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6:58: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30.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发生的第一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因青年剧作家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而得名,其杰出代表为青年歌德和席勒。这一运动在政治上追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在文学上崇尚感情,反对古典主义,歌颂自然。“狂飙突进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叛激情,但由于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局限,到80年代中便衰落了。

31.回返自然──18世纪法国作家卢梭提出的一个口号。卢梭认为,?处在原始状态五的人是自然的人,他们没有文明社会中的人的一切恶习,因此变革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人回返自然。这个口号有批判社会弊端的一面,也有否定社会文明和科学的一面。

32.回返中古──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口号。?浪漫主义文学反击资本主义文明,认为宗法制统治下的中古社会是一个神秘的、富有诗意的、和谐的时代,因此提倡回返中古。

33.感伤主义──又称主情主义,因斯泰恩小说的《感伤旅行》而得名。它产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的感伤情绪。感伤主义作家用感情和仁爱代替理发作为批判工具,着意刻画人的内心活动,描写人的悲惨命运,以唤起读者的同情与共鸣,不少作品常常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调。感伤主义影响了狄德罗、卢梭等作家遥创作,对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有较大影响。

34.湖畔派诗人──19世纪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支和骚塞的别称。他们憎恶资本主义文明,隐居在英国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创作了大量歌颂湖光山色.缅怀中古.讴歌宗法制农村生活和诅咒城市文明的诗篇崮而得名。他们的诗歌一扫18世纪矫揉造作的诗风,采用新题材.新韶律.新语言,具有清新.明朗.恬静.深遽的风格。他们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在推动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方面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

35.耶拿派──德国早斯浪漫派的别称。1898年,?施莱格尔兄弟创办浪漫派杂志《雅典那谟》,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一个史称耶拿派的文学派别。他们与魏玛古典主义相对立,提倡创作自由,强调文艺的主观性,重视民间文学传统,

其创作带朋主观唯心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重要作品有诺瓦利斯的诗歌《夜颂》、蒂克的《民间童话集》等。

36.世纪病──亦称时代病。19世纪初期,欧洲有不少资产阶级进步知识分子既厌倦上流社会虚伪腐败的习俗和冷酷的资本主义文明,又脱离人民,看不清前途,于是陷入忧郁.孤独和悲观失望之中,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后流行的一种典型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心态。

37.拜伦式英雄──拜伦笔下特有的主人公。他们都是一些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宁折不弯,但又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只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所以均以失败而告终。他们带有诗人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故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38.南方诗篇──普希金创作中由《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和《茨冈》组成的抒情诗的总称,系俄罗斯文学中典范的积极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39.东方叙事诗──拜伦创作中由《异教徒》、《阿比多斯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和《巴里西娜》组成的抒情诗的总称,它们以南欧和东方为背景,描写了一些孤独.高傲的叛逆英雄,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40.《欧那尼》决战──指法国浪漫派和古典派的一场短兵相接的斗争。1830年,雨果在巴黎上滨了浪漫剧《欧那尼》。此剧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全作情节曲折离奇,时间地点随意转换,因而遭到了古典派的顽强抵抗。他们与浪漫派在剧场里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抗争,最后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41.美丑对照原则──雨果所倡导的美学观点和创作主张。?雨果认为,古典主义只写崇高文雅的一面,而忽略了“丑怪粗野”的一面,这是违反自然法则的,艺术家有写丑的权利,因而力主通过美丑对照去表现艺术的真实。

42.自然主义──19?世纪后期发源于法国而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其代表作家为左拉.龚古尔

兄弟.都德以及德国的霍普特曼。自然主义是在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泰纳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它把创作当作科学实验,提倡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主张照相式地复制现实生活中的表面现象,并主张从种族、环境去分析解剖人的生活,用生理学、遗传学和病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社会存在。

43.唯美主义──19世纪后期流行于西欧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代表人物为法国诗人戈蒂耶.英国作家王尔德和佩特。?它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提倡超越现实.游离人生的纯粹美,?追求艺术技巧和形式美,认为不是艺术反映生活而是生活摹仿艺术。它否定文艺的道德意义和教育作用,但却又是对西方艺术庸俗化的反抗,它强调艺术形式的完美,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能力和范围。

44.《人间喜剧》──巴尔扎克小说创作的总称,?系受《神曲》启发而命名,计划写143部,完成了91部。巴尔扎克用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法把作品连成整体,全作分为“风俗研究”、“分析研究”、“哲学研究”三大部分,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巴黎生活、乡村生活、外省生活、政治生活和军事生活六大场景。

