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劳动实践基地 拓展特色教育之路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1 2:27: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依托劳动实践基地 拓展特色教育之路

我们马伸桥镇于各庄中心小学现在有6个教学班,有学生200多人,学生来自四个自然村。多年来,学校始终重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由于学生来自农村,这为我们能充分发挥其特有优势,建立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提供了物质条件,使我们开展特色教育活动得到了有力的保障。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学校加强组织领导,适时建立校内劳动实践基地

学校领导一班人在孙秉孝校长的领导下,始终高度重视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我们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任为副组长,学校后勤老师和各班担任劳动课的教师为成员的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我们在学校规划范围内合理规划,建立校内劳动基地:我校建校已有十几年了,在教学楼前楼后有菜园1.5亩,有草坪、绿化带约0.5亩,合理的布局,使得校园闲散土地利用率达到100%,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建立了校内劳动基地。劳技教育基地的建立,为学校教学和学生实习,提供了实践的场所,同时校园格局实现了绿化、美化、经济的风格,为育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优配劳技师资,深化劳技实践教学改革

为了上好劳动技术课,如何选配劳技师资是关键。我们的做法是任用事业心强,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为学校劳技教师,为其创造优良的工作条件和自身发展的空间,以鼓励劳技教师多出成果,改变当前教师不愿从事劳技教学的状况,从而调动起劳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激发劳技教育教学的内部活力。春天,依农时我们组织学生到果园、菜园翻地,向学生传授

瓜果蔬菜生产的管理技术。夏天,干部教师一道战酷暑、冒高温给蔬菜打药灭虫害。

三、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劳技实践

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同时,还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为落实新课程计划,避免出现劳动课为负科,片面认为可上可不上的倾向,我们坚持劳技课教师上课有教案,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活动有记录,真正做到行政有人抓,业务有人管,课程有人教,实践有人导。劳动课上,师生一起给树木、蔬菜,浇水,松土,施肥,修剪,捉虫。整个菜园,在春天里到处是鸟语花香,夏天郁郁葱葱,秋天硕果累累。我们每年收获的蔬菜提供给学校伙房,这样,自己亲自种植的绿色食品,吃着放心,看着舒心。它不仅丰富了在校用餐教师的伙食,还锻炼师生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品质。我们把每年产下的红果和柿子卖掉,在丰收的年景,效益一般在800--1000元不等。几年的实践证明,劳动实践基地的管理,必须由学校统一安排,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到班,责任到人,要讲究科学管理, 才能有使有限的基地发挥高效的作用。

四、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一位著名教育家也说过:\教育不但要发展孩子的智力,还应燃起孩子对劳动的渴望.没有少年儿童劳动的幸福,就没有教育的一切;教育的理想在于使所有的少年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劳动创造一切,劳动使人体魄健壮,劳动使人幸福愉快.适宜的体力劳动能使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在劳动中既动手又动脑!仅学到了生产,生活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而且开发了智力,越来越聪明。

\少年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指尖上。\这话很有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劳技实验园区的劳动实践基地,就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发展平台,学

生通过参加基地的实践劳动,不但锻炼了体力,培养了毅力,磨练了意志,增强了体质,更重要的是燃起了对劳动的渴望。因此,我们仍将继续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劳技课改研究,增加学生实践活动次数,充分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劳动技能,提高劳动实践基地经济效益。

2010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