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校史知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7 12:06: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检索、借阅中山大学三个校区图书馆的400多万册的丰富馆藏。

中山大学图书馆作为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华南地区中心,拥有丰富的电子资源,其中外文联机数据库有8个,共包括24个数据库,此外还有数十种网络版光盘数据库,珠海校区的读者可在校园内任何一台终端通过网络使用这些电子资源。

● 体育馆

风格独特的体育馆采用天然基础及钢拉索结构,外墙采用彩色压型钢板,屋面则是大跨度彩色钢板,总建筑面积将近9000平方米,场内全长120米,宽70米。馆内设有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为校区提供了一个全天候的体育训练、竞赛场所。

科研实力与社会服务

校区拥有较为雄厚的科研实力。中山大学国家科技园珠海园区、中山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创新科技研究院、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医药中心、电力电子及控制技术研究所以及与丁肇中博士合作的热控实验室等一批重点科研机构和实验室落户在珠海校区,并与地方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合作。

中山大学北校区简介

前身博济医学堂,创建于1866年,是在我国最早设立的西医学府。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于1886年在此学医和从事革命活动。1936年,博济医学堂发展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1953年,岭南大学医学院与中山大学医学院、广东光华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首任院长是著名医学教育家柯麟。1957年3月,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名为中山医学院;1985年6月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五十年代,全国高等医学院校33位一级教授中,中山大学北校区就有8位。1960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7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并被确定为全国4所重点医科院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多院系、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的医科大学。1997年通过了国家“211工程”立项论证,为学校改革和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历史大事

1924年2月4日 孙中山先生以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的名义发布命令:“着将国立高等师范、广东法科大学、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合并,改为国立广东大学”。

1924年6月9日 孙中山任命邹鲁为国立广东大学首任校长。 1925年7月 广东公医大学并入国立广东大学。

1926年8月17日 为纪念对中国民主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孙中山先生,国民政府发布命令,正式宣布将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1927年3月1日 标志国立中山大学除弊革新后的开学典礼隆重举行,由学校委员会委员朱家骅主持。1925—1927年间,国立中山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整顿,扩展了学校规模,成为学科比较齐全、规模较大的多科性综合大学。

30年代中期 中山大学石牌新校舍落成。旧校舍由原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法科大学、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广东公医大学等散布在广州市的四处校舍合并而成。1925年5月,首任校长邹鲁首倡在广州石牌建设新校舍,其后历任校长续有筹划,但均未告成。1932年,邹鲁重新掌校后,开始新校舍的建设。自1933年11月11日奠基起,至1937年9月因抗战爆发而止,石牌新校舍历经三期建设工程,基本落成。

第 6 页 共 12 页

抗日战争初期 中山大学成为祖国南大门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阵地。1936年1月13日,中大积极响应全市学生抗日游行,遭到广东当局镇压,爆发了轰动全省的“荔湾惨案”,多名学生被捕,冯道先、朱文畅两同学被杀害。1937年12月24日,中大文学院学生发起成立国立中山大学抗日先锋队,并与救亡呼声社、青年群社等8个团体于1938年1月1日成立广东抗日先锋队。

1938年10月 因日本对华南的军事进攻加强,形势危急,中山大学奉命迁校。抗战八年,中山大学流离颠沛七个年头,先是西迁云南澄江,又于1940年8月在许崇清代校长主持下迁回广东北部山区坪石,再在1944年底至1945年初粤汉线失守之后由坪石向东迁往仁化、梅县,往西走连县,分散于三地。在国难中艰难维护着华南最高学府的地位。

1945年10月 中山大学复原广州原校址办学。

50年代初 全国高校调整,中山大学保留文理学院,工、农、医、师范学院各自独立,由中大分离出去,法学院并入中南财经学院,岭南大学并入中山大学,中大校址从石牌迁往康乐村原岭大的校址,同时其他学校的文理科也与中大合并,组成了新的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和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进行交流合作,这是中美建交后美国学术代表团第一次访问中国。同年2月8日至3月5日,以黄焕秋副校长为团长的中大教师代表团还访问了香港大学、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这是改革开放后内地第一个访港高校代表团。

1999年9月 珠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合作建设中大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成为异地办学的范例。

