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重庆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3:13: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语文答案

1、D【解析】切磋qiē

2、A【解析】A项应为“调剂”、“冥顽不化”B项“掂量”、C项“法谒”、D项“怦然”。

3、B【解析】A项“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用于人,不用于物,属用错对象;B项“八字还没一撇”是惯用语,比喻事情还没有起色,一点眉目都没有;C项“任凭”改为“只凭”,属虚词混用;D项“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不能用来形容“民族歌舞”。

4、B【解析】A项“教人精神一振/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主动句式和被动句式杂糅的结构混乱;C项“……是景点”缺少主语;D项“首次抵达”语序不当造成歧义:首次限制对象不明,“首次考察队”或“首次抵达”

5、C【解析】A、B、C三项都只是概括具体的某些方面,属于范围缩小和表述不准确。 6、D【解析】D项说的是生物中发挥作用控制的两个方面,属于游离题干,答非所问。 7、C【解析】 “自由改变”属于言过其实,范围扩大。

8、B【解析】据上下文推断是文言实词解答的有效方法。据“公曰:‘然!为上而忘下,厚籍敛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敛死觜,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公三月不出游。”几句话,能大致猜出第一段写晏子向景公建议后,景公的做法,“不服政”可猜读为“不服役纳税”。 9、C【解析】。D项“趣庖治狗,以会朝属”是景公听取晏子劝谏后的正确做法,讲的不是他的“荒诏行径”。 10、D【解析】D项写晏子对景公的建议,三个事例看不出他的“刚正不阿”。 11(1)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

(2)①倾尽钱财不够交纳赋税,竭尽全力不能完成徭役,百姓饥寒交迫,,老百姓饥寒交迫,冻饿而死,腐尸到处可见。

【解析】翻译,首先要求准确地直译,在此基础上追求畅达。“奉敛”、“周役”、“死背相望”都需要意译。结合上下文和中学课本的积累,应该难度不大;“民氓饥寒冻馁”中的“饥寒冻馁”之“馁”是“饿”的意思。要引导学生用对举的方式翻译古文,如“殚”和下一句的“尽”意思一样。 ②无视小民百姓的忧伤,却看重身边近臣的高兴,那么国家也就没有什么希望了。 【解析】对举在古文中是分常见。“傲细民之忧”和“崇左右之笑”结构相同,可推断“细民”与“左右”结构相同,可译作“小百姓”或“百姓”。 12、【1】上片写眼前送别之景,(1分)下片写朋友将去之地(1分)

【2】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往。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

(或:(1)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2)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意

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3. (1)名余曰正则兮 (2)仙之人兮列如麻 (3)序八州而朝同列 (4)亦足以畅叙幽情 (5)华兹华斯 (6)《阿Q正传》

14、梳下来的白发让我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

(或一根银白的头发让“我”发现了生命的衰老,惊叹时间和岁月的流逝。)

15、作者以人生过程为线索,贯穿对时间的不同感悟:①小时候贪玩而痛恨时间的管束→②初中时漠视时间而不刻苦学习→③后来对时间麻木而无所作为无所作为→④十几年前发现白发而感叹时光飞逝时光飞逝→⑤现在明白应该和时间一起走过充实的人生。

(或:童年时代感受到人的生活和快乐受时间的支配;青少年时代有冷落时间到感受时间无处不在;成年以后由感受时间隐藏在生活里到领悟时间引领生命。) 16、依次写了时间在①钟表中②生活中③生命中行走。

(或:挂钟里的时间每时每刻不慌不忙,气定神凝,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手表里的时间鬼鬼祟祟地行走;项链坠、台历、玩具、电脑和手提电话的时间匆匆地行走;头发里的时间悄悄地行走;生命里的时间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人和时间相依相偎着行走,并引领人走到地老天荒。)

17.观点:时间是永恒的,它支配着人的生活。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人类的生命是长久的。 态度:对时间行走的坦然和理智。

(或:观点:作者认为时间并不是无情地抛弃我们,而是我们的情侣,伴随我们走过一生。

态度:热爱、珍惜时间,让生命在时间里充满意义,绽放光彩。)

18、母鸡高高在上,自以为劳苦功高;鸡蛋默默在下,说不出冷暖、凄凉。 19、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

20、虽然(尽管)……但是……只(而)……因为……不管(即使)……也(就) (必然)

21、每个人不都是一根蜡烛?难道你不该被点燃?难道不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你自己并不会燃烧得更快,世界不因此而变得更加光明美好吗吗?

