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0:19: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D.近两年,街上的私家车如雨后春笋,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本田,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87岁的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他的籍贯是江苏兴化人。

B.我市在未来10年中能否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大批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

C.入秋以来,我国许多地区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天气,云南地区甚至达到特大干旱等级。

D.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 4. 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我劝天公重抖擞, 。 (2)独学而无友, 。 (3) ,吾将上下而求索。 (4) ,关山度若飞。

(5) ,我言秋日胜春朝。

(6)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 (7)王湾《次北固山下》的语句“ , ”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5.名著阅读。(6分)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1)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 》,作者是 (2分) (2)主人公 (人名)因 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2分) (3)主人公身上最值得你学习的精神品质是什么?请结合他所做的一件事来说明。(2分)

6. 专题与实践。(8分)

在主题为“热爱家乡,从保护鸟类做起” 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某班对本地的一种常见鸟类——麻雀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活动一:搜集资料】负责搜集资料的活动小组,在网络上搜集到了这样几则新闻资料:

材料一:麻雀是受保护动物。2000年,国家将麻雀列入了《国家保护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之中,与青蛙一样,成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任何捕杀、销售和食用麻雀的行为都属违法行为。

材料二:江西婺源县被游客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但连续3年的全县鸟类调查,却没有发现一只麻雀!记者在青海省东部和甘肃省东部农村采访10天,也没有看到麻雀。

材料三:近年来,全国农村许多地方都见不到麻雀了,麻雀的消失,引起了鸟类学家的注意。虽然还没有对这种现象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科学结论,但麻雀这种伴人鸟类的消失,起码已给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质量敲了个警钟。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活动二:问卷调查】负责问卷调查的活动小组,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中的两个问题及调查结果如下:

(1)你知道麻雀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吗?答不知道的占74%。

(2)你知道麻雀平时以害虫为食,有益于农业生产吗?答不知道的占83%。 看了这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你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

【活动三:实地考察】负责实地考察的活动小组拍摄了两张照片:左图是几只活泼可爱的麻雀;右图是街头烧烤摊正制作油炸麻雀。

如果你看到一个学生模样的人正在准备购买油炸麻雀食用,你该如何劝说?(2分)

【活动四:总结反思】在这次活动的总结交流中,大家对如何才能更

好地保护麻雀各抒己见,请你也提出几条建议。(2分,不少于三点)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①忽西落,池月②渐东上。 散发③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④劳梦想。

注释:①山光:指山上的日光。②池月:池面上的月光。 ③散发:散开头发。古人平时都束发戴帽。散发说明去掉冠簪,表示闲适。④中宵:半夜

7.(1)开头两句中的“忽”“渐”两字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2分)

(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两句从什么感觉角度渲染了怎样的氛围?(2分) (3)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怀?(2分)

(二)阅读《义田记》,完成第8—11题。(14分)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②③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

④⑤

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

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

沛然有馀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

于是始有禄赐之人,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字希文,卒谥文正。②负郭:靠近城郭。负,背倚。③常稔[rěn ]之田:常熟之田,良田。稔,庄稼成熟。④缣[jiān ]:细密之绢。⑤千:一千钱为一贯。⑥斛[hú ]:古代量器,以十斗为一斛。⑦沛然:充裕的样子。⑧屏:指罢官或离职。⑨参大政:指导范仲淹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⑩修其业:指主持义田之事。

8.(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平生好施与 ( ) ②日食 ( ) ..③尝有志于是矣( ) ④及参大政( )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