2001年10月 原中山医科大学(占地0.39平方公里)与中山大学强强合并。 2004年 中山大学广州东校区落成。

如今,中山大学共有广州南校区、北校区、东校区和珠海校区4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又名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中山眼科中心、肿瘤防治中心、附属口腔医院、附属第五医院(又名珠海医院)等7个附属医院,规模之宏大,景色之秀丽,影响之广泛,举世瞩目,蔚为国光。

中山大学的几次更名

中山大学原名国立广东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由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并以其英名命名、纪念伟人的高等学府。中山大学自1924年2月创办以来经历了几次更名。

第一次改名是1926年8月,由国立广东大学改为国立中山大学。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铁狮子胡同11号与世长辞。全国各地以各种方式悼念、纪念一代伟人。1925年3月24日,《广州民国日报》刊登了国民党员黄行致国民党中央党部函《改广大为中山大学之提议》。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廖仲恺先生在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71次会议提议,将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列入议事日程。同年8月5日,国立广东大学第38次校务会议通过决议:将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08次会议也通过了改国立广东大学为国立中山大学的决议。1926年3月13日,国立广东大学第70次校务会议决定组织筹备中山大学委员会。是年6月19日,国民政府批准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名单。

第二次改名是1927年8月,由国立中山大学改名为国立第一中山大学。

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多所中山大学。为纪念孙中山,国民政府批准四所大学命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国立中山大学改名为第一中山大学;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命名为国立第二中山大学;杭州创办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南京以国立东南大学等多所高校为基础创办国立第四中山大学。除这四所国立中山大学外,还有河南中山大学、南昌中山大学、上海中山大学、安徽中山大学、兰州中山大学、西安中山大学等等。

第三次改名是1928年3月,有国立第一中山大学改为国立中山大学。

第 7 页 共 12 页

1928年初,国民政府大学院在上海作出决定:“将各地中山大学悉易以所在地之名,只留广州第一中山大学,以资纪念总理”。随后,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改名为浙江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改名为江苏大学,后又改为国立中央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停办,后复办时改名为国立武汉大学。国立第一中山大学经国民政府批准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第四次改名是1950年9月,由国立中山大学该为中山大学。

1950年9月9日,中央教育部批复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经政务院核定:公立学校概不加冠“国立“、“省立”、“县立”或“公立”字样。根据这一规定,国立中山大学称中山大学。此后,中山大学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杰出人物

校长篇

邹鲁(1885—1954年)原名澄生,字海滨,号澄庐主人。1923年被孙中山任为广东省财政厅长,并受命筹建广东大学(后来改称中山大学)并任校长。为广东大学的首任校长,邹鲁常以孙中山先生“要革命不能不读书”的话来勉励师生,强调“革命非有学问不可”,并出面组织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以至日本人称当时的中山大学为“抗日大本营”。

复任中大校长之後,邹鲁全力进行整顿。1937年,设立研究院硕土学位考试委员会,擧办了第一届硕土生学位考试,授予各科毕业的研究生以硕土学位,奖励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同时建设石牌中大新校舍,按实际情况调整院系,将原来五个学院扩大为理、工、医、农、法、文、教育等七个学院。制定和实施六年三期的建校规划,於广州市郊五山置地四万亩,以实现孙中山的遗愿。至1940年6月,邹鲁辞呈被批准,离开中大。

钟荣光 (1866-1942)别字惺可,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山大学前身之一岭南大学第一任华人校长。他的大半生都致力于岭南大学现代教育的发展,被誉为“岭大之父”。 他对岭南大学有两大最突出的贡献:一是将岭大从美国教会势力手中收回,这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二是足迹遍及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向爱国华侨和国内各界筹款办学,使岭大成为国内社会办学的先驱。

柯麟 与二十世纪同年诞生的柯麟,是一位革命家,医学专家、教育家。解放后,他担任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后担任新组建的华南医学院院长,到1980年的时候,年近80高龄的柯老继续担任中山医学院院长。他对我校医科教育的发展建立了卓著的功勋。

冯乃超 冯乃超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革命活动家、教育家。同时也是有影响的中国现代诗人、作家、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

陈序经 陈序经博士是位学者、社会学家、大学校长。他学贯中西,学识渊博,功力深厚,著作等身。他在社会学、经济学、民族学、历史学等方面,研究精深,见解独到。他熟练掌握英、德、法、拉丁等四种外语,蜚声学界。