每个人不都是一根蜡烛?既然被点燃了,难道不应该去点燃更多的人?难道你自己会燃烧得更快?难道世界不因此变得更加光明美好美好? 文言文翻译参考:

一年冬天景公到郊外巡游,在路上看到有没掩埋的饿殍,却漠不关心,不闻不问。晏子劝谏说:“从前我们的先君桓公出游时,看到饥饿的人就给他们食物,看到贫病的人就给他们钱财(帮助他们治疗),并下令不要他们服劳役,也不要向他们征税。因此每当桓公将要出游时,老百姓都高兴地说:‘君王幸而能到我们乡里来巡游吧!’如今君主您冬日郊游,住在都城周围四十里内的百姓,倾家荡产也不够交纳赋敛,筋疲力尽也不够您役使,百姓饥寒交迫,饿殍载道,而君王却不闻不问,这就失去做国君德行了。财穷力尽,百姓凭什么拥戴国君;骄奢淫佚,国君谈不上爱护人民。上下离心,君臣不亲,这是夏、商、周三代衰亡的原因啊!如今您重蹈三代的覆辙,我担心君王的公族就要危亡,君位将被异姓代替了。”景公说:“是啊!国君只顾自已享乐而忘了百姓的疾苦,只知横征暴敛而不顾人民的死活,我的罪过太大了。”于是下令埋葬饿殍,拿出公粮来救济贫民,并令周围四十里内的百姓,一年之内不服劳役。景公三个月没出去游览。

景公让马夫饲养他所心爱的一匹马,那马突然暴病死了。景公大怒,令人拿刀去支解养马的人。这时晏子正赔侍在景公身旁。左右拿刀上前,晏子阻止了他们,然后问景公道:“尧舜支解人,从谁开始的?”景公很惊恐地脱口而出:“从我开始。”就没支解养马人。但又说:“把他投入监狱治罪。”晏子说。“这人不知他犯了什么罪而死,我请为君王教训他一番,叫他知道自已的罪过,然后再送进监狱治罪。”景公说:“可以。”晏子就历数其罪道:“你有三大罪状:君王命你养马,你却让马死了,这是第一条死罪;你养死的又是君王最心爱的马,这是第二条死罪;你让君王因为一匹马的缘故而杀人,百姓听说这件事必然怨恨我们的君王,诸侯听到这件事必然要轻视我们的国家。你杀了君王的马,使老百姓对君王积下了怨恨,我们的军队也要被邻国打败,达是第三条死罪。现在把你投入监狱治罪。”景公听后长叹一声说:“请您老夫子释放了他吧!请快释放了他吧!不要因此损伤了我仁爱的德行。”

景公的猎狗死了,他命令朝外给它治办棺材,宫内给它准备祭品。晏子听说这事,前来劝阻。景公说;“也不过区区小事,只是借此和近侍们取乐罢了。”晏子说:“您错了!向百姓横征暴敛的财物不把它用到百姓身上,而浪费钱财以博得左右一笑,轻视小民的疾苦,而着重近侍的玩乐,这样,国家也就没有有什么希望了。何况孤苦的老人受冻挨饿,而一条死狗却享受祭祀,鳏寡无靠的人得不到救济,而一条死狗还占用棺材,行为荒唐到这样,百姓如果知道这事,一定会怨恨自己的国君,诸侯如果知道这件事,一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老百姓积满怨恨,诸侯卑视我们的政权,您竟然认为这是区区小事!您还是再好好考虑考虑吧!”景公说:“您说的对。”赶紧催厨师杀狗烹肉,拿来和群臣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