程多元化、学习的选择化、教学个性化、评价多样化等手段,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多样化需求,坚持兴趣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多样化原则等原则。开设拓展型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竞技竞赛活动,成立30多个学生社团。近三年学校每个学期都在各级各类的体艺、科技、信息技术等比赛中荣获奖项,如XX机器人比赛二三等奖、XX省校园足球比赛二三等奖、XX市舞蹈比赛二三等奖、XX舞蹈、器乐、声乐比赛一等奖等。

(3)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

学生以红领巾志愿者和科学小课题研究为载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开展力所能及的学校、社区的公益性、服务性、体验性活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学生自主开展的科学小课题实验研究成果多次荣获XX市奖。

4.办学特色逐步显现 近几年,我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差异教育,着力营造“和?美”校园文化,打造科学教育品牌,创建体艺特色学校,办学特色初步形成。学校积极开展质量监测和过程性评价、儿童阅读、“三小”培养、民乐进课堂、校园足球等实验项目,语文晨诵、趣味数学、体育足球、音乐民乐、英语口语、美术陶泥和科学实验等学科课程,培养专业教师,建设活动场地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