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奥运完美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7:34: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语文综合性学习《走进奥运》案例

武汉外语学校 余清香

一.学习构想

案例背景

教材及学生分析分析

本单元的话题为“光荣与梦想”。所选课文,围绕着农业科学、航空航天、体育等不同侧面诠释“有了梦想,才会有执着的追求、探索的勇气、成功的光荣”这一主题。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在这一学习背景下,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以“走进奥运”为话题,要求学生在深入了解百年奥运历史及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把握“共享奥运精神,弘扬人类文明”这一全人类的一致追求,感受北京申奥成功的光荣,从而使他们将以实际行动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做出贡献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样与本单元的学习紧密相联的学习目标之一(引导学生形成为中华民族的梦想努力追求、探索,赢得成功的光荣)就能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达到,另外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学会搜集和利用资料的能力也是此次要培养的。同时开展《走进奥运》的综合性学习,还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以阅读与实践促写作,从而能写出有较高水平的学习报告。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学生“立人”之本和“立言”之源。综合性学习能将时代的活水引入课堂,又能让学生投身到生机勃勃的社会大课堂中去。鲁迅先生曾提倡青年“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要让他们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而时下学生的这个世界被“应试”所禁锢,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除了关心分数高低、衣食住行之外,很少问及其余。学生的生活剩下的只有读书、考试和分数。语文教学应致力于语文和生活这两个世界的交往与开放,把“破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让“有字书”与“无字书”相参照,使“阅读生活”与“人性完善”一体化,寻求对文本和自然、社会的共鸣,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激活他们的生活积淀,参悟生活真谛,让学生不断吸收、内化,充实和优化他们的精神世界,形成强烈的表达欲。

我们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学生只能周末回家时外出,又由于他们来自全市各个地方,因此进行社会调查时联络起来就有一些困难,这些都需要在学习中克服。学习的时间相对来说就长一些。

比较有利的是学生们对本次学习的话题有浓厚的兴趣,加之已有一次综合性学习的经历,因此,教师在指导阶段需引导学生学会围绕奥运话题与语文的联系确定课题,制订简单的学习计划,进一步学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有关资料,学会选择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写出学习报告。

二.学习设计 学习目标

(1) 深入了解百年奥运历史及相关知识,感受北京申奥成功的光荣,以实际行动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做出贡献,认识到这次学习就是行动之一,以培养社会责任心及使命感。 (2) 进一步掌握确定课题、查阅资料的方法并通过亲自参与锻炼社会实践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会合作,进一步加强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难点:广泛的多角度的占有资料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学习安排:

1、 师引导、布置任务、分组协调须一节课。2、小组学习活动须三周,3.小组学习过程

中课堂指导一节课。4、各小组展示须两节课。5、总结评价颁奖须一节课。

学习步骤:

第一次课堂指导:

安排:

1、由看《我们赢了》的影视片断导入。

2、 回忆与听说:看2001年7月13日晚这场直播时你是什么感受?

3、 你看过哪几届奥运会的比赛或有关节目,最想深入了解有关奥运会的哪方面的知

识?

4、 自动及教师协调相结合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 说明:

由中央电视台2001年7月13日晚报道北京申奥成功的直播节目《我们赢了》的影像片断导入,由于有视听的冲击力,加之播放学生曾经历过的激动人心的画面能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兴奋点,撩拔起他们表达和行动的兴趣以及欲望,很快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思考、言论就“走进奥运”了。

最想了解奥运会哪些方面的知识实际上是在帮助形成研究课题,在互相交流碰撞中,学生的视野逐渐开阔了。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们依据共同的爱好自主组成学习小组,推举出小组长,对一些由于各种原因未被组合的学生,教师再依据该生家庭住地的情况与小组长协调组成固定的学习小组并要求学生确定研究课题,制定好学习计划,强调在进行社会调查时,注意与人交往的礼节,以及调查的目的性要明确,并注意做好学习记录。

第一阶段小组学习活动 安排:

1、 讨论确定课题; 2、 组员分工获取资料; 3、 集合资料; 4、 记录学习过程。 说明:

这一过程中,小组长起到了小组核心领导的作用:他要组织小组成员讨论确定课题,依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组织大家通过上网、阅读及社会调查,获取资料。由于各组员间家庭住地相隔远近不一,他要确定社会调查的地点约定小组行动的时间,这之前还要组织组员讨论拟定调查的问题,协调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与教师取得联系等。当然上述的学习任务都是在小组长的组织下由小组成员商讨决定的。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自觉地学会了合作,尤其在社会调查中学生有更多的获益。这里用学生的一份“调查过程”记录可以看得更清楚。(见附文1)

第二次课堂指导:(在第二周学生收集资料后): 安排:

1、 申奥主打歌歌词导入,引导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指导学生分析资料选择资料。 2、 指导学生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究,加强综合性学习的研究性。 教案如下: 一、导入:

请大家听一首歌词

《One World One Home》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共有一片蓝天,

我们生活在同一轮阳光下, 共有一个家园,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 共有一种语言,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家庭中, 共有一个祖先。 一个世界, 一个家园,

