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最新版全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18:31: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行政法

准备问题:行政与政府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一、行政:内涵丰富的行政权运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经济调控、市场规制、社会管理、各类公共服务提供、环境保护、风险防范

(一)关于行政定义的尝试 行政:执行、管理。

行政法讨论“行政”,为“公行政”或“公共行政”。

形式意义上的行政:组织意义上的行政(行政主体)从事的各种活动,而不论是否具有管理执行性质。 实质意义上的行政:处理行政事务的国家活动,不论是否由组织意义的行政为之。

反面、消极或扣除说:

由权力分立理论出发,扣除立法、司法之外的国家作用。行政扣除依照宪法规定,代表国家的进行的高度政治性行为——统治行为、国家行为、外交行为

正面、积极说:

有学者尝试,如日本学者田中:近代行政,是在法之下,受法规制的同时,现实中具体地为积极实现国家目的而进行的,整体上具有统一的、连续的形成性国家活动。

(批评,行政裁量性,其他国家活动也具有积极性和目的性和统一性,行政未必必然是统一的、具体性或连续的。行政的形态和手段丰富多样,见教材5-6页。)

行政的范围几乎所有社会活动领域,从摇篮到坟墓,从天上到地下,从过去到未来,从琐碎之事到重大决策……

积极的行政不可定义,只可描述。

(二)行政的特征

1、对社会产生形成作用。面向未来,不断持续形成的一系列有目的的社会形成。行政涉及的是社会之

共同生活,对社会产生产生各方面的形成作用。与司法的区别。

2、以追求公益为指向的活动。行政应代表国家,经过充分的利益衡量,维护公益,其中可能对私益有所限制。

3、行政具有积极性或和前瞻性。执行抽象的立法,使抽象规定转化为具体行动。对于法律概括授权,积极主动,发挥创造性和能动性进行活动。

4、行政应受法的支配——合法性和合目的性兼顾 5、行政的运作应注重沟通和配合

6、行政活动的成果多表现为具体的执行措施

比较:行政与立法和司法。

(三)行政的种类 1、依行政任务或目的分类

秩序行政 给付行政

2、依行政手段/措施的后果 干预行政 给付行政 计划行政

3、依行政行为的法律形式 高权行政 私法行政

二、行政国家

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这么一个阶段———国家行政权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在其生命的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成为影响人们生命、自由、财产和国家安全、稳定、发展的一种几乎无所不能之物。

立法国家 行政国家 司法国家

4、依法律的拘束程度不同 羁束行政 裁量行政

5、依行政的主体不同 直接国家行政 间接国家行政

经营行政 诱导行政

公课行政 需求行政

具体表现: 公务员大量增加 行政职能急剧扩张

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调控; 管理国内国际贸易,国内国际金融; 举办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 管理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 保护知识产权; 保护、开发和利用资源;

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活、生态环境; 监控产品质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城市的管理规划和乡镇建设;

直接组织大型工程建设和经营、管理国有企业等等。 行政权力大为膨胀 行政裁量权扩大 原因:

1、经济迅速发展 2、科技发展与进步

3、议会民主的衰落和普通司法单轨制对现代社会的不适应。 4、帕金森定律的作用 后果:

对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威胁; 腐败和滥用权力; 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 人、财、物资源的大量浪费; 人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