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总结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8 22:52: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体温、心率、呼吸频度;

2、有无营养不良、特殊面容及端坐呼吸和步态不稳等;

3、皮肤粘膜有无苍白、黄疸、溃疡及紫癜、瘀点等;毛发干燥、舌乳头萎缩、匙状甲、下肢水肿; 4、淋巴结肿大 5、心界增大、心脏杂音

6、肝脾肿大、胆道及胆囊炎、结石 7、病理反射、感觉障碍 (三)实验检查 1、血常规

有无贫血?贫血的严重程度?血细胞形态、大小及数量的改变。 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形态改变,提供诊断线索: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浅染区扩大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 hereditary spherocytosis , HS ):球形细胞 地中海贫血(mediterranian anemia):靶形细胞 骨髓纤维化(myelofibrosis,MF):泪滴样红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红细胞缗钱状排列

微血管病性溶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红细胞碎片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计数:正常值:0.5%—1.5% ,反映骨髓红系增生状况,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网织红细胞降低。

2、骨髓检查(骨髓穿刺、骨髓活检)

骨髓细胞涂片:了解骨髓细胞增生程度、细胞成分及比例、细胞形态。

骨髓活检:了解骨髓造血组织结构、增生程度及细胞成分和形态。3、贫血发病

机制检查

(1)病因检查:各类贫血的原发病检查: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2)血生化检查:巨幼细胞贫血:叶酸、维生素B12浓度增生低下;溶血性贫血:游离血红蛋白、结合珠蛋白、间接胆红素、自身抗体、红细胞脆性、酸溶血试验、血红蛋白电泳

(3)免疫学检查:抗原表达、T细胞亚群分析 (4)分子生物学:基因学检查 (5)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检查 五、治疗 (一)对症治疗

输血:重度贫血、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肺功能不全患者、急性大失血患者。Hb<60 g/L是输血指征,可迅速减轻贫血症状。 其它:支持、对症、抗感染。 (二)病因治疗:贫血治疗的关键。

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及去除导致缺铁病因 巨幼细胞贫血:叶酸、维生素B1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糖皮质激素、脾脏切除 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剂、雄性激素

重型再障、严重遗传性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第二章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

一、概念

(一)溶血:溶血是指红细胞非自然衰老而提前遭受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 (二)溶血性疾病(hemolytic disease)

亦称溶血状态(hemolytic state):骨髓的造血代偿能力是正常造血能力的6

—8倍,当发生溶血而骨髓能够代偿时,临床上不出现贫血(有溶血,但无贫血)。 (三)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 HA)

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 二、临床分类:根据溶血的发生机制分类 (一)红细胞自身异常性溶血性贫血 1、红细胞膜异常性溶血性贫血

(1)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等;

(2)获得性血细胞膜糖化肌醇磷脂(GPI)锚连蛋白异常: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 2、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糖代谢酶、核苷代谢酶、氧化还原酶缺陷。

(1)戊糖磷酸途径酶缺陷: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2)无氧糖酵解途径酶缺陷:丙酮酸激酶缺乏。 3、珠蛋白和血红素异常性溶血性贫血

(1)遗传性血红蛋白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珠蛋白肽链量的异常:海洋性贫血(thalassemia)

珠蛋白肽链结构的异常:不稳定血红蛋白病,血红蛋白病S、C、D、E。 (2)血红素异常

血卟啉病:先天性红细胞卟啉代谢异常 铅中毒 (二)红细胞周围环境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1、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自身免疫性溶贫(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包括温抗体型和冷抗

体型;分原发性及继发性(SLE、病毒、药物导致)。

(2)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后溶血、新生儿溶血。 2、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1)血管壁异常:人工心脏瓣膜(红细胞机械性损伤)、心瓣膜病、血管炎; (2)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综合征(TTP/HUS)、败血症; (3)血管壁受反复挤压: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4)生物因素:疟疾、蛇毒 (5)理化因素:烧伤、中毒等。 三、发病机制

(一)红细胞受破坏寿命缩短 1、红细胞膜的异常

红细胞膜异常导致红细胞可变性、柔韧性和稳定性降低是发生溶血最重要机制 膜支架缺陷:遗传性球形或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膜成分改变:卵磷脂含量下降,红细胞呈棘形;

膜吸附抗体或补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易被单核-巨噬系统吞噬; 膜锚连膜蛋白缺陷:见于PNH,红细胞对补体不稳定,在酸性环境中容易溶血。 2、血红蛋白异常

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血红蛋白病或海洋性贫血时珠蛋白肽链质的异常,血红蛋白分子,红细胞硬度增加,在通过微循环时被破坏或在脾脏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

α-海洋性贫血(α-珠蛋白肽链减少),使β或γ-珠蛋白肽链过剩;β-海洋性贫血(β-珠蛋白肽链减少),使α-珠蛋白肽链过剩,过剩肽链发生聚集,在红细胞内形成小体,使红细胞在脾脏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

血红蛋白病或G-6-PD缺乏时,氧化作用破坏血红蛋白,形成海因小体(Heinz

body),为坚硬的变性珠蛋白小体,易被脾索阻滞破坏。 3、外部因素

机械因素:创伤性心源性溶血性贫血、行军性血红蛋白尿。 (二)血红蛋白的不同降解途径 1、血管内溶血

(1)定义:红细胞在血管内(循环血流中)被破坏,形成血红蛋白血症,多见于血型不合输血后溶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游离血红蛋白的代谢:

与结合珠蛋白结合由肝实质细胞清除;

在近端肾小管滤出的游离血红蛋白可重吸收,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分解为卟啉、铁及珠蛋白;未输送的铁以铁蛋白或含铁血黄素形式沉积在上皮细胞内,如上皮细胞衰老脱落随尿排出即为含铁血黄素尿。

未结合或重吸收的游离血红蛋白随尿排出即为血红蛋白尿。 2、血管外溶血

(1)定义:红细胞在血管外(主要在脾脏、骨髓等单核-巨噬系统)被破坏。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海洋性贫血、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原位溶血:骨髓内的幼红细胞在释入血循环之前已在骨髓内破坏,又称无效性红细胞生成(ineffective erythropoiesis)。多见于巨幼细胞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3)红细胞破坏后代谢

红细胞破坏后分解为珠蛋白与血红素。

血红素分解为铁和卟啉;铁可再利用;卟啉分解为游离胆红素,经肝细胞摄取后排泄。

(三)骨髓红细胞代偿性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