和平、友谊、进步。 一个世界, 一个家园,

更高、更快、更强。

这首歌词的作者是著名业余词作家天明,而这首歌被作为2001北京申奥的主打歌,曾由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在北京紫禁城演唱会上演唱。它也将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将会被更多的人广泛唱起。

(这一设计旨在与学生分享参与学习的快乐,将注意力紧紧锁定在学习话题上) 二、这是老师收集的有关奥运的资料。你们收集了有关奥运哪方面的哪些资料?请用一句话概括你收集的资料,说明是哪一方面的资料。

生答后老师指导:确定了学习的方向后,收集的资料多而杂,这时要注意选择整合占有的资料。既是关于这一方面,又要能从不同角度归类,如对有关奥运明星的资料可按国籍,若是中国的就按各省份、若外国的则按各洲别分类;还可按运动项目类整合资料;按运动员性别也是一种整合运动明星资料的方法。

(交流资料,指导分析资料整合资料) 三、另外老师还有个想法与你们沟通,我们的综合性学习可否将研究性搞得更浓一点?老师作这个建议是受刚才那首歌的曲作者的一句话的启发。你们知道吗?刚才老师收集的《One World One Home》曲作者是一位女大学生武丹宁(当时是中央音乐学院四年级的学生)。这位女孩给我很深印象的除作了这首曲子,还有一点,让我对她非常关注,那就是她虽是搞艺术的,但是一个在生活中非常严谨、理性的女孩(许多的诗人、画家、音乐家,他们在搞创作的时候都投入了很大的激情,但在生活中却都是很严谨的,因为艺术的浪漫不等于生活的浪漫。)武丹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相信一个理性艺术家的作品的生命力会更长久,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还应回归于生活。”

同样的,对我们此次的综合性学习话题我们也应理性一点。不能因为我们对体育的狂热就认为奥运会一定会给主办国带来极大利润。1984年珞杉机奥运会之前的奥运会都曾给主办国带来了巨额经济亏损: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经五次申奥,最终成功申请到第21届奥运会主办权,但是因各种原因造成了巨大亏损,有人说,蒙特利尔为了15天的奥运会,增加了纳税人20年的负担,;莫斯科承办了80年第22届奥运会,耗资90亿美元兴建了体育设施,也造成了巨大亏损。

如果运作不良,策划不周,咱们的2008年的北京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蒙特利尔或第二个莫斯科呢?一切都还在两可间。当我们将激情平抚下来,冷静地想想,我们每个人正在走进2008年的奥运,是不是也可以就我们了解的奥运去预设一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以帮助我们北京,我们祖国能更好地办成奥运会,既成功,又能赢得更大的效

益呢?

当然有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讨论,自己就解决掉。

有的问题我们还须多方的研究解决,还有的问题,如果有价值我们可以有理有据地提出来,提交到奥运会组委会的委员们,也许他们都没想到呢,这也是我们在为奥运做的有价值的事。

请依据你所拥有的材料,进行质疑(小组讨论后汇报质疑)。 (老师以平等的语气,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四、对大家提的问题,哪些你已通过查资料和自己的思考解决了?哪些要通过讨论解

决?哪些暂时还不能解决?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综合性学习下一步要探究的。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的有价值的探究。)

五、相信在我们的帮助下,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定会办成历史上最好的奥运会,世界将会领略中国乃至亚洲的雄风。

第二阶段小组学习活动:

一是对小组资料进行整合,研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二是各组员从不同方面就自己的研究课题对小组学习进行整理,形成学习成果包: 1〉 学习记录,包括小组课题,组员分工,学习过程简介(如附录2);

2〉 资料汇编。如历届奥运会会徽、奥运申奥大使、奥林匹克知识、奥运场馆等等。 3〉 学习报告(如附录3) 4〉 调查问卷(如附录4) 5〉 调查花絮(附录5) 6〉 总结(附录6)

成果展示课:

有了以上学习包,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在学生的主持下能较顺利地进行。 教师指导:

1、 班委会干部确定主持人; 2、 主持人拟定出展示汇报规则:

① 陈述小组学习过程,宣读研究成果; ② 推举小组学习中突出的个人;

③ 依据自己小组特点,自设奖项并说明充分的理由;

④ 全班同学依据各小组汇报情况及自设奖项的理由投票表决。得票超过全班的一

半就能获此奖并颁发奖证。

3、 汇报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错误老师及时指出并订正,其余时间则由学生自行表现,

对汇报中各小组显示的突出特点,教师作好记录。

总结评价颁奖:

1、 教师依据学生汇报及上交的学习报告情况评定个人及小组学习成绩;

2、 课上依据汇报课所作记录从理论上总结收获,提升学生认识,以鼓励为主巩固学生

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部分总结语见教学后记) 3、 依据全班同学的投票结果,参考各小组自拟的奖及汇报效果和所交学习报告包的特

点,教师最后定下奖项及填写奖证盖章、课上颁发。 如:获奖证书之一

授 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