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暗挖区间隧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2:33: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诚~行区间暗挖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诚信路站~行政中心站区间位于贵阳金阳新区,线路出诚信路站后,沿林城西路中央绿化带下前进,直至行政中心站。区间出诚信路站后沿林城西路直至林城西路与金阳北路交叉口段为暗挖矿山法隧道,此后为明挖法隧道,暗挖矿山法隧道设计起讫里程为YDK4+327.7~778,全长450.3m,为单洞双线结构。本段暗挖区间轨面最小埋深约13.5m,轨面最大埋深约为27.5m,左、右线路均为直线,线间距为5m,左、右线纵断面坡率均依次为-2‰、27.688‰,坡长均依次为390m、480m。

本段区间沿林城西路敷设,林城西路修筑过程中对场地进行了低挖低填,挖填方高度一般未超过5m,现场区地势东高西低,整体较平缓,地形坡度一般小于5°,地面标高为1284~1294m。现场区北侧为在建商住小区,紧邻车站分布了若干高层建筑,南侧为修筑林城西路时形成的人工边坡及荒地。

诚信路站~行政中心站暗挖区间设计位置及布置形式详见《诚信路站~行政中心站暗挖区间施工平面布置图》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2.1工程地质情况

区间暗挖隧道埋深较浅,约为10m左右,小于隧道2倍洞径,属于超浅埋隧道。隧道基底位于强至中风化岩层内,隧道洞身穿过基覆分界线,底板及局部边墙为中风化灰岩,岩质较硬,大部分边墙为强风化灰岩,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多呈碎块状,隧道拱顶及局部边墙为可塑状红粘土、强溶蚀带灰岩,遇水易软化崩解,透水性差。围岩级别全部为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坍塌,地表易下沉或直接塌陷至地表,开挖时应加强超前支护。

本暗挖区间地表均为混凝土路面,基岩仅在周边小山包处出露,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地层。覆盖层厚度为1.5~17.6m,平均厚度为9.9m,覆盖层厚度由西至东逐渐变小。覆盖层类型有:(1)杂填土层(Q(ml)) (2)耕植土层(Q(pl)) (3)残积层(Q(el))。

本暗挖区间基岩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二段(T1d(2)):为浅灰色中厚层亮晶灰岩,时夹厚层鲕状灰岩,厚30~110m。

1.2.2不良地质情况

场区内可溶岩地层广泛分布,裂隙发育,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好,岩溶发育条件较完备。岩溶形态以基覆分界面附近的溶沟溶槽及溶洞为主,局部分布沿陡倾裂隙发育的竖向溶洞。

本暗挖区间共实施45个钻孔,有7个钻孔见溶洞,钻孔遇溶洞率为15.5%,溶洞发育区域集中于基覆分界面附近,标高位于1273~1278m之间,溶蚀下限标高1273.04m,

溶蚀上限标高1283.38m。溶洞洞径主要为0.5~2.0m,最大为6.2m,溶洞以充填溶洞为主,填充物为软塑~流塑状粘土,部分为空溶洞,总体而言,场区岩溶中等发育,但岩溶发育部位集中于洞身及洞顶位置,将对隧道围岩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

1.2.3地表水

场区地处乌江右岸一级支流猫跳河与南明河分水岭核部。

场区东侧约1.5km处为观山湖,常年有水,勘察期间湖水位高程在1274 m左右,历史最高水位1276m。

场区西侧约200m处(桩号YDK3+950附近)紧邻林城路出露一岩溶裂隙(管道)泉,枯水期流量5~10L/s,汛期流量一般10~20L/s,林城西路修建过程中将其埋管引流至道路南侧。