45.人物再现法──巴尔扎克独特的艺术手法之一。他通过顺叙、倒叙、对比、侧写等再现方式,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人间喜剧》中的再现人物共有400多个,散见在75部作品之中。这样前后呼应,相互联系,就把数量庞大的作品联结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46.“多余人”──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特殊的艺术形象。他们反叛贵族上流社会的庸俗生活,?要求变革专制农奴制的社会现实,但又远离人民,因而找不到出路。于是,他们忧郁、苦闷,最后成为一事无成的多余人。?他们是贵族革命时期优秀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到后来则逐渐丧失了进步性。

47.《梅塘之夜》──19世纪70年代法国六位作家的作品集。当时,?左拉.莫泊桑等六位作家经常在巴黎郊外

左拉的梅塘别墅聚会,?标榜自然主义,被称为梅塘集团。1879年的一个夏夜,?左拉提议每人讲一个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故事,后商定以《梅塘之夜》为名出版,?即左拉的《磨坊之围》、于斯曼的《背上书包》等,?六作中最佳之作则是当时文坛上的无名之辈莫泊桑的《羊脂球》,于是,?莫就此一举成名。

48.“俄罗斯少女”──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首创的一类贵族妇女的理想形象,她们植根在俄罗斯民族生活的土壤之中,?既有俄罗斯民族纯朴.热情和善良的品格,又有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从而以其高尚、纯洁、美丽、善良、迷人的性格成为民族的灵魂。

49.“威塞克斯小说”──哈代的一组小说的总称。?威塞克斯是哈代的家乡.英国西南部道塞特郡附近地区的古称。作家以它为背景,?写了一系列小说,反映19世纪70─90?年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农村后小农经济破产的悲惨状况。

50.民粹派──19世纪俄罗斯解放运动中的一个思想派别,?因其发起到民间去的运动而又自称为民众的精华而得名。?民粹派因脱离俄国社会实际而很快失败,到了80年代蜕变为恐怖组织“民意党”,?以刺杀沙皇而著称。

51.“自然派”──19世纪40年代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俄罗斯现现实主义文学的别称。它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于自然(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专制农奴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呼吁妇女解放,在文学题材.语言和技巧方面都有所创新。?“自然派”本是俄国反动文人对该派的贬称,别林斯基则通过理论上的阐述,?赋予其新的含义。

52.“西欧派”──19世纪40至50?年代俄罗斯解放运动中的一个思想派别,中有屠格涅夫。其成员多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具有自由主义倾向。?他们抨击俄国的君主专制政体,主张废除农奴制,但又反对以革命的方式解决俄国的社会问题,主张俄国走西欧资本主义的道路,?实行英.法式君主立宪或议会制。此派成分较杂,在农奴改革后瓦解。

53.勃朗特三姊妹──19世纪英国文坛上的三位姊妹作家的总称,?即夏绿蒂、勃朗特、爱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著者为夏绿蒂和爱米莉两姊妹,其代表作分别为《简.爱》和《呼啸山庄》。

54.小人物──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

55.社会问题剧──易卜生独创出的一种戏剧类型,?以尖锐地提出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来讨论而著称。?这些剧本提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系列问题,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56.奥勃洛摩夫性格──懒惰的代名词。?奥勃洛摩夫是冈察洛夫的同名小说的主人公,俄罗斯文坛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他是一个极端懒散.害怕生活发生变动.精神麻木而耽于空想的地主,?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床上度过,成了一个十足的寄生虫,?就连贵族少女的爱情也无法使他振作,最后在睡梦中死去。

57.“含泪的笑”──果戈理独特的艺术手法。?他认为艺术家不仅应当真实地反映生活,而且应当对生活进行审判,?即“通过世界上人们看得见的笑容和人们看不见的.不知道的眼泪来观察生活。?”正是这种“笑声”和“眼泪”的交集、喜剧和悲剧的结合,?加强了果戈理讽刺艺术的揭露和抬批判力量。

58.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提出的一种反动的.?空想的政治和道德主张,指作家经常鼓吹的禁欲主义、悲观主义、?僧侣主义和不抵抗主义,其理论基础是基督教人道主义,?本质和核心为不用暴力抵抗邪恶。

59.?“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创作中心理分析特点的理论概括。托尔斯泰的创作一向以精湛的心理分析著称于世,?他根据心理描写的动态表现原则,?特别擅长细腻地表现人物隐秘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的复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