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9:39: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下列各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编号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每题3分,共15分) 1.(3分)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下面与粽子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包粽子时,米粒之间有缝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B.煮粽子时,锅上方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C.手上沾些水,刚拿出锅的粽子不烫手,利用了汽化吸热

D.粽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外表结了一层霜,这是凝固现象 【答案】C。

【考查知识点】物态变化、分子 【解析】

A、分子直径非常小,分子之间的间隙距离也非常小,不可能用肉眼直接观察。此选项错误; B、煮粽子时,锅上方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变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是液化现象。此选项错误; C、手上沾些水,取放刚出锅温度较高的粽子时,手表面的水会汽化吸热,避免手烫伤。此选项正确; D、粽子表面的霜是冰箱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选项错误。 2.(3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

A.V甲=0.6m/s,V乙=0.2m/s,甲车的惯性大于乙车的惯性

B.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6.0m,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等于乙车的动能 C.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4.8m,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小于乙车的动能 D.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2.4m,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 【答案】D。

【考查知识点】惯性、动能、速度图像 【解析】

A、由图象知,甲运动6s通过的路程是3.6m,乙运动6s通过的路程是1.2m, 所以v甲=

=0.6m/s,v乙=

=0.2m/s,

因甲、乙两个小车的质量相等,所以惯性相同,故A错误。

BCD、因为动能大小跟质量和速度有关,甲、乙的质量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以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当甲乙反向运动时,6s后相距s=3.6m+1.2m=4.8m;当甲乙同向运动时,6s后相距s=3.6m﹣1.2m=2.4m。故BC错误,D正确。

3.(3分)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B。

【考查知识点】光现象

【解析】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错误;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多种色光,从上往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正确;

D、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 4.(3分)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下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图中的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图中对瓶内沸腾的水停止加热,倒置后,向瓶底浇冷水,瓶内的水会重新沸腾 C.图中用吸管喝饮料时,杯里的饮料是被嘴“吸力”吸上来的 D.图中洗手池下方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答案】C。

【考查知识点】压强、连通器、大气压强 【解析】

A、图中实验液体越深,水喷出的越远,表示压强越大,表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故A正确; B、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故B正确;

C、人喝饮料时,嘴内的气压小于嘴外部的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吸入嘴中,故C错误; D、洗手池下方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D正确。

5.现有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灯泡、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其中灯泡的U﹣I图象如图所示。将这些元件用导线连成电路后,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从5V开始减小,电流表的示数从0.3A开始增大。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电源的电压为5V

B.小灯泡的最大功率为0.3W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D.整个电路的最小功率是1.8 W 【答案】D。

【考查知识点】电功率、动态电路 【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如图所示:

(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5V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3A,由图象得出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UL=1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 U=U滑+UL=5V+1V=6V,故A错误; 由I=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滑=

≈16.7Ω,故C错误;

整个电路的最小功率:

Pmin=UI=6V×0.3A=1.8W,故D正确;

(3)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时,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的电压相等, 由图象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I′=0.5A,则小灯泡的最大功率: PLmax=UI′=6V×0.5A=3W,故B错误。 二、填空(每空2分,共32分) 6.(4分)小军测量一个体积为25cm3的长方体木块的密度,他用托盘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度线,再调节 ,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把木块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添加的砝码数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由此测得木块的密度为 kg/m3。

故答案是:平衡螺母;0.56×103。 【考查知识点】天平的使用、密度 【解析】(1)①使用天平时候,称量物品之前,要把天平调平衡,方法是: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②放上物品后,也要把天平再次调平衡,方法是:增减砝码,调节游码。题中物品还没放置到托盘进行称量,故事调节平衡螺母。

(2)木块质量=砝码+游码=10g+4g=14g; 木块密度

7.(4分)小军同学在中考开考时听到“开始答卷”的指令后立即答卷,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小军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生活中使用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来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