许崇清 一个人一生中三次被任命为一所大学的校长,在中国不多,在世界也少见。但在中山大学就有两位:一位是许崇清,另一位是张云。许崇清三次担任中山大学校长共20年,占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以来近80年的四分之一。

许崇清先生第一次执掌国立中山大学,是1931年6月至1932年1月,被任命为代理校长。许校长上任后,对学校的体制进行改革,实行了学院制。许校长还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校的发展,增设了三个学系,文学院增设社会学系,理工学院增设土木工程系和化学工程系两个工科学系,为后来工学院的设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出兵侵占东北沈阳,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兴起。许校长大力支持国立中山大学的抗日爱国行动。1932年2月,许校长被免职。

许崇清先生第二次执掌国立中山大学,是1940年4月至1941年7月,任代理校长。1940年秋天,许校长主持完成了将学校从云南澄江迁回广东乐昌县坪石镇的艰巨任务。许校长思想开朗,尊重人才,

第 8 页 共 12 页

提倡学术研究,聘请了一批著名学者,他们当中有哲学家李达、文俗学家钟敬文、经济学家王亚南、法学家梅龚彬、戏剧家洪深等,推动了学校的政治民主、进步自由风气和学术的发展,深得师生的爱戴和拥护。但是,国民党特务分子密告许校长:“引用异党,危害中大”。他又一次被免去职务。

许崇清先生第三次执掌国立中山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1年2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签署任命通知书,任命许崇清为中山大学校长。中央人民政府还任命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原副秘书长、中央人事部原副部长冯乃超同志为中山大学副校长。任职期间,许校长尊重知识 爱护人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水平。 许崇清校长于1969年3月14日在广州与世长辞,留有《许崇清教育论文集》和《许崇清文集》。

教授篇

文学巨匠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来国立中山大学之前,受聘于厦门大学。1926年鲁迅先生辞去了厦门大学的职务来到中山大学。

1927年2月10日,鲁迅先生被任命为文学系主任兼学校教务主任。2月18日,在香港青年会作题为《无声的中国》的演说。19日下午又作《老调子已经唱完》的演讲。

1927年3月1日,由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后首次举行开学典礼。鲁迅先生在开学典礼上谆谆教导中大学生:“中山先生一生致力革命、宣传、运动,失败了又起来,失败了又起来,后来大家发表的成绩,即是现在的中华民国。中山先生给后人的遗嘱上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这中山大学就是?努力?的一部分。为要贯彻他的精神,在大学里,就得如那标语所说,?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因为大学是叫青年来读书的。”针对当时两种势力的斗争,鲁迅先生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念书固可以念得革命,使他有清晰的、廿世纪的新见解,但也可以念成不革命,念成反革命,因为所念的多属于这一类的东西,尤其是在中国念古书的特别多。”他勉励大家:“青年应该放责任在自己身上,向前走,把革命的伟大扩大!”号召“中山大学的青年学生,应该以从读书得来的东西当武器,”向“一切旧制度,宗法社会的旧习惯,封建社会的旧思想”猛烈开火。

一代史学宗师陈寅恪教授 被誉为一代史学宗师的陈寅恪教授,早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就与国立中山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2年5月,老教育家金曾澄教授被当时的行政院任命为国立中山大学代理校长,用特约教授的名义聘陈寅恪教授来校为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讲学。因此之故,研究院文科研究所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名誉导师时,陈寅恪教授于1944年3月便被聘为文科研究所历史学部的名誉导师。 特约教授陈寅恪,曾于国立中山大学因抗日战争之故迁在粤北坪石办学时,应邀为学校研究院文科研究所讲学。1952年10月,院系调整时,陈寅恪成了中山大学历史系的教授,直至逝世。

陈寅恪教授由于在抗战期间颠沛流离的生活,造成不治的双目失明,给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仍为中大历史系高年级学生讲授两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元白诗证史等课程。 由于家学缘故,他的诗词文学素养甚好。倡导诗文证史是先生对史学方法的一大贡献。《柳如是别传》就是他以诗证史的作品。

陈寅恪以其学术上的重大成就和忠直的人格受到中大师生,尤其是历史系师生的爱戴和敬重,许多师生把他的成就看成不可企及的高峰,这是当时历史系优良的治学风气。

为了纪念陈寅恪教授,进一步发扬他卓著的学术成就、严谨的治学方法和孜孜不倦地从事学术著述的献身精神,中山大学从1988年至1999年,连续举行了三次国际学术会议,其参加者的学术地位之高、范围之广、人数之多,堪称多年少见。

