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选用的基本知识(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2:08: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電容器選用的基本知識(上)

文/唐凌

在一般電子電路中,尤其是與Hi-Fi有關的各種電路 包括HFIFAF 電容器使用的頻度,大致上僅次於電阻器 然電阻器使用雖多,而其作用 特性 種類卻遠較電容器為單純,因為在一張線路圖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關電阻規格的說明是 除特別說明外一律用碳膜1/2瓦,而電容器就沒有那麼方便了。 因為電容器的規格,除了電壓 容量之外還有因結構不同而產生的種種形體及特性上的差異,若有選用錯誤,不僅電路不能工作,甚至於將發生危險 包括損及其他零件和人體等 本文擬就以業餘者為對象,敘述一般電容器的選用常識, 因編幅有限,是特將其較實用者優先論述。

一 電子電路中的電容器

電容器的基本作用就是充電與放電,但由這種基本充放電作用所延伸出來的許多電路現象,使得電容器有著種種不同的用途,例如在電動馬達中,我們用它來產生相移,在照相閃光燈中,用它來產生高能量的瞬間放電等等,而在電子電路中,電容器不同性質的用途尤多,這許多不同的用途,雖然也有截然不同之處,但因其作用均係來自充電與放電,所以,在不同用途之間,亦難免有其共同之處,例如傍路電容實際上亦可稱為平滑濾波電容,端看從哪一個角度來解釋。

以下係就一般習慣的稱呼做為分類,來說明電容器在不同電路中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1.1 直流充放電電容

電容器的基本作用既是充電和放電,於是直接利用此充電和放電的功能便是電容器的主要用途之一 。

在此用途中的電容器,有如蓄電池和飛輪一般的功能,在供給能量高於需求時即予吸收並儲存,而當供給能量低於需求或沒有能量供給時,此儲存的能量即可放出電容器充放電的作用與

電池充放電的作用不一樣,電池不管在充電或放電時,所需之作用時間均較長,因此,它無法在瞬間吸收大量的電能,也無法在瞬間放出大量的電能。 圖1-1是常見的整流電路,圖中二極體僅導通下半週的電流,在導通期間把電能儲存於電容器上,在負半週時,二極體不導電,此時負載所需的電能唯賴電容器供給。

在此電路中,你可能想到,電容器在正半週所充之電能是否足夠維持到負半迵使用 關於這個問題,有三個因素來決定 1.交流電在正半週時能否充份供應所需能量 2.電容器在正半週的充電期間,是否能夠儲存充份的能量 3.負載所需的平均電能是多少。

以上三個因素之中,1.2.數字若很大,而3.的需求則很小,即使在理論上亦無法獲得純粹的直流,因為電容器並非在正半週的全部時間都在充電,而只是在正半週的電壓高於電容器既有的電壓時,才有充電的作用 在電容器不接負載時 漏電流亦不計,其充電的時間只是正半週的前四分之一週 電壓上升時及至電壓上升到峰值後,第二個正半週就不再充電了 當電容器接上負之後,開始放電,在不充電的時間內,放去了多少電能,在充電時才能回多少電能,正是因為這樣,所以紋波是無法等於零的。

通常的整流充放電電路,都是在交流接近峰值的極短時間內充電,然後做穩定的 如前級放大器 或不穩定的 如B類放大器 放電,而放電之量亦僅佔總電容量極小的部份 但也有少數電路中的電容是做長時間緩慢充電而後在瞬間大量放電的,這類電路例如照相用之閃光電路和點銲機中之放電電路等,其電容所要求的特性自與一般整流用電容不一樣。

1.2 電源平滑濾波及反交連電容

前述的電源整流電路中的充放電電容,因有充電及放電時間之分,故必然會有紋波存在,為了盡可能降低紋波率,可如圖1-2A另加一電容為C2,此電容即純為平滑紋波之用,在圖中A使用電感L為交連,B則為電阻交連,當使用L為交連

時,有較高之效

率,且設計適切時,有極佳之平滑濾波效果 在圖1-2中,如果整流後的負載是穩定的,例如是一只燈泡或一個蓄電池,則C2唯一之作用即為平滑濾波,然若此一電源供給器的負載並不穩定,那麼在C2兩端之電壓,除了含有AC電源的紋波外,亦可能因負載變動而致電壓有所起伏,起伏的幅度隨負載變動幅度而異 此時若以同一電源供給兩個不同的負載,而其中又有一個負載對電壓極為敏感時,那麼第一個負載的電流變化,便可能影響第二個負載的動作,例如立體聲兩聲道間的 串音,又如前後級共用電源而動作相位復為同相時可能引起之超低頻振盪等 為了防止類似這種來自電源的交連作用, 可在每一負載前單獨加上一電容,此謂之反交連電容,如圖1-2C之C2及C3。

1.3 高低通帶通及分類

當電容器兩端被

加上極性不變的電壓時,電容器就會充電,而此電壓雖極性不變電壓卻隨時改變時,電容器兩端將保持

最高電壓值,這種現象,在前節中,我們己予敘述 在本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