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预防兽医考试方式初试及复试考试方式参考书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15: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拟招生人考试科目(点击科目查看参考书目考试数 170 大纲)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备注 007 动物医学院(电话:) 090601 基础兽医学 01 动物生理学 02 动物机能生物化学 03 动物功能组织学与胚胎学 04 动物病理学 05 神经内分泌与免疫 06 新兽药研究 090602 预防兽医学 01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02 鱼类病原微生物学 03 动物传染病诊断与免疫 04 兽医生物技术与疫苗 05 兽医寄生虫免疫 06 兽医公共卫生 090603 临床兽医学 01 小动物外科学 02 小动物内科与诊疗学 03 畜禽骨骼生物学 04 动物营养免疫学与营养代谢病 05 家畜中毒病及其畜产品安全 06 兽医临床应用分子生物学 07 反刍兽营养性疾病机理与调控 08 动物生殖调控与产科疾病 09 中兽医学与中西兽医结合 10 兽医中药学与中药药理学 095200 兽医(专业学位) 01 兽医硕士 ③612 化学④809 动物生理学 或 814 动物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0701 动物形态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③612 化学④809 动物生理学 或 814 动物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0703 预防兽医学综合知识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 ③612 化学④809 动物生理学 或 814 动物生物化学 复试科目:0702 兽医临床诊断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43 兽医基础④918 兽医免疫学 复试科目:0701 动物形态学或0702 兽医临床诊断学或0703 预防兽医学综合知识 复试科目同学术型相同研究方向的复试科目。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各科目参考书(初试) “化学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1. (1)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有机化学》,杨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或面向21世纪教材《有机化学》,杨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章维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9 2. (1)《无机及分析化学》,兰叶青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 考试大纲 《无机及分析化学》部分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物质结构理论,溶液化学平衡;分析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等常用分析方法。要求考生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了解化学知识在各相关专业学科中的应用,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一、气体、溶液和胶体 二、 化学热力学基础 三、化学反应速率 四、物质结构简介 五、 分析化学概论 六、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七、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八、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九、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十、分光光度法 十一、电势分析法 有机化学》部分 一、参考书 1.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有机化学》,杨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 2.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章维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9 3.有机化学实验,南京农业大学出版,2009年 二、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合成方法及其应用;有机合物各种类型的异构现象;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典型有机化学反应机制;有机化学的实验基本内容。要求考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独立分析解决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1.有机化学概论 2.饱和脂肪烃 3.不饱和脂肪烃 4.芳香烃 5.旋光异构 6.卤代烃 7.醇、酚、醚 8.醛、酮、醌 9.羧酸、羧酸衍生物及取代酸 10. 胺 11. 杂环化合物 12. 糖类 13.脂类 14.氨基酸和肽 15.有机化学实验 “动物生理学 ”课程参考书如下: 参考书目 (1)《动物生理学》,赵茹茜主编,第五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2)《动物生理学》,陈杰主编,第四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 姚泰 主编,《生理学》(第6版)2005,人民卫生出版社。 考试大纲 《动物生理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兽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动物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发生的过程,掌握主要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从整合生理学的角度阐述各系统、器官之间的功能联系;体内外环境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组织器官和整体动物对体内外环境变化的应答,理解环境-动物体-器官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了解《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相关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考试的内容范围如下: 一、绪论 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二、细胞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兴奋性与生物电现象。 三、血液 血液的组成与理化特性;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血液凝固;血型与输血。 四、血液循环 心肌的生理特性;血压及调节;微循环与组织液生成;心血管活动调节。 五、呼吸 呼吸的全过程;肺通气原理;气体交换与运输;呼吸调节。 六、消化和吸收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摄食调节;单胃消化;复胃消化;小肠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 七、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基础能量代谢和静止能量代谢;体温的调节。 八、泌尿 尿生成的过程;尿生成调节。 九、神经系统 神经细胞的种类与功能;突触传递;感觉的形成;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