场区西南侧约400m处出露一泉水点,据当地居民透露,该泉水点曾经出现过草鱼、乌龟等水生物,说明该泉水点与周边大型地表及地下水体之间存在岩溶管道。

1.2.4地下水

场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孔隙水及岩溶裂隙水两种类型,富水性较高。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覆盖层内,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局部为上层滞水。岩溶裂隙水含量较丰富,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的风化裂隙内,主要接受大气降雨、上游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补给。因场区及周边整体地势北东高,南西低,因此,地下水主要径流方向大致为NE至SW。

前期及本次钻探结果显示,场区地下水埋深较浅,约为地表以下10m,标高为1275~1283m左右,高于轨道底板5~8m。

1.3 现场施工平面布置

工区全部围挡封闭,目前地面及地下管线已经拆除,场地已经平整,有道路通往施工现场。临时供水、供电已从业主提供的市政供水、供电接驳点引入现场。施工队伍驻地、钢筋加工场、火工品库房、搅拌站等临建设施已经施工完毕。

林城西路南面的既有公路路面和空地作为施工队驻地及钢筋加工场用地,沿既有林城西路修建明挖隧道可通至斜井洞口。在暗挖斜井洞口左侧平整场地设置砼搅拌站、火工品库房、材料库、高压水池等,在斜井洞口前方平整场地布设空压机站、通风机、集水井等。

现场具体施工布置详见《诚信路站~行政中心站暗挖区间施工平面布置图》。 1.4施工的特点及难点

(1)浅埋暗挖隧道穿越不良地质条件,岩溶发育,施工安全风险大。

本区间暗挖隧道埋深较浅,约为10m左右,小于隧道2倍洞径,属于超浅埋隧道。隧道基底位于强至中风化岩层内,隧道洞身穿过基覆分界线,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拱顶及局部边墙为可塑状红粘土、强溶蚀带灰岩,遇水易软化崩解,透水性差。围岩级

别全部为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处理不当会出现大坍塌,地表易下沉或直接塌陷至地表,开挖时应加强超前支护。

不良地质地段暗挖隧道施工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速反馈、快处理”的原则,采取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和超前水平钻孔,提前制定预控方案,控制开挖进尺,控制爆破装药量,加强超前预支护和初期支护,加强监控量测,及时施作二次衬砌,确保施工和周边建筑物安全。

(2)地下水位高,结构防水等级高。

本区间段地下水位标高为1277~1283m,高于隧道底板8~10m,隧道开挖时可能发生隧道涌水问题。根据详勘报告,取隧道长度L=150m,水头降深8m,渗透系数3m/d进行分析,隧道开挖初期最大涌水量约为6924.5m3/d,经常性涌水量为1785.6m3/d,隧道施工过程中需及时采取排水措施,不得散流、不得积水。软质岩地段施工排水沟不得沿边墙基脚设置,应距边墙基脚适当距离,以防止水沟渗水软化边墙基底围岩而降低其承载力。

本标段防水等级高,隧道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机电设备集中区段为一级。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确定,考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工程环境处于一般环境,采用耐久性防水混凝土结构,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10。施工中需要认真落实设计对主体结构砼的自防水和防水层的施工要求,加强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等防水薄弱部位的处理,制定专项措施,确保防水施工质量。

(3)对周边建、构筑物的不利影响控制要求高。

本区间暗挖隧道全长下穿城市公路主干道(林城西路),且在YDK4+518~528段下穿市政既有雨水沟、污水管。区间北侧为在建商住小区,紧邻车站分布了若干高层建筑,南侧为修筑林城西路时形成的人工边坡及荒地。

下穿道路和建、构筑物时应先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精确定位。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弱爆破、少扰动、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方针,严格控制掘进进尺和装药量,减少爆破震动,必要时采用静态爆破,并采用大管棚和小导管注浆等超前支护措施,及时施作钢拱架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加强洞内和地表监控量测,并做好应急预案,确保施工安全。

1.5 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1.5.1 施工要求

本暗挖区间工程按照矿山法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及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15.5个月内完成,确保零事故发生,确保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全部合格,确保环境零污染,争创贵阳市文明示范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