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蒲蛰龙院士 1991年,美国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杂志称蒲蛰龙院士为“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这是对蒲蛰龙院士学术造诣的高度评价,说明他一生从事的学术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认可,在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蒲蛰龙负责的昆虫学科是我国首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内访问学者接受点,1987年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其后又获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防治实验室。

第 9 页 共 12 页

著名内科专家陈国祯教授 (1908-1997),从事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50多年

著名光学、光谱学开拓者之一高兆兰教授 (1914.3.21——1999.10.12)是我国著名的光谱物理学家、教育家,是中国光学、光谱学的开拓者之一。

革命志士篇

陈铁军和陈铁儿 陈铁军和陈铁儿,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女儿。她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相继壮烈牺牲。

1925年暑假,陈铁军考进了广东大学(次年改名为中山大学)文学院。次年,陈铁儿也考入该校理学院。经过了严格的锻炼,1926年4月,陈铁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前,她的名字叫燮君,从这时起,她改名为铁军,表示跟旧我决裂。七妹原名燮元,也跟姐姐把名字改为铁儿。从此,她俩铁了心肠,誓把一切献给党的革命事业。广州起义失败时,陈铁军、陈铁儿与周文雍撤退到香港省委机关,1928年1月初返回广州工作,2月2日中共设在广州西关的机关被敌人破获,被捕者叛变,供出他们所住机关,敌人即往荣华西街周宅逮捕周文雍和陈铁军。他俩在狱中经受严刑拷打和名利诱惑,始终坚贞不屈。2月6日,他俩被押往红花岗英勇就义。电影《刑场上的婚礼》就是反映他俩英勇斗争

红花岗六烈士 1934年1月27日,国立中山大学抗日剧社与学校学生会纪念“一.二八”淞沪会战抗战两周年的名义在学校附小礼堂举行演出,时一些中大、女师学生受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影响,公开在场内散发传单并高呼革命口号,被特务发现,于1月28日凌晨进行大搜捕。由于叛徒的出卖,先后被抓走60多人。其中“中国文化总同盟广州分盟”的主要负责人温盛刚、谭国标和“社联”的骨干、中大学生凌伯骥、赖寅仿、郑挺秀、何仁棠等于1934年8月1日在红花岗惨遭杀害,这是历史上的红花岗六烈士。

校训 校歌 校徽

校训 中山大学校训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 年11月11日在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提写的。校训词为“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十字训词原文出自儒家经书《礼· 中 庸》。《中庸》第十九章说:“博学也,审问也,慎思也,明辨也,笃行也。”按《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诚”之本性,只要按“至诚”之本性从事修身,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便可以把自己修养成“君子”。实际上以中庸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为指导原则,使封建时代读书人不违背封建宗旨,成为封建主义的接班人。

明末清初,随着社会的变动,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发展传统《中庸》思想,强调“博学而 笃志,切问而近思”,即把做学问与立志结合起来,所以对“博学”做出新的阐发:“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博学的指导思想从个人自身修养扩大到“当务之事”的社会大事,所以他作出学、问、思与立志的统一。

孙中山则处于伟大民主革命的时代,为了革命的需要,他十分重视教育,造就一代振兴 中华,再造文明的人才。十字训词是他继承传统的教育形式而赋予时代的、革命的新的 教育方针和内容。可以说是近代思想创新的里程碑。

首先,孙中山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五者作为有机统一体给予新释,他所指的“博学”是指学生要学习“古近中外的知识”,包括自然和社会科学乃至社会实践,更值得重视的是,孙中山的“博学”而识,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远大志向而又有广大文化知识的人才。

其次,孙中山反对死读书的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他告诫青年,学、问、思、辨的关键 在于独立思考,学科学、发展科学,首要在于要明白任何科学的创造发明,不是靠书本 知识,而是由于科学家长期考察心得贡献到人类的记录。可见孙中山的问、思、辨,是指人的学习认识方法,把“观察”和“判断”这两种近代科学思维方法运用到教学方法 上,这显然也是创新的方法。

第三,孙中山把古代“笃行”发展为社会实践。 孙中山认为创办教育、是为了造就建设人才。广东不只要有一个岭南大学,而且必须要 有“几十个岭南大学,中国必须要有几百个岭南大学,造成

第 10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